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 字数: 102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565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6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竞争力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一体,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十二五”中期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对“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在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财政金融、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开放型经济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深入研究省域经济发展与省域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系,为提升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作者简介
李闽榕,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经济学博士,福建行政学院客座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竞争力、现代物流业。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日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改革》、《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科学社会主义》等中央和省级出版社及报刊上发表各类著作、文章240余篇(部)。先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2001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与王秉安教授合著的《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一书2005年11月被评为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有20多篇论文和主持完成的研究报告获其他省部级奖励。
李建平,男,1954年生,福建仙游人,经济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1946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浙江温州人。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初到闽西连城下乡插队,1972年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学习,1975年毕业留校任教。1979—1981年在福建师范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1988—1989年在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做访问学者。1991年晋升为教授。从1984年起先后担任过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副主任、系主任,经济法律学院院长,副校长,2002年8月—2008年7月担任校长。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理论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带头人,福建省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学科负责人,同时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福建省科协副主席、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李建平教授是福建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福建省劳动模范、全国师德优选个人。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人民政府奖励轿车一部。
目录
Ⅰ 总报告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价报告/001
一 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评价/001
二 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分布/005
三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010
四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014
五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018
六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022
七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026
八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030
九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034
十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038
十一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042
十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启示/046
十三 提升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052

Ⅱ 分报告
1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062
1.1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062
1.2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068
2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076
2.1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076
2.2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082
3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090
3.1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090
3.2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096
4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04
4.1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04
4.2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10
5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18
5.1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18
5.2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24
6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32
6.1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32
6.2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38
7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46
7.1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46
7.2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52
8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60
8.1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60
8.2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66
9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74
9.1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74
9.2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80
10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88
10.1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88
10.2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94
11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02
11.1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02
11.2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08
12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16
12.1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16
12.2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22
13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30
13.1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30
13.2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36
14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44
14.1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44
14.2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50
15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58
15.1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58
15.2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64
16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72
16.1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72
16.2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78
17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86
17.1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86
17.2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92
18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00
18.1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00
18.2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06
19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14
19.1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14
19.2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20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28
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28
20.2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34
21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42
21.1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42
21.2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48
22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56
22.1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56
22.2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62
23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70
23.1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70
23.2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76
24 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84
24.1 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84
24.2 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90
25 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98
25.1 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98
25.2 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04
26 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412
26.1 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412
26.2 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18
27 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426
27.1 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426
27.2 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32
28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440
28.1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440
28.2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46
29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454
29.1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454
29.2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60
30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468
30.1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468
30.2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74
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482
3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482
3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88

Ⅲ 专题分析报告
专题报告一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状况评价/496
一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496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499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增长的特点及趋势/515
专题报告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升级状况/523
一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分析/523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526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536
四 未来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展望/540
专题报告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财政金融发展状况/542
一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财政金融发展的形势分析/542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财政金融发展取得的成就/544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财政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558
四 未来全国各省、市、区财政金融发展的趋势展望/561
专题报告四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成效/563
一 国内外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分析/563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效分析/566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573
四 加快促进全国各省、市、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576
专题报告五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情况/580
一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背景分析/580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成效/582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94
四 推动全国各省、市、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路径探讨/598
专题报告六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601
一 “十二五”中期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分析/601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603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612
四 未来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趋势展望/616
专题报告七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619
一 中国制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分析/619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622
三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势/633
Ⅳ 附录
附录一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638
附录二 2012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644
附录三 2012年中国31个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654
参考文献/658
后 记/66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