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文字

中国古代文字

  • 字数: 2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472152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这本以知识点为话题的《中国古代文字》中,编者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中国古代文字》(作者徐潜)分为了金文与青铜时代、古代篆刻与玺印文字、汉字发展简史等数部分内容。
目录
一、甲骨文
二、金文与青铜时代
三、古代篆刻与玺印文字
四、说文解字
五、汉字发展简史
摘要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开始用图画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了。后来,这些图画画得越来越多,人们就将图画加以抽象化,形成符号。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就是由这些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西郊原始社会遗址中发掘出一批原始先民刻写的甲骨文,字体极小,笔画细如游丝。这批甲骨文比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要早1200年以上,可见远在商代之前,我国就已经有甲骨文了。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30200多片,香港收藏89片,总计我国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家共收藏26700多片。这些甲骨上刻的单字约有4500个,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上述这些数字随着岁月的推移和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在增加。
     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符号,那是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到商代时我国的文字已经达到成熟的阶段了。
     商代的甲骨文具有一定的体系,并有很严密的规律。它不仅刻画精湛,而且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的研究和历史研究都有重要的作用。
     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和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
     甲骨文比《说文解与窃早1500多年,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文物,可信程度极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纠正《说文解与劲的疏失等方面都有极重要的价值。
     甲骨文是一种中国古代的文字,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汉字的书体之一,堪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我们要谈的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 “殷契” “甲骨卜辞”,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殷墟是有名的殷商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因为这里曾经是殷商都城所在地,所以人们称之为“殷墟”。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大多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商代统治者极其迷信,对于打仗能不能胜利,一句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能不能有好收成,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甚至生育、疾病、做梦、出行等等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吉凶祸福。
     商代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
     占卜时先在用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被甲骨学家称为“钻凿”。占卜时先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纹。这种裂纹称为“兆”,商王或从事占卜的人根据兆的形状来判断吉凶。
     然后,占卜官员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占卜结果、验证情况等刻在甲骨上,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起来。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法、气象、方国、宗教、祭祀、世系、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疾病、医药、生育、灾祸、科学、技术等,因而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生活、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从殷商的甲骨文来看,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了。
     甲骨文中既有大量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在外形上虽有较大的区别,但从结构上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