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叩开生存之门

叩开生存之门

  • 字数: 27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39380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目前有一种现象是非常引人深思的: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企业有就业岗位而找不到合适的人。这是因为许多企业、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经验以及团队精神、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都不愿意招一个素质平平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培养起来成本很高。所以现在的局势是“产品”多而“精品”少。
内容简介
大学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的焦点,之所以成为焦点、热点,是因为存在着社会矛盾。矛盾的焦点就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如果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那就能对未来进行规划。《叩开生存之门--大学生求职全攻略》(作者周文敏)共分十个部分,是为大学毕业生量身定做的求职宝典。大到职业规划,小到简历设计、面试技巧,每件事都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发展的各个环节。非常有助于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完成从一名单纯的大学生到一名职场精英的华丽转变。
目录
第一章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心态差异导致就业差异
如何排解个人心理压力
挖掘你的可爱之处
成功求职源于自信
树立正确的求职心态
概率问题:伟大的推销员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趁早动手才是硬道理
不能只看眼前
就业心理障碍的五大“祸首”
就业心理障碍的调适
你是最适合这份工作的人
第二章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定位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长远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
职业空白期的生涯规划
职业锁定的横向、纵向模式
根据专长和兴趣来界定职业领域
根据自身技能确定合适的职位
扫描与锁定职位速成
将职位和领域结合起来
既定求职区域的细分
第三章 就业前必做的准备
对求职DATA的正确理解
识别你的个人资本
要明确你欲望的真正方向
就业前的心理准备
就业前的思想准备
就业前的知识准备
就业前的能力准备
客观认识自己的技能
你能够做什么
培养你的职业技能
第四章 十字路口的正确选择
对志趣和能力有一个清醒的判断
经济条件决定择业与就业的先后
择业、就业两不误
一切从了解你的价值开始
你应该为谁工作
走好你的第一步
你需要调整自己的择业观念
知道如何提高职业含金量
不要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
择己所爱和择己所长
为你自己找匹马骑
第五章 擦亮双眼,走出求职的误区
求职不要固执设定地域
不必强求专业对口
不要一心追求大企业
第一份工作不要过分挑剔
求职时切忌盲目攀比
培养能力比获得薪水更重要
求职中的三大陷阱
警惕被传销“洗脑”
小心被黑心中介忽悠
合同陷阱何其多
冷静地面对求职陷阱
第六章 寻找合适的求职途径
求职之前先去就业市场探探路
大学毕业生的有效求职途径
善用职业中介找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人脉关系
与同学互相分享求职信息
主动寻求校友的帮助
第七章 让简历和求职信充分展示自己
包装:写简历如同嫁女儿
求职简历是你的另一张脸
撰写简历的基本原则
招聘人员青睐什么样的简历
巧妙“修饰”简历中的弱项
撰写简历要克服的5个“污点”
要知道简历怎么“投”
写求职信主动推销自己
优选限度展示求职者的“卖点”
避免求职信中的硬伤
求职信成功范例及评析
第八章 面试要做好充分准备
准备好后再行动
面试交谈的技巧
关于薪资的态度
第九章 放下包袱,沉着应对面试
笔试交锋,从容面对
面试时如何“自我介绍”
面试中常遇到的100个问题
面试时回答问题有讲究
常见面试问题巧妙应答
巧妙应对面试中的冷场
见招拆招,巧妙应对压力面试
识破面试中的语言陷阱
在国企面试时要注意的问题
外企面训顷利通关攻略
面试时容易出现的不佳表现
如何谈出你的好身价
第十章 平稳度过“试用期”
善待你的第一份工作
万事开头难
优选少说“不知道”
千万别说“新来的”
重视细小的规章制度
大才要禁得起“小用”
打杂就是练“内功”
约束自己,并承担责任
任何时候都要有谦虚的态度
坦然面对职场的不公平
平稳度过试用期的9大秘诀
摘要
    经常有人将大学生与从前封建社会的进士、举人相提并论,都是有了功名的人;大学教育作为一段时期内的精英教育,大学毕业生“理所应当”有一份好工作相配,因此多年来大学生对个人职业发展一直有相当高的期望。
     就在2004年,中国就业市场爆出两条特别引人注目的新闻:南方某高校毕业生号召成立“薪资联盟”,抵制用人单位压低薪资标准,拒签低于2500元/月的就业协议;与此同时,东北某高校毕业生为了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即在见习期不要钱,经过考验认可后再建立劳资关系。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特别例子,却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大学生失去了“天之骄子”灿亮的光环,从心理意义上说是“失宠了”,在物质层面上说是“被抛弃了”。那么,到底是谁将大学生抛弃?
     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一般成功欲望很强,其中就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据一项对1万多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50%左右的学生认为,35岁前将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很好。无根据地给自己定位,不肯改变自己的就业取向,不肯降低自己的身价,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的优选障碍。现实情况则是应届毕业生没有经历社会生活的磨炼,就业心态浮躁,往往陷入相互攀比,一味强调单位能给予他什么,而很少考虑自己能为单位创造什么,对物质和生活待遇的要求超出企业愿意支付的标准。同时他们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他们一直在路上,只有目标,没有方向。所以,人才市场上来来往往的洪流中有一些大学生抱着‘‘骑驴子找马”的心态,先随便找一个工作单位,随时做好跳槽的准备。某知名高校就业处的老师坦承,让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确成为高校目前推动学生就业率的有力方式。而高校的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却让用人单位“很受伤”。据统计,大学生在新单位待满一年的不超过20%。现在企业优选的不满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成活率”太低。单位把学生从学校招过来,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到教会他各种工作技能,花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可大学生却把单位当作实习基地和跳板,说走就走了。用人单位抱怨说:“好人才越来越难找,很多大学生连基本的就职能力、职业素养都缺乏,花钱与时间来培训他们,成本太高,得不偿失,这让我们难以接受。”同时,受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新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频度的影响,书本理论知识往往与现实工作需要技能严重脱节;而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文凭越高,对知识的自负也就越高,在现实面前无法调整心态、虚心学习、从头再来,结果只好一走了之。
     这些学生所毕业的学校给用人单位留下了很坏的印象,从而为下一届学生的就业留下很大的隐患。这是一种教育的失败。大学校园好比“人才加工厂”,如果屡出“次品”,那么这条生产线也肯定存在问题。有关专家认为,用人单位要求应届大学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首先是对目前教育培养模式的质疑,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其次是长期以来,许多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又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这两者结合留下的后遗症不能不让用人单位立起高高的门槛。考虑到这一因素,人们不能不对当前的高校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进行反思。正本清源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就现状而言,为学生做好就业定位才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源头所在。号召成立“薪资联盟”是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力,不能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之下,仍然将自己视为社会“精英”,放不下架子,也找不到自己的准确定位。以这样的认知判断力和心态走上社会,恐怕很难踏实工作并有所作为。同样,零工资就业也违背了人才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和相应的法律,这是毕业生在当前就业比较困难的大背景下做出的比较偏激的行为,也不足取。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