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西家庭文化下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研究

中西家庭文化下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研究

  • 字数: 2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海川
  • 出版日期: 2013-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1214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27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现代社会变迁与转型的进程中,老年人成为最需要帮助的一类群体。现代老年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理论界与实践部门均予以了高度的关注。而目前我国老年保障事业领域的现实问题,亟待社会保障理论界提供科学的解答。不过,我国现有的相关研究却存在种种误区,这需要以一种新的视野来考察老年保障问题。
一般来说,完整的老年保障问题应该包括:为什么会有老年保障问题?谁是解决老年保障问题的主体?如何解决老年保障问题?老年保障问题的解决目标?张海川所著的《中西家庭文化下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研究》认为,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老年保障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不同的,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存在一个最重要的制度约束,那就是特定社会或文化区域的老年观问题,即社会如何看待老年和老年人的问题,也就是社会赋予老年人的身份与角色的问题。《中西家庭文化下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研究》认为,从扩展的老年观的角度来考察和界定老年保障,那就是:老年人在家庭、社会等层面上,基于特定的身份与角色定位而获得的精神慰藉与物质支持。这个概念界定,开拓了老年保障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即老年人在家庭、社会层面上通过特定角色与身份来获得认可所依赖的若干社会制度环境。本书将这个问题以命题“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来概括。另外,本书认为,关于上述老年人获得认可的若干社会制度环境,它们的面貌特征,决定于特定社会的核心文化元素。社会史、文化史等领域的大量研究表明,中西社会的差异与面貌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这个核心文化元素决定的。因此,本书选择了一个研究角度,即考察中西家庭文化背景下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的概况,并进行初步的比较。
作者简介
张海川,男,1978年生,广西宾阳人, 中国民主促进全会员,副教授,现任职于西南时经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养老保障理论与政策。近十多年来专注于申西文化比较视野下的老龄理论与政策研究,着方发掘妆代中国特色养老保障道路的文化国情。围绕着相关主题.公开发表了《现代社会保障的由来与走向——基于家庭文化的视角》《曲方家庭养老的时代演进及其启示》、《关注本土养老保障文化》等1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保障融合创新研究”(批准号:11XRK005)等科研项目。
目录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与选题思路
0.1.1 研究背景
0.1.2 选题思路
0.2 文献综述
0.2.1 有关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的研究
0.2.2 有关中西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的家庭文化根源的研究
0.2.3 对学术界现有研究的评述
0.3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0.3.1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0.3.2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0.4 研究方法
0.4.1 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思维方式
0.4.2 制度分析方法
0.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与未来研究展望
0.6.1 可能的创新
0.6.2 未来研究展望
1 家庭文化与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的相关理论
1.1 家庭文化与老年保障的概念解析
1.1.1 家庭与家庭文化
1.1.2 老年与老年保障
1.2 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及其框架的相关理论
1.2.1 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
1.2.2 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的组成框架
1.3 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的家庭文化根源概说
1.3.1 中国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的家庭文化根源概说
1.3.2 西方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的家庭文化根源概说
2 中西家庭文化的差异
2.1 中西家庭文化的内容差异与特征
2.1.1 中西家庭文化的内容差异
2.1.2 中西家庭文化的特征
2.2 中西家庭文化差异的提炼
2.2.1 中西家庭文化差异的焦点
2.2.2 中西家庭文化差异的提炼:“家庭人”文化与“社会人”文化
3 中西家庭文化下老年保障的伦理基础
3.1 中国老年保障的伦理基础
3.1.1 中国重家庭伦理的传统
3.1.2 老年人在中国伦理中的角色与地位
3.2 西方老年保障的伦理基础
3.2.1 西方重社会伦理的传统
3.2.2 老年人在西方伦理中的角色与地位
3.3 中西老年保障的伦理基础差异及其家庭文化根源
3.3.1 中西老年保障的伦理基础的差异
3.3.2 中西老年保障的伦理基础的家庭文化根源分析
4 中西家庭文化下老年保障的法律基础
4.1 中国老年保障的法律基础
4.1.1 中国的家本位法律传统
4.1.2 中国法律的等级精神
4.1.3 老年人在中国法律中的角色与地位
4.2 西方老年保障的法律基础
4.2.1 西方的社会本位法律传统
4.2.2 西方法律的平等精神
4.2.3 老年人在西方法律中的角色与地位
4.3 中西老年保障的法律基础差异及其家庭文化根源
4.3.1 中西老年保障的法律基础差异
4.3.2 中西老年保障的法律基础的家庭文化根源分析
5 中西家庭文化下老年保障的宗教基础
5.1 中国老年保障的宗教基础
5.1.1 中国的人本主义宗教传统
5.1.2 老年人在中国宗教中的角色与地位
5.2 西方老年保障的宗教基础
5.2.1 西方的神本主义宗教传统
5.2.2 老年人在西方宗教中的角色与地位
5.3 中西老年保障的宗教基础差异及其家庭文化根源
5.3.1 中西老年保障的宗教基础差异
5.3.2 中西老年保障的宗教基础的家庭文化根源分析
6 中西家庭文化下老年保障的教育基础
6.1 中国老年保障的教育基础
6.1.1 中国重家庭教育的传统
6.1.2 中国社会教育的家庭化色彩
6.1.3 老年人在中国教育中的角色与地位
6.2 西方老年保障的教育基础
6.2.1 西方重社会教育的传统
6.2.2 西方家庭教育的社会化色彩
6.2.3 老年人在西方教育中的角色与地位
6.3 中西老年保障的教育基础差异及其家庭文化根源
6.3.1 中西老年保障的教育基础差异
6.3.2 中西老年保障的教育基础的家庭文化根源分析
7 中西家庭文化下老年保障的政治基础
7.1 中国老年保障的政治基础
7.1.1 中国的礼治政治传统
7.1.2 中国政治的家长政治属性
7.1.3 老年人在中国政治中的角色与地位
7.2 西方老年保障的政治基础
7.2.1 西方的法治政治传统
7.2.2 西方政治的公民政治属性
7.2.3 老年人在西方政治中的角色与地位
7。3 中西老年保障的政治基础差异及其家庭文化根源
7.3.1 中西老年保障的政治基础差异
7.3.2 中西老年保障的政治基础的家庭文化根源分析
8 中西家庭文化下老年保障的经济基础
8.1 中国老年保障的经济基础
8.1.1 中国重农业家庭经济的传统
8.1.2 老年人在中国经济中的角色与地位
8.2 西方老年保障的经济基础
8.2.1 西方重商业社会经济的传统
8.2.2 老年人在西方经济中的角色与地位
8.3 中西老年保障的经济基础差异及其家庭文化根源
8.3.1 中西老年保障的经济基础差异
8.3.2 中西老年保障的经济基础的家庭文化根源分析
9 当代中西家庭文化走向下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展望
9.1 当代社会中的“普世性”家庭变迁及其西方家庭文化根源
9.1.1 当代社会中的“普世性”家庭变迁内容
9.1.2 当代“普世性”家庭变迁的社会人文化根源剖析
9.2 中国家庭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历史传承性
9.2.1 中国家庭文化在当代社会受到的冲击
9.2.2 家庭人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传承性的评估
9.3 中西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展望
9.3.1 中国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展望
9.3.2 西方老年保障的制度基础展望
10 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本书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10.1.1 本书研究的结论
10.1.2 本书研究的启示
10.2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的建议
10.2.1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10.2.2 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的设想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