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
字数: 25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 无
出版日期: 2014-02-01
商品条码: 978754721514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2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徐潜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学名著》是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本书介绍了二十四史、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等内容。等四部分内容。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中《史记》是创造出一种新的历史体裁——一列传体。也是司马迁以前史学上的各种体裁包括会通,此真所谓“体大思精”。读太史公书,常会“有意乎其人”,有意乎他之所写,如信陵君、平原君、荆轲,往往使人在百代之下想见其人。《汉书》中国断代史的第一部,开辟了一条写史的新路。《资治通鉴》里司马光有一个主张和标准,他书的原来重心是要写“历代君臣事迹”,都与政府有关系的。写史、考史、评史这三部分都完备。《二十四史》是二十四部分别记载中国各朝历史的史书合在一起的总称。《二十四史》全书共三千二百多卷,字数约在四千万以上,是经过两千多年逐渐由单行本发展集结而成的。
目录
一、二十四史
二、司马迁与《史记》
三、班固与《汉书》
四、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摘要
唐人刘知几说,写史要具备“三才”:史才,史学,史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识。史识是史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史书只是材料的堆砌。《史记》固然离不开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开创之功,离不开司马迁的博闻广识,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足以铸就司马迁修史的伟大灵魂。真正让司马迁区别于其他所有史家,让《史记》有别于其他所有史书的关键,是司马迁的不幸遭遇。正是这种不幸遭遇,造就了司马迁的史识,铸就了司马迁的伟大。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47岁。这一年的秋天,匈奴发动了对汉朝的进攻,汉武帝就任命他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主帅去抗击匈奴,而任命李陵,就是有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担任骑都尉,给他五千精兵。这五千精兵都是荆楚壮士,英勇善战。李陵跟匈奴打仗,出兵之初,非常顺利,没有遇到匈奴的主力,一路势如破竹,连打了几仗,屡战屡胜,消灭了几倍于己的匈奴敌人。当李陵打胜仗的消息不断传到朝廷的时候,汉武帝非常高兴。汉武帝高兴,周围大臣都纷纷祝贺汉武帝,说李陵不愧是名将之后。但是,后来的形势急转直下,李陵的五千步兵与匈奴单于的三万骑兵正面遭遇。面对三万强敌,李陵毫不胆怯,沉着应战,杀敌甚众。匈奴万万没有想到,对方区区数干步兵竟这么能打!大单于立即召左右贤王的八万精兵围攻李陵。面对十几倍于自己的强敌,李陵毕竟只有五千人,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毕竟寡不敌众,于是,李陵且战且退,向汉朝边境靠拢。这时,匈奴经过与李陵的反复较量,已经难以支撑,也准备撤兵。关键时刻,意外发生。李陵的一个部下因为被上司羞辱,只身逃往匈奴,向单于透露了绝密军情:李陵之军并没有后援,就算匈奴一时攻他不下,拼体力、熬时间,李陵也撑不了多久了,而且李陵步兵的箭也快用完了。李陵所部之所以以一当十,就靠一种可以连发的弓箭――弩机,它只是比普通弓箭优选一些,弩机的箭将用尽,如同猛虎失去利爪,大势已去。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汉军只剩四百多人突围出来,李陵战败被俘了。李陵被俘虏之后,汉武帝非常生气,认为挫败了大汉王朝的军威,有损国威,很恼火。而朝廷大臣们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看汉武帝生气,就又附和汉武帝,纷纷咒骂李陵,说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东西,群起指责李陵的罪过。在朝廷议事的时候,汉武帝问司马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但他杀伤匈奴甚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贰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将司马迁下了狱,交给廷尉审问,定了一个“诬罔主上”的罪,就是攻击诬蔑皇上,把司马迁打入大牢,司马迁就这样因言获罪。开始他并没有被定为死罪,大概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一直没有李陵的消息,汉武帝就想派人打听李陵被俘虏以后,是投降了还是怎么样呢?就派公孙敖到匈奴去打听李陵的消息。公孙敖在匈奴那个地方转了几个月,始终没有得到李陵的准确消息。后来听信一个传言,说李陵正在某处帮助匈奴训练军队,他得不到别的准确消息,于是带着这个消息回来告诉汉武帝。汉武帝大怒,于是诛灭李陵九族,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被定为死罪。
司马迁被定为死罪,那么按照汉朝的刑法,死罪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就是缴纳五十万钱,二是接受宫刑。什么是宫刑,就是割除男子的生殖器。司马迁作为史官,家境清贫,再加上下到死牢里面去,亲友唯恐避之不及,也没有人敢借钱给他,自己又拿不出来,所以无法筹措那五十万。因此,司马迁要想活命,只能接受宫刑。接受这种刑法的人,畏冷怕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施刑的牢房当中必须保暖,就好像民间养蚕的屋子一样,所以,受宫刑也叫下蚕室。司马迁并不怕死,但是他不能选择死,他不能让《史记》的写作半途而废,因为这是实现父亲遗愿的大事。而作为一位史官,没有留下半点文字,也无法向后人交代。再说,如果他选择自杀,只会被认为智尽无能,或者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那么专享的选择就是接受宫刑。
于是司马迁决定自请宫刑,免死。司马迁终于被处以宫刑,他前后在狱中呆了三年,隐忍苟活,在狱中还坚持写《史记》。大概是在汉武帝太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50岁的司马迁出狱了。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书。
出狱之后,司马迁在精神上是十分痛苦的,但是有―个伟大的理想在支持着他,那就是著书的事业,可以说司马迁为《史记》而活,为《史记》而奋斗。P57-5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