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能源安全若干法律与政策问题研究

中国能源安全若干法律与政策问题研究

  • 字数: 40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黄进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41282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5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其基本内容如下:
靠前章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挑战与应对。中国能源安全观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目前中国能源安全主要面临以下两大挑战:一是结构性危机,二是管理性制度困境。为了解决能源安全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从宏观上看,未来几年中国政府可以着重考虑采取以下战略,来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靠前,以多边合作为依托,重点加入靠前能源机构。第二,以区域合作为基础,推动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第三,以建立靠前能源新秩序为目标,参与靠前能源贸易价格定价机制。
第二章靠前能源机构与中国能源安全的法律保障。靠前能源机构在应对石油供应危机、协调能源政策、管理能源相关问题上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构建能源安全法律制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中国巨大的消费需求及对靠前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靠前能源领域的均衡态势,因此,靠前能源机构也迫切希望将中国纳入组织框架,以增强其集体能源安全体系的行动效能。
第三章wTO构建能源贸易规则及其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在WT0框架下构建有效的能源贸易规则,不失为建设优选性整体能源安全体系的有益探索,对于中国参与能源靠前规则的建设亦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总体上有利于中国这样一个能源大国。中国应把握这一机会,争取使之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保障途径之一。
第四章“东北亚能源共同体”:希望还是幻想?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在能源共同开发的基础上,可以参考《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和《欧洲能源宪章条约》,签订类似的《东北亚能源共同体宪章》,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目前“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的构想尚处于探索阶段。
第五章OPEC的法律制度以及对靠前石油定价的影响和作用。OPEC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目前OPEC对市场的控制力已不如以前,但它仍是决定石油价格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与OPEC的合作,对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颇为重要。第六章欧盟能源安全法律与政策及中国的战略选择。欧盟能源安全法律与政策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靠前层面是欧盟所制定的一致的能源安全法律与政策;第二层面是欧盟内部各成员国根据各自情况所自主采取的能源安全法律与政策。中国在健全与完善相关能源法律与政策时,可从欧盟的实践中获得有益启示。
第七章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环境保护。目前,与跨国能源管道运输有关的环境法律制度,既包括靠前法的因素,也含有靠前法的成分。事实上,靠前环境法律制度对跨国能源管道运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八章《能源宪章条约》的争端解决机制及中国的对策。《能源宪章条约》是各国合作对能源问题进行靠前法规制的重要成就,在整个靠前能源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虽然目前还不是能源宪章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但是在中国大规模开展靠前能源合作的今天,中国参与的许多靠前能源合作活动都受到了条约的影响。《能源宪章条约》的争端解决机制为中国在进行靠前能源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争端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九章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风险及其法律防范。中国政府防范能源企业对外投资政治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从立法层面建立健全政治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完善我国投资保护条约群等。
第十章中国国有能源公司的治理与改革问题。中国国有能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还存在许多亟须改进的问题,如能源管理体制不健全,公司治理的法制环境有待完善等。因此,中国国有能源公司要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第十一章中国能源战略储备制度研究。中国应以当前能源立法为契机,对能源战略储备制度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明确能源战略储备制度的基本定位等。
第十二章中国能源安全预警与应急法律机制的构建。中国要建立健全的能源安全预警与应急制度体系,应包括能源应急预案制度、能源安全预警制度、信息沟通制度、应急保障制度和交流与合作制度。
目录
第一章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挑战与应对1
一、中国能源安全观的演变1
二、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5
三、中国能源安全的应对措施8
四、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13
五、结论17
第二章国际能源机构与中国能源安全的法律保障18
一、lEA能源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9
二、中国与lEA的合作现状22
三、中国加入lEA所涉及的法律和政策问题28
四、中国在lEA体制内的作用41
五、结语42
第三章WTO构建能源贸易规则及其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44
一、从能源安全视角看能源国际机制的演进――兼论WTO的作用44
二、WTO能源贸易规则的构建方略47
三、正在进行中的多哈发展议程能源贸易谈判53
四、WTO能源贸易规则构建对中国的主要影响71
五、结论8l
第四章“东北亚能源共同体”:希望还是幻想?82
一、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是中、日、韩三国的现实需要82
二、“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的法律框架88
三、“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的发展前景92
第五章OPEC的法律制度以及对国际石油定价的影响和作用――兼论中国对OPEC应采取的态度和策略95
一、OPEC的法律架构96
二、OPEC寸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和作用105
三、中国对OPEC应采取的态度和策略119
第六章欧盟能源安全法律与政策及中国的战略选择125
一、欧盟能源所面临的挑战126
二、欧盟能源安全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内容127
三、中国的战略选择136
第七章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环境保护――以国际法为视角141
一、与跨国能源管道运输有关的国际环境法律体系142
二、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环境法律制度144
三、环境法律制度对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影响147
四、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环境保护法的新趋势150
五、结论155
第八章《能源宪章条约》的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能源安全的法律保障157
一、《能源宪章条约》争端解决机制概述158
二、《能源宪章条约》争端解决机制中投资者与国家之间的争端解决程序162
三、《能源宪章条约》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家之间争端的解决166
四、《能源宪章条约》的争端解决机制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启示171
五、结论与对策177
第九章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风险及其法律防范182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概述182
二、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风险189
三、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的法律防范195
四、中国政府防范中国能源企业对外投资政治风险的法律措施204
第十章中国国有能源公司的治理与改革问题212
一、外国能源公司治理模式及中国国有能源公司治理的特殊性213
二、中国国有能源公司治理之缺陷220
三、中国国有能源公司治理之完善223
第十一章中国能源战略储备制度研究235
一、国际社会及主要发达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制度考察236
二、中国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制度实践与立法评价249
三、构建中国能源战略储备制度的立法建议254
第十二章中国能源安全预警与应急法律机制的构建258
一、问题的提出258
二、构建中国能源安全预警与应急法律机制的现实必要性259
三、构建中国能源安全预警与应急法律机制的理论基础263
四、国外有关能源安全预警与应急的政策与法律实践267
五、确定中国能源安全预警与应急法律机制的体系和原则276
六、理顺中国能源安全预警与应急的组织体系278
七、建立健全中国能源安全预警与应急的制度体系282
八、结语287
附录288
一、参考文献288
二、能源和能源法方面的期刊(Journal List for Energyand:Energy Law)305
三、能源和能源法及其相关机构的网站30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