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民族
字数: 25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 无
出版日期: 2014-02-01
商品条码: 978754721569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2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孙运来编著的《中国民族(6)》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作者想通过《中国民族(6)》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目录
一、纳西族
二、景颇族
三、柯尔克孜族
四、土 族
五、达斡尔族
摘要
纳西人活动中心城市――丽江古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纳西族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纳西族主要聚居地――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早在远古时期,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这里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使得当地人丁兴旺,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纳西人滴滴汗水渗透的五彩石路,向世人述说着茶马古道上避重镇驿站的漫长历史。
丽江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汉属越郡,三国属云南郡,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居于此。
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
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公元1253年,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曾在此驻兵操练, “阿营”遗址至今仍在。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湾而得名。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设立)世袭统治。其间,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在《滇游日锄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可见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 鳓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自明朝时,丽江古城称“大研厢”,因其居丽江坝中心,四面青山环绕,一片碧野之间绿水萦回,形似一块碧玉大砚,故而得名。
清代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结束木氏土司自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丽江县。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由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镇三个相对独立的城镇共同组成,其主体部分是大研古镇。
古城北依玉龙雪山,西枕狮子山,南临文笔山,翠峰如屏。总体上坐西北而朝东南,利用狮子山挡住了冬季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东南接辽阔平川,春迎朝阳,夏驱热气,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大研古城与中国大多数古代城池不同,不筑城墙。据说,丽江当时的统治者姓木,他认为,若筑城墙,木字加框便成了“困”字,所以忌讳围墙。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一大特色。古城倚玉龙雪山雪水、黑龙潭潺潺清泉而建,潭水由北向南蜿蜒而下,至双石桥处被分为东、中、西三条支流,各支流再分为无数细流,入墙绕户,穿场走苑,流布全城,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筑楼的景象。古城内散布多处水井,井大多取“三眼井”形式。“三眼井”即一井分三眼,三眼相连,依次为:饮用水眼、洗菜用水眼和洗涤用水眼。
水是古城的灵魂,建筑就是古城肌肤,水网之上,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多达354座,小桥临波,曲径通幽,又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民居、街道依山傍水,顺山就势,古朴自然,庭院遍植花木,素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古城无户不飞花”之赞誉。古城的街道与河道密切结合,街景与水景相得益彰。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心脏,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里是历代集市中心,每日人头攒动,热闹非常。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直通东南西北四郊,又从主街分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往来畅通。街道全用五彩石铺砌,平坦洁净,晴天不扬尘,下雨不积水。几乎每条街道一侧都伴有潺潺流水。由此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铺客栈环绕……
P2-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