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典藏房龙

典藏房龙

  • 字数: 17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 作者: 房龙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082895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畅销百年的经典作品,人文主义大师房龙的通俗读物!
一幅爱恨交加的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历史画卷!
再现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的风雨历程!
剖析人类的昨天,审视人类的今天,祝福人类的明天!
《宽容(下)》是一部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人文经典,剖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悲剧性历程,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有旧时代的新标志、宗教徒的再次洗礼、斯启蒙运动、一部百科全书、革命不是件宽容的事、最后一百年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幅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以“宽容”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从古希腊时代至公元18世纪这两千年来,人类追求思想解放的心酸历程,深刻剖析了人类不宽容的根源,并指出人类只有消除了自身的恐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宽容。
作者简介
作者:(美)房龙 译者:杨禾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荷兰裔美国人,历史学博士,著名学者,出色的通俗作家,文化普及的大师级人物。他当过教师、编辑、记者,屡经漂泊,同时苦练写作。他一生笔耕不辍,勤奋著述,独立完成了40余部著作。代表作有《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他多才多艺,精通10种语言,拉小提琴也是把好手,还善于绘画,为自己的许多著作亲绘插图。
其作品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知识广博而不乏真知灼见,文字深入浅出、通俗优美、轻松风趣而叉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目录
第十四章 拉伯雷
第十五章 旧时代的新标志
第十六章 宗教徒的再次洗礼
第十七章 索兹尼一家
第十八章 蒙田
第十九章 阿米尼斯
第二十章 布鲁诺
第二十一章 巴鲁克.德.斯宾诺莎
第二十二章 启蒙运动
第二十三章 光之国度
第二十四章 腓特烈大帝
第二十五章 伏尔泰
第二十六章 一部百科全书
第二十七章 革命不是件宽容的事儿
第二十八章 莱辛
第二十九章 汤姆.佩恩
第三十章 最后一百年
后记 郁闷的世界
摘要
    塞尔维特
     我对加尔文的家庭圣经保存与否不是很清楚。如果保存了,人们会发觉,写有丹尼尔的书的第六章磨损得很严重。这个法国改革家十分自制,但他经常需要从一个忠心耿耿的上帝仆人的故事中汲取慰藉,那人被丢到了狮子窝,最后被自己清白所挽救,让他未能太早地悲惨地死去。
     日内瓦和巴比伦不同。它是让人敬重的小城,住着正派的瑞士裁缝。他们庄重地对待生活,但和这个新宗教首领不同,他和圣彼得一样在讲坛上侃侃而谈。
     而且,有个叫内布查尼萨的人,他是撒沃依的公爵。凯撒的后人就是在和撒沃依家族没完没了的争论中,决定和瑞上的其他地方联盟以及参加宗教改革运动的。日内瓦和维登堡的联盟就像各取所需的婚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而非相互喜欢基础上的。
     但当日内瓦要改信新教的信息广为传播后,所有专注于各式各样稀奇古怪教义的传教士们,不少于50人,都蜂拥到莱芒湖畔。他们摩拳擦掌,开始讲述现今活人能想到的最怪异的教义。
     加尔文从内心厌恶这些外行预言者。他熟知这些人只会给自己追求的事业带来危害,他们是满腔热血的战士,却不在正确的路上。他休整几个月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量简洁扼要地将他希望新教民能分辨的对与错的界线写下来。这样所有人都不能再以“我不知道。”为借口。他和朋友德里尔身体力行,按十人一组对将日内瓦人进行查验,只有发誓遵守这个怪异的宗教法的人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力。
     然后,加尔文给年轻人编撰了一本教义问答的鸿篇巨著,还劝服了市议会,将所有固执地坚信错误老观念的人赶出去。
     为接下来的行动扫除障碍后,他根据《出埃及》和《申命记》中政治经济学家建立的规范,开始建设“公国”。加尔文和其他很多大改革者一样,不是现代的基督徒,而更像是个标准的犹太人。他虽然表面崇尚上帝耶稣,但内心却跟喜欢摩西的耶和华。
     自然,在情感压力过大时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卑微的撒勒木匠对仇恨和争斗的观点是没错的,导致他在见地和暴力办法之间找不到这种的方法。2000多年以来,所有民族、每个人都想用暴力实现目标。
     因此,一旦战争发生,所有相关的人就默契准许了。人们先合上福音书,在血海和雷电里兴致勃勃地翻滚,投入到《旧约》睚眦必报的哲学中。
     宗教改革确实是场大战,而且十分残酷。没人苟且偷生,也没人宽恕,事实上加尔文的公国是个军营,任何个性自由的形式都被一一遏制。
     加尔文所得到的一切并不是没有障碍的。1538年,组织中涌现的较为豁达的人对加尔文造成了极大地威胁,他不得不远离这个城市。直到1541年,拥护他的人再次掌权。在钟声和教土们震耳欲聋的掌声中,乔安尼斯行政长官重返了罗呐河城堡。此后他成了日内瓦没有王冠的国王,在此后的23年里,他努力地建设和改善神权形式的政府,这是在伊齐基尔和埃兹拉以后的年代里从没有过的。
     根据《牛津大辞典》的释义,“纪律”的词意是“使受控制,训练服从和执行。”它将加尔文理想中的整个政治宗教构成的本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和大多数日耳曼人一样、、路德的本质上也是感伤主义者。他认为,唯有上帝的话语才是人们走向恒久世界的路径。
     这个太不明确了,也不符合法国改革家的想法。上帝的话语可以是希望的明灯,但长路漫漫又昏暗,还伴有许多让人忘却自己目的诸多诱惑。
     但这个新教牧师却例外地没有误入歧途。他深知所有的圈套,且不接受贿赂。如果偶尔偏离正途,每星期的教士例会便会快速地让他明确自己的职责,所有真正的正直的人都可以在会上自由地互相批评、指正。因此,他是一切真挚地专注于救赎的人心中的完美代表。
     曾经爬过山的人都清楚,专职导游有时会变成彻头彻尾的暴君。因为他们熟悉每块岩石的危险地方,也知道看来平淡无奇的雪地危险,他们富有对自己要照看的游客的命令权,如果哪个傻蛋敢不服从的话,极言厉语便会铺天盖地而来。
     加尔文的理想公国中的教士也抱有相同的责任感。他们很乐意向那些摔倒而需要别人帮助的人伸出手。但一旦那些固执己见的人想逃离已成形的大路,远离大学,那这只手就会迅速收回并变为拳头,给出快而恐怖的一击。
     在其余很多的宗教组织中,教士也爱行使相同的权力。但地方长官妒忌他们的特权,很少准许教士与法庭和行刑官平起平坐。加尔文了解这个,所以在他的领地创建了一种教会纪律,事实上它凌驾于法律之上。
     战争结束后涌现出很多奇怪、错误的历史思想并广为流传,其中最让人惊讶的一条就是认为法国人(和条顿人对比)是钟情于自由的民族并厌恶一切管理。几百年来,法国都被官僚体制所操控,十分繁杂,而效率却远没有战前的普鲁士政府的效率高。官员们上下班不守时,领结不整齐,还吸着劣质的烟。或者他们就很烦人地胡乱弄一通,就如东欧的政府官员那样,而民众却很温婉地忍受了官员们的粗暴,这对一个痴迷干反叛的民族而言实在让人讶异不已。
     加尔文是个钟情于集权的理想的法国人,他在一些细微处十分靠近拿破仑成功的秘诀。但加尔文和那个高大的皇帝不同,他不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而且他的胃口不好,不善幽默打趣,仅是个严谨到恐怖的人。
     为了找到与耶和华匹配的词语,加尔文找遍了《旧约》,而后让日内瓦人认同他对犹太历史的释义”,把它当作上帝意志的直接反应。这个美丽的罗纳河城市在一夕之间成为了可悲罪犯聚集的地方。6个教士和16个长者组成了城市宗教法庭并昼夜不停地监测人们私下的言论。被质疑可能抱有“禁止的异教想法”的人,都会被传召到长老会法庭,并检查他的所有言辞,他要说明从什么渠道,以什么方式获得了毒害他思想的书的。被怀疑者若愿意改过自新就可以免受刑法,并到主日学校旁听。如果他死不悔改,便会在24小时里被驱逐出这个城市,禁止在日内瓦联邦的领地出现。
     但与所说的“教议会上院”发生争执,并不仅仅是由于缺少一些正统思想。若因下午到邻村玩滚木球而被指控的话(经常如此),就有由头被凶狠地咒骂一次了。笑话无论是否有用,都被视作最烂的方式。在婚礼上弄一些智力问答就足以下狱了。
     逐渐地,新天国里充斥着法律、法令、规则、命令和政令,生活因此而异常繁杂,不复往日的光彩。
     禁止跳舞,禁止歌唱,禁止打扑克,自然也禁止赌博。不能开生日聚会,不能开展民间市场,不能拥有丝绸和一切外在华贵的饰品。被允许的仅仅是到教堂、学校,因为加尔文是个思想观念十分明确的人。
     P18-2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