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将主宰多久

西方将主宰多久

  • 字数: 6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伊恩?莫里斯
  • 出版日期: 2014-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44615
  • 版次: 2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3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文艺复兴”?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西方世界兴起?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发现美洲的却是哥伦布?
为什么中国、日本没有发明蒸汽机、纺纱机?
为什么中国越来越保守,西方越来越敢于冒险?
为什么康熙大帝、张居正挽救不了当时的中国?
为什么在近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似乎陷入了静止状态?
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
西方缘何主宰当今世界?东方为何沉寂多年?
很多学者在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制度,甚至盲目的随机事件中寻找解释,而没有关注确凿的物质现实世界。
伊恩莫里斯站在长达5万年的东西方人类发展目前,指出为什么西方的统治地位既非长期注定,也非短期偶然。这两种理论都无法解释为何在落后的情况下,近现代西方的发展反而远远超过东方。他认为,关键是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决定了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脚步,社会发展又反过来改变了地理的意义。
由伊恩?莫里斯编著的《西方将主宰多久(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能崛起)(精)》将各个学科的近期新发现联系起来,并“社会发展指数”,衡量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东西方文明的社会发展程度,展示了财富和力量如何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并就此奠定西方几百年来的统治地位。
但本书并未止步于此,伊恩莫里斯指出,我们越回溯历史,便越有可能展望未来;我们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会使现在变得更明朗。《西方将主宰多久(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能崛起)(精)》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得以统治世界,同时通过对过去的梳理,结合战争、能源和气候变化等,大胆预测了在未来的几百年里,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作者简介
斯坦福大学的历史学和古典文学教授,全球有名的历史学家。目前,他已出版《远古帝国的兴衰》等11部著作。发表了80余篇文章。
目录
推荐序
中华文明再次走向世界辉煌
前 言
艾伯特亲王在北京
从圆明园中抢走的京巴狗
苏格拉底和孔子:西方的优势是长期注定的吗?
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一切都是偶然吗?
从历史的形态中把握未来
懒惰、恐惧和贪婪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地理因素也会如此重要
洞悉世界进程的脉络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溯源:东方和西方之前的漫长岁月
西方是什么
元初之时
东西之始?
最早的东方人:北京人
最早的西方人:尼安德特人
欧洲人的祖先和亚洲人的祖先
我们都是非洲人的后代?
史前毕加索们
第二章 西方领先的世纪
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伊甸园
懒惰、贪婪创造了西方特色的生活方式
失乐园
变化的天堂:人类生产方式的巨变
前进和繁殖:农业的延伸
猜测与预言:东西方的生产活动对比
伊甸园之东:中国最早期的农业文化和西方有多大差别?
烧煮和烘烤,头颅和坟墓:东西方的其他不同之处
第三章 测量过去,验证未来
考古学的进化
人类学的退化
我们需要测量什么
如何进行测量
测量的时间和地点
英国工业革命:三分靠判断,七分靠运气?
斯克鲁奇的疑问:未来依然扑朔迷离
第四章 后来居上:东方领先的世纪
盲人摸象:长期注定论和短期偶然论的片面之处
伊拉克地区:逝去的辉煌
埃及的法老为什么如此成功
荒野西部:核心地区的分裂和斗争
越过国界线:由贸易和战争塑造的时代
天下万国:中国为什么没有金字塔
从二里头文化到甲骨文的发掘
国家开始分裂:连外星人都会感到吃惊
战车:商朝上层人士的陪葬品
五大天启骑士
第二部分
第五章 东方的周朝、秦朝,西方的亚述帝国和罗马帝国
东方和西方并驾齐驱
周朝国王和西方的君主们
叛乱的诸侯
西方的亚述帝国与东方的战国七雄
思想经典:从孔子、墨子和庄子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秦国和罗马帝国成功的秘诀
秦始皇建长城与东西方的第一次接触
第六章 金戈铁马:
东西方帝国与外来入侵者的斗争
好看好的归宿:东西方社会发展的衰退
秦汉和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世界新秩序
汉武帝抗击匈奴与东西方的交流
王莽、董卓和曹操:天命已尽的汉朝
罗马帝国与汉朝统治的不同之处
更小的世界:东晋和拜占庭帝国对比
佛教与基督教:东西方宗教的盛行
第七章 大唐盛世:世界开始向东方倾斜
东方引领世界
为什么东方的社会发展能够迅速恢复
武则天统治下的唐朝
最后的后裔:拜占庭帝国与波斯帝国的衰败
先知的预言:阿拉伯人的征服
核心的转移:东西方走了不同的道路
伊斯兰世界和拜占庭帝国的陨落
宋朝是盛世的延续还是衰败的开始
第八章 走向世界:
元、明两个朝代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马可?波罗眼里的中国
成吉思汗的铁骑征服欧洲
枪炮、病菌和钢铁:社会发展不错大的塑造力
不同的河流:攻陷君士坦丁堡与朱元璋起义
郑和下西洋的“奇特经历”
伟大人物和愚笨之人:为什么中国越来越保守,而西方越来越愿意冒险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文艺复兴
为什么是欧洲人发现了美洲,而不是中国人
第九章 西方的赶超:
大清王朝为什么出不了牛顿和伽利略
涨潮:西方超过了东方
张居正、戚继光:他们挽救不了明朝的颓势
帝国的皇冠
暴动、革命、农民起义:风雨飘摇的东西方帝国
草原时代的终结:沙俄和清朝的边疆政策
海洋时代的开端:西欧国家对财富的追逐
世界就像钟表一样,但中国的时间却是静止的
康熙,伟大的傻瓜: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西方世界兴起
1773年:乾隆时期西方超越了东方
第十章 西方的时代:
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世界180度大转变
蒸汽机:改变了一个时代
巨大的差距:为什么中国、日本没有发明蒸汽机、纺纱机
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资本家和无产阶级
西方世界轰隆隆地前进,而东方世界却沉寂异常
“复仇”号旗舰:西方对东方的压榨与欺凌
东方的战争:日本冲到了前面
世界大战: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西方的竞争:生活从来没有这样美好
在颠簸中前行:中国的发展转入快车道
刮东风还是刮西风
第三部分
第十一章 为什么是西方统治世界
西方统治的必然性
帖木儿摧毁了意大利:如果历史可以假设
夜归:如果希特勒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基地
第十二章 竞争、毁灭,还是融合:世界的发展趋势
2103年,西方统治的时代才会结束
中美共同体崩溃之后
拥有1.4亿人口的城市:未来的社会发展速度会让你瞠目结舌
最糟糕的情形:什么可以让世界毁灭
接下来的40年非常重要:世界末日真的会来临?
未来该怎样:如何看待我们当前面临的威胁
东西交汇:如果没有了东西之分
附录 社会发展指数:帮助我们看清历史的基本轮廓
社会发展指数的四大异议
能量获取
组织能力
作战能力
信息技术
存在的误差
结论
致谢
摘要
    根据计算方式的不同,已经历的冰河时期的数目在40~50个,其中跨越公元前190000~前90000年的两个冰河时期――这是人类进化目前至关重要的几个千年――特别的严寒难熬。例如,马拉维湖今天的水量仅有公元前135000年时的1/20。更为严酷的环境必然改变了生存的规则,这可能解释了为何有利于智力发展的变异大量产生。这可能也可以解释为何我们发现的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特别少,很可能大多数人类始祖死亡殆尽。事实上,有些考古学家和遗传学家估计,在公元前100000年左右,存活于世的智人可能仅有两万人。
     如果这一新理论成立的话,人口危机会产生几大影响。一方面,由于基因库的缩水,更易产生大量变异;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智人群落变得更小,他们就更易灭绝,任何变异带来的优势也就随之消失了。如果(从这一时期数量极少的考古遗址看来)智人群落数也减少了,群落间相遇的频率就会降低,共用他们的基因和知识的机会也就更少。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设想,10万年间,在非洲恶劣难测的环境中,人类始祖的小小群落挣扎度日,勉强维生。他们并不常相遇,不常互相通婚,也不常交换物品和信息。在这些相互隔绝的群体中,基因变异层出不穷,有些产生了很像我们的人类,有些则不。有些群落制作鱼叉,有些制作小珠子,但大多数群落这两样都不做,灭绝的幽灵始终萦绕着这些群落。
     这是智人的黑暗岁月,但大约7万年前,他们的运气发生了改变。非洲的东部和南部变得更为温暖和潮湿,这使得狩猎和采集更容易,人类同他们的食物来源一样快速增长。现代智人已经进化了10万年,经历了许多波折和灭绝危险,但是一旦气候条件改善,那些拥有有利的基因变异的人群就会更快速地繁衍,超过不那么聪明的人类。没有巨石,也没有,有的只是大量的性爱和婴儿。
     在几千年间,早期人类遇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既是人口统计学上的转折点,也是生物学上的转折点。早期人类再也没有如此频繁地灭绝,相反,他们的群落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早期人类可以经常保持联系,共用他们的基因和知识。变异开始积累起来,智人的行为很快从其他猿人中分化出来。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东西方生物学差异的出现便指日可待了。
     我们都是非洲人的后代吗
     气候变化往往是很复杂的,当7万年前非洲东部和南部智人的家乡变得更为湿润时,北非则面临干旱。我们的祖先在家园范围之内迅速繁衍,决定不向北非散布。智人的小群落从今天的索马里出发开始漫游,跨越大陆桥到达阿拉伯南部,然后到达伊朗。至少,我们认为他们做到了。南亚的考古探索相对较少,但是我们认为,有些现代人类的群落也朝这个方向迁移,因为到了公元前60000年,他们已经到达了印度尼西亚,并乘船穿越50英里的开阔水面,漫游至澳大利亚南部的蒙戈湖。这些移居者的移动速度比直立人/匠人离开非洲时要快上50倍,与早期猿人每年35码的移动速度相比,他们的速度超过每年一英里。
     在距今40万~50万年前,第二次移民潮很可能穿越埃及,到达西南亚和中亚,并从那儿进一步散布至欧洲。这些现代人类足够聪明,会制作精巧的石刃和骨针,他们用猛犸象的象牙和毛皮缝制合身的衣物并建造房屋,在西伯利亚这样一个寒冷的荒原上建起了家园。大约在公元前15000年,人类跨越连接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大陆桥,然后/或者沿着大陆边缘作短程航行。到了公元前12000年,他们在俄勒冈州的洞穴中留下粪化石,并在智利的山间留下海藻。(有些考古学家认为,人类还沿着当时连接欧洲和美洲的冰盖边缘穿越了大西洋,但目前为止这仅仅是个推测。)
     东亚的情形不甚明了。在中国柳江出土的一块接近现代人类的颅骨可能有6.8万年的历史,但是关于这一时间的确定还有些技术问题,没有争议的时间最多仅能上溯至公元前40000年。现代人类到达中国的时间是较早还是较晚,还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去证明,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到了公元前20000年,他们已经到达了日本。
     不管新的人类到达哪里,他们看来都带来了大破坏。当智人到达的时候,那些早期猿人从未涉足的大陆有着丰富的大型猎物。最早到达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人类,遭遇了400磅重的不会飞的鸟和一吨重的巨蜥;到了公元前35000年,这些动物灭绝了。蒙戈湖和其他几处考古遗址的发现表明,人类到达那里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0000年,这意味着人类和巨型动物群共存了2.5万年,但是有些考古学家对于这一时间尚有争议,他们把人类到达的时间推后至距今4万年前。如果他们的说法成立,那么巨兽在人类到达以后十分可疑地迅速消失了。在美洲,1.5万年前,最早的人类移居者到达那里的时候,遇到了骆驼、大象和地面生活的大型树懒。
     P22-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