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毛泽东与中美外交风云
字数: 4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作者: 宫力
出版日期: 2014-04-01
商品条码: 978750512897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3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但也是最为复杂的国际关系。美国长期以来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他们的一举一动关系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对世界格局的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就对中国实行包围、孤立和封锁的政策,经过二十多年的对抗、接触与试探,毛泽东和尼克松终于在1972年打开了封闭已久的中美关系的大门,期间经过了太多波澜与曲折:从建国初期的敌对与猜疑到三年抗美援朝;从两次炮击金门到中国援越抗美;从136次中美大使级会谈到震惊世界的“乒乓外交”;从基辛格秘密访华到开辟“巴黎秘密渠道”,直至尼克松顺利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签订,中美关系掀开新的一页……毛泽东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厥功至伟。
本书作者凭借几十年研究中美关系的深厚功力,以确凿的史实、严密的逻辑、生动的语言重现了中美关系由对抗到缓和的复杂曲折历程,梳理了对美政策主要奠基人毛泽东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思想发展脉络,以及做出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是迄今为止研究毛泽东对美政策思想最为详尽、最具权威的著作。这对于汲取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处理好当今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建设长期健康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无疑是非常必要和十分有益的。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对美国最初的印象
青少年时期对美国的认识
投身革命后对美国的批判
争取美英加入抗日国际统一战线
在保安会见美国记者斯诺
第二章 延安时期的对美外交
接待美军观察组“战友们”
与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会谈
同美国“扶蒋压共、扶蒋反共”政策作斗争
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第三章 建国前后的对美战略和策略
揭露美蒋和谈图谋,防御美国出兵干涉
不急于取得美国等西方列强的承认
对美国的试探作出反应
评美国国务院《美中关系白皮书》
第四章 同美国的敌对和封锁作斗争
警惕和反对美国染指台湾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控诉美国
坚决肃清美国在华特权
打破美国对华敌视和封锁的对策
第五章 出兵抗美援朝的艰难决策
谴责美国出兵干涉朝鲜
组建东北边防军
力主出兵抗美援朝
临战前的“暂停”与最终“出兵”
第六章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把美军赶过“三八线”
提出边打边谈的方针
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抗美援朝的战略意义及深远影响
第七章 炮击金门过程中的对美策略
台湾海峡局势发生变化
开始突出强调“解放台湾”
金门之战,打击美蒋气焰
顺势解放东南沿海诸岛
第八章 为缓和中美关系所作的努力
中美外交官员在日内瓦会议上的接触
提出与美国谈判的主张
促成中美大使级会谈
调整对台方针
第九章 1958年台湾海峡风云
第二次炮击金门的意图
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紧密结合
在实战中试探美国人的决心
改变对美、对蒋策略
海峡两岸特殊的对话
金门较量的直接后果
第十章 尖锐对抗与援越抗美
拒绝肯尼迪政府的外交试探
坚决反对美国入侵越南
“北部湾事件”加剧对抗
应对美国在越南“南打北炸”
援越抗美的方针与步骤
第十一章 重新审视中美关系
“文化大革命”对中美关系的冲击
与两个超级大国同时对抗难以为继
对美国战略收缩的观察
对苏联威胁的警觉
第十二章 缓和中美关系的最初步骤
发现苗头,因势利导
陈毅等四位老帅的战略建议
微妙的信号传递
中苏会谈牵动中美关系
美国大使在华沙紧追中国外交官
第十三章 外交接触的进展与曲折
中美大使级会谈取得突破
遭遇意外挫折
与斯诺长谈释放信号
开启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秘密渠道
第十四章 导演“乒乓外交”
关于参加第三十一届世乒赛的批示
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名古屋的微妙接触
力排众议,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字字千钧的“电话记录”
“乒乓外交”显神威
乒乓小球推动世界大球
第十五章 确立新的对美政策
提出八条对美谈判方针
向美方发出关键口信
周密的谈判筹备工作
第十六章 秘密会谈的“总导演”
基辛格的神秘之旅
尼克松提出“五极世界”的观点
摸美国人的底
幕后的“总导演”
中美“公告”震撼世界
第十七章 尼克松访华的前奏
开辟“巴黎秘密渠道”
林彪垮台,中国纠“左”
“波罗二号”行动
为中美联合公报草案定下基调
第二十六届联大的历史性决议
接待黑格,唇枪舌剑
第十八章 打开中美关系的新篇章
与尼克松的历史性会面
尼克松引用毛泽东诗词
艰苦的中美双边谈判
中美《联合公报》的含义
中美最高级会晤产生的影响
第十九章 “一条线”的战略构想
关于中美《联合公报》的通知
闸门开启之后
中美互建联络处
共同对付“北极熊”
第二十章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势头受挫
“水门事件”带来的阴影
反对美国“倒联络处”方案
“批林批孔”运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对美苏关系“缓和”的疑虑
第二十一章 打破外交僵局与最后的努力
1975年的外交风波
毛泽东批评基辛格
与福特总统的会谈
美国的“新太平洋主义”
未了的心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对美国最初的印象青少年时期对美国的认识
从青少年时代起,毛泽东就注意到了太平洋彼岸的另一个大国――美国,并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独立战争的英雄华盛顿和解放黑奴的领袖林肯曾一度成为他仰慕的偶像。
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毛泽东开始注意到西方国家,大约是在1907年至1908年间。这时的毛泽东才十四五岁,停学在家务农。
在此期间,他向表兄文运昌借了一些书看,其中有一本早期改良主义者郑观应写的《盛世危言》,讲到社会要改良,主张设议院,办商务,讲农学,兴学校,使上下同心,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畅其流,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郑观应在书中提出了“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向西方学习的原则,并系统介绍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长处。郑观应在描述美国的议院时称其“民权过重,因其本民主也”。并认为“美利坚之政”,“其制尤善,可为万国之通法者也”。郑观应还称赞美国工业发达,感叹其“心思日辟,智巧日增”。
这本书对毛泽东影响很大,几十年后毛泽东对这本书仍然记忆犹新。1936年,他对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说:“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我当时非常喜欢这本书。作者是老的改良主义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装备——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引进中国。”正是通过这本书,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进入了毛泽东的视野,引起了他的兴趣。
《盛世危言》还激发了毛泽东上学读书的热情。1909年秋,毛泽东在韶山复学,1910年秋,毛泽东又考人湘乡东山高等小学读书。在这里,毛泽东开始关注中国以外的事情,他学习了一些外国历史和地理。从一篇讲述美国革命的文章中,毛泽东第一次清晰地认识了美国。26年后他仍能记得里面有这样的话:“经过八年苦战,华盛顿获得胜利,并建立了他的国家。”
毛泽东从同学萧植蕃(萧三)借来的一本《世界英杰传》中,读到了拿破仑、叶卡捷琳娜女皇、彼得大帝、威灵顿、格拉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感触颇深。他对同学萧植蕃(萧三)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究富国强兵之道”,他还认为:“中国积弱不振,要使它富强、独立起来,要有很长的时间。但是,时间不要紧,你看,华盛顿经过八年艰苦战争之后,才得到胜利,建立了美国。”可见,美国革命及其代表人物的经验在当时给了青年毛泽东深深的启迪。
在这之后,毛泽东关于美国的知识迅速增长。1916年7月25日,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第一次发表了对美国对外战略和中美关系的看法。
他在致萧子升的信中认为,美国在当时不应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欧洲打仗,而应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与中国联手,共同抗击日本。他在信中写道:“愚意此刻非彼用武之时,欧洲非彼用武之地。彼之时,乃十年以后;其地,则太平洋耳。日美战争之说,传之已久。十年之后,中国兴会稽之师,彼则仗同袍之义,吾攻其陆,彼攻其海,既服三岛,东西两共和国亲和接近,欢然为经济食货之献酬,斯亦等待千载之大业已。”
毛泽东的上述评论反映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不仅受到美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而且还曾希望中美两国携起手来,共同推进民主共和事业。
三十多年后,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谈道,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先进的中国人曾经向西方寻求真理,但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讲述的中国人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认识变化过程,也正是他本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然而,毛泽东对美国人民所抱有的良好愿望,以及对中美关系重要性的估计,却在毛泽东的对美政策思想中深深扎下了根。投身革命后对美国的批判
虽然包括青年毛泽东在内的许多中国人曾经对美国寄予厚望,但当时美国作为西方列强之一对中国却并不友善。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青年毛泽东对美国的好感很快就被美国的侵略政策所抵消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上,美国与其他列强一道对中国实行出卖政策,对毛泽东刺激很大,使他对美国奉行强权政治的本质有了清醒的认识。
1919年7月,已在空前规模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崭露头角的毛泽东,开始在《湘江评论》上陆续发表批评美国等西方列强推行强权政治的文章。
毛泽东坚决反对某些人附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论调,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说成是公理战胜了强权。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是“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
毛泽东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美国等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的争夺,他讥讽地写道:“威尔逊在巴黎,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怎样才好?四周包满了克勒满沙,路易乔治,牧野伸显,欧兰杜一类的强盗。”⑨
毛泽东敏锐地指出,这场列强之间的厮杀改变了世界格局,“一千九百一十九年以前,世界最高的强权在德国。一千九百一十九年以后,世界最高的强权在法国、英国和美国”。这一见解显示了青年毛泽东对国际形势判断的深刻洞察力。他还极有见地地预言,美国等西方列强对世界霸权的争夺将会愈演愈烈。
毛泽东在对美国威尔逊政府进行猛烈抨击的同时,严格地把美国人民同美国政府区分开来。他注意到当时美国电信员工的罢工风潮,并且指出,这种罢工的“目的在于停止威尔逊总统每日在巴黎的往来电报,使他注意国民不赞成他在和会的主张”。毛泽东对美国人民寄予深深的期望,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他对美国人民从未失去过信心。
1919年末至1920年夏,毛泽东完成了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在这一阶段,毛泽东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广泛接触,并大量阅读革命书籍,由此在思想上产生了质的飞跃。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