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进海洋/地理大千世界丛书

走进海洋/地理大千世界丛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叶滢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50004634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18.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走进海洋》(作者叶滢)是“地理大千世界丛书”中一册。
《走进海洋》收录了:走进海洋;全身是宝的海水;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寻找“海上天桥”;当前我国主要海洋争端;保卫绿色国土,我国正昂首阔步;拯救海洋,我们能做些什么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海洋初探
一、走进海洋?海水是从哪来的?
二、海底地形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三、海洋里的河流:洋流
第二章 海洋聚宝盆
一、全身是宝的海水
二、探寻海底矿产能源
三、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
四、人类未来的栖身之地
第三章 世界名海剪影
一、太平洋上的明珠
二、相约巴厘岛
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四、索马里海盗:恐怖水域的幽灵
五、绚丽多彩的大堡礁
第四章 呼唤海权的时代
一、世界海权更迭
二、当前我国主要海洋争端
三、保卫绿色国土,我国正昂首阔步
第五章 海洋的呼喊
一、“她”很受伤
二、拯救海洋,我们能做些什么?
第六章 海洋与生活
一、海洋运输
二、相约海洋馆
三、生活万花筒
摘要
    其实,海底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海底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平坦,倘若沧海真的变成了桑田,就会发现,海底世界的面貌和我们居住的陆地十分相似:有雄伟的高山,有深邃的海沟与峡谷,还有辽阔的平原。世界大洋的海底像个大水盆,边缘是浅水的大陆架,中间是深海盆地,海底有高山深谷及深海大平原。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得让人难以置信,就算把世界*高峰放进去,都不会露出水面分毫。
    按深度和形态,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地形单元又可进一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海底地形单元。
    大陆边缘
    大陆架(陆棚):海面以下约200米深的海底平原,坡度较小。
    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倾斜明显变陡的地带,大陆坡上常发现呈“v”字形的海底峡谷,峡谷通向大洋盆地,多发育有巨大的水下冲积扇。
    大陆基:是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平缓地带,平均深度约3700米。
    海沟:海底的带状深渊。
    岛弧:呈弧形延伸很长的火山列岛。
    大洋盆地
    可进一步分为深海平原、海山和海岭。
    大洋中脊
    屹立在大洋底上的巨大“山脉”,有的露出海面而成带状分布的岛屿。
    海底*深处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深的海沟,它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其中心位置为北纬15°、东经147°30’,其*大程度深度达11034米。如果把世界*高的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峰顶将不能露出水面。探测深海的奥秘是极其困难的,虽然早已有不少登山家成功地征服了珠穆朗玛峰,但人类至今无法乘坐潜艇下到海沟深处,海沟底部高达1100个大气压的巨大水压对于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深海是一个高压、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的温度是2℃(在极少数的海域,受地热的影响,海底水温可高达380℃)。但在深海中仍然生活着一些特殊的海洋生物。
    有的理论认为深海海沟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剧烈凹陷。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设计*大程度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深度载人潜水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  “蛟龙号”属于**梯队。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下潜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而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除中国外,其他四国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大程度工作深度为日本深潜器的6527米,因此“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试成功到达7020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北京时间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下潜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先水平。P6-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