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十二五"新时期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 字数: 24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赵琳
  • 出版日期: 2013-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1153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9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十二五"新时期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内容包括: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山东省中小企业的影响;国际典型的中小企业案例比较分析等。《"十二五"新时期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力求从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新的体系来分析研究问题,观点鲜明,材料翔实;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相信会给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小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赵琳,1982年出生,山东济南人硕士。讲师。泰国博仁大学博士生。上海财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山东英才学院专职教师。主要从事管理会计、会计信息化和中小企业项目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讲“会计信息化”,“中级财务会计”、“审计”等课程;在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领域进行拓展性科研工作;参与一系列山东省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前期考查和后期评估工作。完成调研、科研报告及成果整理工作。、其中,科研成果获省厅级奖2项;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余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5部;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软科学项目4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3项。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1项。
目录
1 引言/1
2 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6
2.1 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总体现状/6
2.2 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7
3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山东省中小企业的影响/10
3.1 对我省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10
3.2 后金融危机对我省开发区的影响及建议/17
3.3 问卷调查情况/19
3.4 东营垦利:中小企业品牌在“蓝黄”战略中体现/21
4 国际典型的中小企业案例比较分析/26
4.1 欧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6
4.2 美国政策措施的借鉴作用/32
4.3 韩国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选择/37
4.4 日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分析/44
4.5 日本、德国中小企业政策比较分析/46
5 国内典型的中小企业案例比较/52
5.1 珠三角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52
5.2 浙江中小企业推进国际化的策略分析/55
5.3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58
5.4 苏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分析/63
5.5 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分析/66
5.6 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思路/70
5.7 陕西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分析/80
6 我国部分地市中小企业案例分析/84
6.1 寿光市“政银企”联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84
6.2 莱芜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分析/87
6.3 常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分析/91
6.4 泉州市中小企业区位选择分析/96
6.5 佛山市民营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分析/100
6.6 黄石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SwOT分析/103
7 山东省中小企业存在问题/110
7.1 经营思想与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110
7.2 山东省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112
7.3 山东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13
7.4 山东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18
7.5 山东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21
7.6 山东省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28
8 促进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30
8.1 中小企业经营思想与战略方面的对策/130
8.2 中小企业管理策略/132
8.3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对策/139
8.4 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142
8.5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150
8.6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方面的对策/164
8.7 中小企业吸引人才方面的对策/168
8.8 中小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对策/173
8.9 促进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175
8.10 出口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178
8.11 完善政府职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182
8.12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策略建议/184
8.13 强化现代管理会计制度方面的对策/186
8.14 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187
8.15 中小企业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189
9 结语/191
参考文献/192
后记/198
摘要
    (2)资金不足,融资渠道较单一。资金短缺是黄石市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据调查,黄石中小企业中,“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三有”企业占被调查企业60qo以上,其中,80%以上的反映资金不足,90%得不到银行贷款。同时,由于现行贷款利率偏高,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平均提高了两成。目前,全市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超过10亿元。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贷款成本高。银行对中小企业年融资综合费率达12%以上,部分企业短期民间“过桥借贷”月利率高达4~6分。近几年,银行普遍实行利率上浮30%。融资困难已经严重影响了黄石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贷款审批时间长。中小企业要想成功申请一笔贷款,往往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企业融资很难及时到位。三是很难获得中长期贷款。由于中小企业的信誉度较差、信用观念淡漠、信息披露意识不强,缺乏客观和透明,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个别中小企业还存在恶意抽逃资金、拖欠账款、空壳经营、悬空银行债权,造成信贷资金流失,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一般而言,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一些信用好的大集团、大企业。四是贷款担保抵押困难。银行规定,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有担保公司担保时,企业必须按合同金额提供一倍以上合法资产抵押(质押)担保,不得重复抵押。许多中小企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困难,难以获得担保,也少有资产进行抵押,因而无法申请贷款。我们在调查开发区某产值为5000余万元的制药企业时,发现该企业每年用于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的预算经费仅8万元。据估算,该企业要初步建立起信息管理系统,需要约200万元资金,如果按照五年的速度规划建立企业资源计划或商业智能等高级信息系统,需每年投入80万元以上。如果这家企业没有可靠的融资渠道,很难满足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3)企业技术人才储备落后。技术力量缺乏是制约黄石市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黄石2009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880元,月平均工资为1656.7元。尽管已连续5年保持三位数增长,年递增率为10%,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偏低的薪资水平很难吸引和稳定技术人才队伍。另外,企业管理者的信息化基础知识缺乏,特别是缺乏企业背景,了解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而企业中员工本身的素质同实际所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异,也是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