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新怨恨理论视界下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字数: 24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明科
出版日期: 2013-06-01
商品条码: 978751612736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从怨恨理论视界研究中国现代小说是一个新的视角。王明科的《新怨恨理论视界下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正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怨恨体验的存在,开拓与中国现当代小说“新怨恨”研究视角,并从情感、思绪、心理甚至潜意识里对怨恨的产生、表现进行了既深且广的研究。《新怨恨理论视界下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怨恨体验的五大模式进行具体梳理和分析。其出版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王明科(1973—),男,汉族,甘肃庄浪人。2006年获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在江西师范大学被评为副教授,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导师。2012年调动到喀什师范学院任中国现当代文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早年曾经发表过诗歌20余首。十多年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有的论文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报刊或部分或全文转载。独立主持并完成了八项省级、厅级、校级学术课题。独著《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目录
序
导言 怨恨体验:问题域持新
第一节 正视中国现当代文学怨恨体验之存在
第二节 “新怨恨”视角:研究的开拓与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怨恨体验的五大模式
第一章 “新怨恨”理论的提出与界定
第一节 从“怨而不言”到“怨愤”:中国古代怨恨略述
一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怨恨体验
二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怨恨理论
第二节 认识的结果与起源:国外古代怨恨要略
一 古代东方的怨恨体验
二 古代西方的怨恨体验
第三节 从流俗到创造:现代国外怨恨研究述要
一 现代东方的爱恨理论研究梗概
二 现代西方舍勒前爱恨理论研究
三 舍勒的怨恨理论主要内容综述
四 现代西方舍勒后怨恨理论概说
第四节 从民族受辱到个人创伤:中国近代怨恨节略
一 中国近代文学创作中的怨恨情愫
二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中的怨恨质素
第五节 “新怨恨”理论:中国现代性体验之批评
一 新怨恨理论产生语境
二 新怨恨理论新在哪里
三 新怨恨理论意义价值
四 新怨恨理论为爱而恨
五 新怨恨理论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怨恨体验的七大缘由
第一节 因战争动乱而产生历史现实的怨恨
一 外国强行侵略引起的民族战争
二 国内不断军阀战争与阶级斗争
第二节 因传统痼疾而产生反抗传统的怨恨
一 现代化追求导致了反抗传统弊端的怨恨
二 传统遗传导致了反抗传统而不得的怨恨
第三节 因现代弊端而产生反抗现代的怨恨
一 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构成悖论
二 社会现代性本身就是个悖论性结构
三 文化现代性内部也是个悖论性结构
四 现代性几大价值要义之间也存在矛盾
第四节 因构建完美而产生建构中的怨恨
一 三大主义误会三大原则导致建构中的怨恨
二 追求完美圆满的心态导致了构建中的怨恨
第五节 因承续传统而产生回瞥传统的怨恨
一 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导致回瞥传统及怨恨
二 传统式微导致了回瞥传统时对传统的怨恨
第六节 革命导致了革命者与反革命者之间的怨恨
一 现当代文学史是革命文学史
二 怨恨是革命斗争的根本动因
第七节 知识分子反思自身局限的自我怨恨
一 济世思想与实践欠缺是自我怨恨的结构性根源
二 论证真理与价值追求是自我怨恨的动力性根源
第三章 反抗中国传统缺陷中的怨.限
第一节 启蒙先驱鲁迅对传统的反抗与怨恨
一 鲁迅怨恨观:不爱兔,无所谓仇猫
二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爱的大纛,憎的丰碑
三 并不是鲁迅所有小说都只有怨恨
第二节 家园审视者巴金对传统的反抗与怨恨
一 巴金怨恨观:写作不为宣传主义而为申诉爱恨
二 怨旧制度不合理,恨大家族太朽腐
第三节 茅盾经济视角对传统的反抗与怨恨
一 茅盾怨恨观:人的文学就是怨以怒的文学
二 怨旧制度抱残,恨旧文化守缺
三 怨农耕文化落后,恨封建地主野蛮
四 并不是茅盾小说对所有守旧者都只有怨恨
第四节 乡土八大家对传统痼疾的怨恨
一 王鲁彦:怨乡下冲不开牢门,恨他们被黑暗逼疯
二 许钦文:怨农民生存艰辛,恨农村陷入愚昧
三 蹇先艾:怨旧俗过于冷酷,恨陈规近乎残酷
四 台静农:怨荒年生存艰难,恨乱世无恶不作
五 黎锦明:怨青年报国无门,恨军阀镇压反抗
六 许杰:怨乡民为钱堕落,恨礼教吞噬人性
七 彭家煌:怨家族势力强大,恨农民苦受折磨
八 王西彦:怨迷信到处盛行,恨官僚残害百姓
第四章 反抗现代化弊端中的怨恨
第一节 鲁迅与赵树理反抗现代制度陷阱的怨恨
一 众治烈于暴君:鲁迅对现代民主的反抗与怨恨
二 基层有坏分子:赵树理反抗现代民主的怨恨
第二节 茅盾对现代拜金商业文化的反抗与怨恨
一 怨市场经济畸形,恨道德人性变态
二 怨商业文化市侩卑劣,恨拜金主义唯利是图
三 茅盾小说并不是只有怨恨
第三节 张爱玲对现代人性畸变的反抗与怨恨
一 张爱玲怨恨观:遍布的不幸是仇恨的种子
二 怨中西碰撞乌烟瘴气,恨人性变态令人发指
第五章 建构现代文化艰难挣扎中的怨恨
第一节 茅盾于经济现代化建构中的怨恨
一 中华民族经济整体建构中的怨恨心理
二 中国国家经济现代化建构的怨恨心理
三 并不是对所有人只怨恨而无其他感情
第二节 无名氏于信仰文化建构中的怨恨
一 无名氏怨恨观:思想是为恨世者所设
二 怨中国文化不铁板一块,恨中外文化不有效融合
第三节 老舍于市民文化建构中的怨恨
一 老舍怨恨观:人民利用文学发泄愤恨
二 老舍小说建构“人”之标准的怨恨
三 英国新市民形象比较建构中的怨恨
第六章 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复杂怨恨
第一节 端木蕻良于革命征途上的怨恨
一 端木蕻良怨恨观:憎恨是战斗的火源
二 社会革命中的阶级怨恨
三 家族革命中的家庭怨恨
第二节 柔石与蒋光慈小说的怨恨
一 柔石:怨革命者历经磨难,恨反革命疯狂反扑
二 蒋光慈:怨地主压榨农民,恨当局屠杀工人
第三节 沙汀与艾芜小说的怨恨
一 沙汀:怨农民生活凄惨,恨统治阶层太反动
二 艾芜:怨底层水深火热,恨日本侵略中国
第四节 萧红与丁玲小说的怨恨
一 萧红:家破国亡耻,妇女怨恨深
二 丁玲:农民向地主吐怨,军队向敌人发恨
第七章 回瞥传统文化中的怨恨
第一节 沈从文回瞥乡野文化中的怨恨
一 沈从文怨恨观:爱怨交缚燃烧成心的痛苦
二 怨传统守旧而中毒,恨现代狡诈而阉寺
第二节 鲁迅、茅盾、巴金在回瞥传统文化中的怨恨
一 鲁迅: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
二 茅盾:人类文明要渐渐修补
三 巴金:站在中国立场上看事
第三节 废名与许地山在回瞥淳朴古风中的怨恨
一 废名:在“桥”上回瞥
二 许地山:感受“蜘蛛网”
第八章 知识分子由外转内的自我怨恨
第一节 自传派知识分子庐隐与郁达夫的自我怨恨
一 庐隐:怨恋情悲哀,恨身世不幸
二 郁达夫:怨祖国贫弱,恨文人无用
第二节 学院派知识分子钱钟书的自我怨恨
一 钱钟书怨恨观:“诗可以怨”慰藉潦倒愁闷
二 怨知识分子被囚传统围城,恨现代文化受制老钟
三 怨中国文化荒诞异化,恨知识分子孤独无根
第三节 社会派知识分子赵树理的自我怨恨
一 赵树理怨恨观:以劳动人民的爱恨为爱恨
二 民族立场与大众追求共振中的怨恨
三 文化人格和文化立场冲突中的怨恨
四 民本情感与官本理性抵触中的怨恨
五 社会功利与文学审美悖论中的怨恨
六 国家话语与民间声音龃龉中的怨恨
七 政治意识与作家良知纠缠中的怨恨
八 并不是赵树理的所有感情都是怨恨
第九章 中国现代文学怨.限体验的独特性――兼与中国古代怨恨、外国东西方怨恨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之怨恨体验比较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印度文化之怨恨体验比较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西方之怨恨体验比较
第四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西方之怨恨体验比较
后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