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问题孩子,聪明对策

问题孩子,聪明对策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高淑贞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44059374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问题孩子聪明对策》中针对青少年儿童每一个问题做简要描述说明,并且提供父母、老师对每个特定问题的具体建议和应对方法。让父母、老师们有清楚的方向可循,同时尽量提供多元建议,以增加选择和多重尝试。书中所列的对策与建议从预防性到介入性、治疗性的范畴,可以提供面对不同程度的困扰,使读者能有不同尝试的努力和方向。
《问题孩子聪明对策》由高淑贞所著,采取条例式、清单式的备忘录写法,不作繁复的理论说明、解释、探讨,直接提供重要的提醒与可行的方法。让读者可以用“查食谱”的方法,快速索引,找到需要的资讯,在一目了然之中,思索如何有效运用这些资讯。对于孩子教养、学生辅导、父母与教师咨询,提供很好的参考资讯,也是目前坊间罗列最完整的青少年儿童问题对策的参考工具书。
目录
惊喜与反思
一个重要的开始
自序
导读:亲师辅导的备忘录
Part 1 与他人的冲突
第1章 攻击行为
打架2/校园暴力事件5/伤害、攻击他人8/残害小动物11/
有暴力倾向13/纵火行为15
第2章 对立性、反抗行为
对立性行为18/好争论21/偷窃22/口头辱骂26/说谎28/离
家出走或逃学31/持续性不遵守规范34/停止呼吸36/冒险37
第3章 专注不足与多动
专注力低39/冲动41/没耐心43/注意力缺失及多动44
Part 2 与自己的冲突
第4章 情绪困扰
恐惧50/害羞52/罪恶感55/悲伤与失落56/发脾气59/
插嘴62/话多63/撞头63/吵闹64/抱怨65/自尊66
第5章 依赖行为
黏人或依赖69/退化71/爱哭72/哀鸣73/自立74/健忘75/
吸、咬手指76
第6章 焦虑问题
焦虑78/分离焦虑80/考试焦虑83/社交焦虑85/不说话、
选择性缄默症87/灾难创伤后的压力反应89/强迫行为92
第7章 忧郁问题
忧郁情绪95/自伤100/自杀102
社会互动的困难
第8章 家庭关系
父母罹患疾病106/父母分居、离婚、再婚108/手足
竞争110/搬家111/亲子冲突112/不收拾东西113/不断提问114
第9章 人际关系
笨拙116/自夸117/自我关注118/打小报告119/冷漠121/
好指使人122/好胜123/嘲弄124/交朋友126/幻想的朋
友128/说脏话129/自私131/物质主义132
第10章 社会参与及表现
消极133/学得无助134/完美主义136/拒绝关电视、电脑138/喜欢扮演异性139
第11章 学习参与及表现
课业压力141/学习障碍143/作弊145/低成就147/惧学、
拒学149/数学学习 153/书写困难155/家庭作业157
第12章 多重发展困难
自闭症159/亚斯伯格症166
第13章 饮食问题
偏食174/肥胖175/喂食或拒食问题177/饮食习惯178/饮
食失控180
第14章 睡眠问题
噩梦或夜惊183/尿床185/梦游186/说梦话187/赖床188/
睡太多189
第15章 生理控制
发音问 190/结巴19l/气喘192/脸部抽 193/妥瑞
194/抱怨身体不适198/自慰199/发育迟缓200
第16章 成瘾行为
网络成瘾/沉迷203/药物、物质滥用207/药物成瘾、依赖210
Part 5 环境困厄的创伤
第17章 儿童虐待
身体虐待214/性虐待(家人/熟人)217/性侵害(陌生人)222/不良对待、疏忽225/精神或心理虐待227
第18章 依附创伤
家庭寄养229/机构安置232/领养、收养235
摘要
    一般性处理
     1.孩子第一次偷东西时,家长先保持镇定,把这件事情当做一次沟通价值观的机会。要和孩子清楚定义什么是偷窃,双方要同意将偷窃定义为孩子拥有不是自己的东西,或是擅自拿走没有借的东西。
     2.家长要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实际信息来判断孩子是不是偷窃,不要因为有前科或凭推测来给孩子定罪。
     3.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让他知道你愿意倾听且帮助他,不要打骂。
     4.问问孩子为什么偷窃,如果他真的很渴望得到那件物品,陪他想想其他的获得方式。如果是不合理的渴望,跟孩子谈谈对金钱与物质的看法,通过沟通协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5.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新东西或主动询问他,但不要用侦探的方式去偷翻孩子的房间或衣物。
     6.没有发现偷窃的期间也不要给予鼓励,因为可能不小心鼓励了隐蔽的偷窃行为。
     7.对孩子来历不明的物品应问清楚来源。如果的确是他人财物,应带孩子立即归还。让孩子知道拿了人家的东西,随时都有被发现的可能,鼓励他勇于改过。
     8.如果孩子屡犯不改,则须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如果孩子有5次以上偷窃的行为,家长应寻求心理卫生机构协助解决问题,比如寻求学校辅导人员协助。
     给老师的建议
     1.培养学生妥善保管财物的能力。
     2.增加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减少学生独处的机会。
     3.日常活动中要告诫学生钱财不外露,贵重物品不要炫耀,并且要妥善保管个人物品。
     4.加强法律常识教育,说明偷窃可能造成的后果。同时加强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5.要和学生明确定义什么是偷窃行为,双方要同意将偷窃定义为学生拥有不是他的东西,或是擅自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6.组织团体或家庭讨论偷窃、偷窃的后果以及财产权。电影、幻灯片、书籍以及报纸可以促进这类讨论的进行。讨论替代偷窃的方案,并演练经过讨论制订的办法。
     偷窃行为的处理
     1.当学生出现偷窃行为时,要马上纠正他并实施个别辅导,了解其偷窃动机及原因以避免其再犯。
     2.尽量不要给学生贴上偷窃者的标签,要维护其自尊心,尊重其人格,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3.让学生了解所有权。对教室中的设施声明“这是学校的财产,提供给需要的师生使用,不属于个别的人”,提醒孩子所有权的观念。
     4.如果团体内部发生偷窃,先让学生们自己讨论解决办法,他们通常都可以解决问题。将问题交给团体,要求他们拟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并且暂时离开事发地。一旦回到事发地马上对计划进行讨论,同时避免指责与责备。
     5.避免胁迫偷窃学生公开承认偷窃行为,或者进行不可能实现的威胁,例如:“我们都会待在这里直到财物归还为止。”
     6.如果你有确凿证据证明该学生偷窃,私下对其进行质问。要求其赔偿被偷财物并采取措施避免未来再度偷窃。
     7.可以私下告知学生他被怀疑偷窃。如果行为继续发生,与其讨论后果但避免使用恐吓手段。
     8.如果偷窃学生已经是惯犯,请当地的执法人员与学生面谈偷窃的法律后果。
     9.使用行为预演,让学生演练在可能会被诱惑的情境中行事,包括有同伴在场的情境。讨论在这些情境中处理问题的方法,并且练习新行为。鼓励学生将关注点放在现实、责任、对与错上,进而学会选择合法合理的行为。若是重复犯错,则应建议家长送到心理辅导或医疗机构进行行为及心理治疗。
     P24-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