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著名关卡

中国古代著名关卡

  • 字数: 2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472152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编者徐潜想通过这本《中国古代有名关卡》把中国古代有名关卡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有名的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等关卡,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中国古代有名关卡》介绍了数个有名的古代关卡。
内容简介
在这本以知识点为话题的《中国古代有名关卡》中,编者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中国古代有名关卡》(作者徐潜)介绍了山海关、居庸关、潼关。
作者简介
徐潜:1957年1月生于北京,1976年高中毕业,在新疆兵团农一师五团六连屯垦戍边。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研究生班。从事出版20年,现为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长。
目录
一、山海关
二、嘉峪关
三、紫荆关
四、居庸关
五、函谷关
六、潼关
摘要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是燕山脚下、渤海之滨的长城上镶嵌着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位于秦皇岛市区东北部十五公里处,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是一座防御体系完整的城关,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是中国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
     山海关地处河北省东北隅,辽西走廊的西端,秦皇岛市东北部。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北依燕山,南襟渤海,西以万里长城为界,为东北和华北的交通要塞。《缶榆县志》载:“明洪武十四年,魏国公徐达建关设卫,屯兵五千,去旧榆关六十里,因山海而为关,谓之山海关。”山海关是历史悠久、名胜荟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的历史文化古城和避暑旅游胜地。“平沙古堠孤烟色,落日危楼暮角声”衬托了“山海关,关山海”的威势和险固,老龙头昂首甩出的燕脉长城像一组排箫,百代和平的天籁之声一去万里。历经沧桑岁月洗礼的山海关,凝重而神奇。城墙上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无尽的往事。她的历史蜿蜒曲折,每一段岁月都见证着日出日落的沧海桑田,每一段曾经的辉煌与艰辛都与历史的脉搏共同律动。目前,山海关已获得“重量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胜地40佳”“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4A级景区”“重量森林公园”“重量地质公园”“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全国教育优选区”“全国大樱桃之乡”等称号。1961年,万里长城一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有1700年历史的关公的青龙偃月刀,现存放在山海关城楼上,刀锋向东,成为镇关之宝。
     山海关位于华北与东北的交界处,北倚群峦叠翠的燕山,南襟烟波浩渺的渤海。远古时期这里属幽州碣石,是中原与东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交往的交通要道。到了中古时期,又成为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两汉时期,设置临榆县。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始称山海关,成为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山海关建关设卫以来,商贾往来频繁,经济贸易活跃,对于发展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保卫首都、巩固明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规模上、布局上、结构上来说,山海关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目前所罕见的,它也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宝库中不口]多得的一部杰作。山海关是中国古代建筑珍品,是祖国宝贵的历史遗存。
     山海关属温暖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受太平洋负高压影响,且濒临海洋,故温和湿润。冬季受蒙古冷空气高压控制,干燥寒冷。这里冬季较长,春夏秋较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最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4.6摄氏度,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零下6.1摄氏度,全年平均气温10.1摄氏度;无台风、无梅雨,年平均降水量668.1毫米,全年无霜期在180天以上,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15小时。全区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本区标准冻土深度为0.85米。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