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赋权

技术赋权

  • 字数: 25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郑永年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60708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网络问政、网络反腐……互联网在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越来强大的辅助角色。网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和后果?互联网,会改变中国政治吗?
内容简介
新的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会给中国增进自由和民主吗?这个研究认为互联网给中国的社会-政治变革带来了新的动力。政府权力和社会力量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公共领域中转换。
作者细致又全面地观察了中国互联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得出了四重的研究结论。首先,互联网给政府和社会都增加了权力。互联网在促进政治自由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政府更加开放、透明和负责任。第二,互联网产生了大量的影响,高度分散和超越了政府权力的限度。第三,互联网为政府和社会彼此间的契约和分离创造了一个新的基础结构。第四,互联网创造了一种政府和社会的回归关系。政府和社会之间在互联网上相互作用,最终重塑了政府和社会。
作者简介
郑永年(1962-)男,汉族,浙江省余姚县人。中国政治、国际关系与社会问题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其主要从事中国内部
目录
“IPP文库 中国研究译丛”总序
译者序
英文版序言
致谢
第一章 技术赋权的政治学:科学与民主
老问题,新答案
社会科学中的技术和政治
国家―社会关系背景下的互联网
本书结构
第二章 信息技术、民族国家建设和社会运动
信息技术和民族国家建设
现代中国的“科学”思维观念和技术民族主义
后时代的政治合法性和新技术民族主义
信息社会的形成
经济、政治和社会
信息技术和社会运动
小结
第三章 监管机制
艰难的双重任务
信息产业部的崛起:监管机制
政治性管理
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
实施互联网控制
小结
第四章 互联网、政治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
信息技术和政治变革
信息技术和公民参与
信息、集体行动和政治自由化
第五章 互联网、公民参与和公信缺失
公民参与和集体行动
数字鸿沟、社会接受和公民参与
作为公共领域的互联网
公共机构的信任缺失
作为民众表达工具的互联网:案例分析
小结
第六章 互动战略、集体行动和政治结果
集体行动的成与败
互动战略的重要性
网络集体行动
小结
第七章 信息技术、国家-社会关系转型和政治变革
信息技术和政治变革
政权变革
精英的政治变革观
政权变革的三种方案
信息技术和政权变革的外部力量
信息技术和自下而上的革命
政治自由化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改造
从不可能到无可避免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