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科学巨匠

中国古代科学巨匠

  • 字数: 2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472150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编者徐潜想通过这本《中国古代科学巨匠》把中国古代科学巨匠介绍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中国古代科学巨匠,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内容简介
在这本以知识点为话题的《中国古代科学巨匠》中,编者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作者简介
徐潜:1957年1月生于北京,1976年高中毕业,在新疆兵团农一师五团六连屯垦戍边。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研究生班。从事出版20年,现为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长。
目录
一、数学泰斗——祖冲之
二、笔著华夏——郦道元
三、科学巨星——沈括
四、中西会通——徐光启
摘要
    岁差的发现本来对历法改革有巨大意义,但近百年里研究历法的人却都对其置之不理,何承天在他所制定的《元嘉历》中也没有应用岁差。
     祖冲之是在历法中应用岁差的第一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虞喜法,使我国古代岁差值的测定法趋于成熟。据《宋书·律历志下》记载,他不但利用了尧典的记载,而且考虑了他所认定的颛顼历和太初历冬至日所在宿度及东汉初年和后秦姜岌实测而得的冬至点位置,兼顾及他本人“参以中星,课以蚀望”而得的当时冬至点位置,然后“通而计之”,得到新岁差值每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后退一度。祖冲之法的长处是利用了更多的历史资料于岁差值的推算,这对准确度的提高无疑是有益的。但由于祖冲之根据的天文史料还是不够准确的,所以他提出的数据自然也不可能十分准确。尽管如此,祖冲之把岁差应用到历法中,在天文历法目前是一个创举,为我国历法的改进揭开了新的一页。到了隋朝以后,岁差已为很多历法家所重视了,像隋朝的伏业历》《皇极历》中都应用了岁差。祖冲之所创之法为后世所沿用,成为我国古代岁差值推算的最基本方法。
     岁差的测定号叵星年长度的测定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历法中应用了岁差,所以“回归年”和“恒星年”才有了区别。回归年就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要的时间,又叫做“太阳年”,也就是一周天。恒星年就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一恒星所需要的时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也就是一周岁。
     祖冲之首先在历法中引进了岁差的概念,也是他第一次明确给出了恒星年的长度值,他实际上建立了为后世历法广泛使用的如下关系式:
     恒星年长度=回归年长度+赤道岁差值
     祖冲之非常准确地测出一回归年的日数是365.24281481日。现代天文学所测一回归年为365.24219879日,祖冲之的结果和这个数字只差约五十秒,一年中仅有六十万分之一的相对误差。直到608年,隋代天文学家张胄玄在他所作《大业历》中求出一回归年为365.24203170日,优于祖冲之的数值。祖冲之的结果保持了一百三十多年之久。冬至时刻的测定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课题之一。古人发现,在一年的不同季节里,同样一根圭表(标杆)的日影长短不同:冬至日影最长,过了冬至渐短;夏至日影最短,过了夏至又渐长,周而复始。因此,测量圭表日影可以定出一年中的节气,特别是日影最长的那一时刻,便是冬至点。古代历法都以冬至点为一个回归年的开始。所以测量冬至点的准确时刻,就成为制历的关键。历代历算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留下了一批测量成果。随着圭表测量技术的进步与冬至时刻计算方法的改进,这些成果日趋精密。P13-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