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 装帧: 盒函装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1039265
  • 版次: 1
  • 开本: 8开
  • 页数: 101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9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的第七卷,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井窑出土三国吴简,根据出土情况分为二大类:一大类为采集简,一大类为发掘简。采集简系施工搅乱后,从井窑四周及十里以外湘湖渔场卸渣区抢救捡回的简,这种简相对残断,发掘简系吴简正式发掘后,现场得到保护,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简;这种简相对完整。《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第一至第三卷为采集简,第四至第八卷为发掘简。本书所收据为发掘简,故而整理相对完整。
本书所收竹简:按长沙原始编号,起四九一九九号,止五五三五一号;按本书整理编号,起一号,止六一五三号。本书的拍照工作,分两次完成;第一次起于2004年10月28日,止于同年11月27日;第二次起始于2005年4月20日,止于同年5月21日。拍照工作由文物出版社刘小放、孙之常乘擔,宋少华领导和协调,汪力工、金平、蒋维、胡冬成、华烨、李丹、萧静等具体参加。本书的贴板与复对工作,起于2009年6月、止于同年9月,系一次性完成,由宋少华领导和协调,蒋维、汪力工、华烨、刘庆等具体参加。
本书附录揭剥图的核对与绘制工作,分两次完成;第一次起于2008年7月28日,止于同年10月27日,由宋少华领导和安排,雷长巍、胡冬成具体对每张揭剥图的相关简述、盆号进行核对,并据此编制、核对图表。第二次起于2009年3月,止于2010年9月,由宋少华领导和组织,金平具体负责揭剥草图图像扫描,刘佩潔等具体负责电子揭剥图的绘制,其中,揭剥图之剖面图2009年11月完成,揭剥图之平面图2010年9月完成。关于揭剥图的详细绘制情况,本书附录揭剥图另有专门说明,可以参阅。2010年12月13日,宋少华率队将全部贴板和揭剥图等送到北京,交王素验收。
本书的释文工作,时间不长,起于2008年4月15日,止于同年5月19日,系一次性完成。该工作由王素主持和协调。王素与邬文玲分别于4月15日和16日抵达长沙开展工作,罗新于5月15日抵达长沙继续工作,5月19日工作完成,王素、罗新、邬文玲分别离开长沙。本书的编校工作,历时较长,大约用了3年半的时间。
本书在整理过程中,得到故宫博物院、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期间,故宫博物院成立故宫研究院及古文献研究所,本书主要整理者王素任所长,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整理列入该所首批重点项目。此外,文物出版社的责任编辑蔡敏也为本书的出版和协调竭尽心力。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本书工作的同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本书所收虽为发掘简,整体相对完整,但由于种种原因,字迹仍然不太清晰,给释读造成很大困难。因此,本书的疏漏和错误势必难免。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目录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上)
前言
凡例
图版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中)
图版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下)
释文
附录1 简牍总平面分布图、总立面示意图
附录2 索引
1 人名索引
2 地名索引
3 纪年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