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恋爱中的卡夫卡

恋爱中的卡夫卡

  • 字数: 150.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 作者: 雅克琳娜.拉乌-杜瓦尔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70905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雅琳娜.拉乌-杜瓦尔编著的《恋爱中的卡夫卡(精)》是根据历史事实创作的一本纪实小说,至今已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土耳其、匈牙利、波兰等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法国《世界报》评论说:“关于卡夫卡的书多如牛毛,但很少有这样的书如此生动地重现了卡夫卡奇特的爱情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有名女作家雅琳娜.拉杜-杜瓦尔根据历史事实创作的一本纪实小说,在靠前上引起较大反响,至今已有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土耳其、匈牙利、波兰等十多个国家出版了译本。法国《世界报》评论说:“关于卡夫卡的书多如牛毛,但很少有像这本这样生动地重现了卡夫卡奇特的爱情世界”。
作者简介
雅琳娜.拉乌尔-杜瓦尔,法国作家、出版人、翻译家,出生于突尼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巴黎大学历史地理专业毕业,1961年移民法国,先后当老师、出版社文学部主任。主要作品有《苦涩的爱》《通奸的隐秘诱惑》《星际旅行家》《看突尼斯》等,并翻译过大量文学作品。
目录
一、菲丽丝
一几尢钟情
无爱之情
柏林,7个月后
时间与幻觉的胜利
里瓦,意大利插曲
格蕾特.布洛什或第一次三角恋
诉讼
那天晚上,或马里安巴德之谜
自由……自由!
“你的命不该如此”
二、尤丽叶
尤丽叶,被遗忘的人
三、米莱娜
米莱娜,幻想的结束
四、多拉
年轻女子与死神
最后一天:1924年6月3日
1924年之后
卡夫卡年表
后记
摘要
    一见钟情
    1912年8月13日,这个奇特的爱情故事开始的那天,时间已经不早,南风刮走了一团团浓雾,在布拉格倾泻了一整天的大雨也停了。现在,天上出现了星星,这是一个真正的夏夜。
    老城的中心,奥布斯特大街空空荡荡,一个穿浅色衣服的男子步履匆匆,他戴着一顶草帽,没有穿西装背心。前面,裂开的路面之间积着一汪汪水,倒映着路灯的灯光。他像个跨栏运动员,跳过一个个水洼,越过一道道反光。这里,有一段精美的山墙;那里,有一个尖拱形的窗户和一个教堂门楣;这里有个使徒伸出手臂,那里有只鸽子突然惊飞。他越走越快,城市的景象在脚底下络绎而过。
    可以听见他在轻哼“卢浮宫的花蕾”,那是雷奥尼.弗里蓬几天前在“维也纳城”酒吧唱过的歌。这个年轻人,胳膊下夹着一个红色的大信封,正前往他的朋友马斯家,他常去那儿夜访。
    他和马斯.布罗德是1903年11月23日在大学里偶然认识的。他们都在读法学博士,同样都漫不经心。马斯是年轻人当中的一个优选者,领导着一个学生团体,组织关于文学和哲学的讲座,那是他的爱好所在。晚上,他作了一个关于叔本华的报告,把尼采当做江湖骗子,论争由此而起,听众都为他鼓掌。当大厅走空时,一个年轻人走到他身边。不能说尼采是江湖骗子!这个陌生人几句话展开了他的观点,声音坚决,态度却有些羞怯。马斯打量着这个比自己矮一个头的争辩者:这个人系着领带,上过浆的衣领直挺挺的,乌黑的眼睛闪亮闪亮。这优雅的着装和犀利的目光让他印象深刻,使他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一个主人公。这个颧骨高高、清癯英俊的大学生让他有些难堪,他自责喝多了啤酒,吃多了油腻的食物,缺乏运动。但他还没来得及回答,年轻人就消失了。那个幽灵般的人是从哪儿来的?我以前从未见过他,他没有参加任何组织,从来没发过言。可是,他读哲学家的著作比我们当中的任何人都认真。
    第二天,马斯收到了这个年轻人的一封信:对方向他道歉,但继续提出自己的批评,论点都经过严密的筛选,说话直截了当。马斯保存了这封信。后来又来了十多封这样的信,其中有的还缀以小人像和用细线挂着的奇特的黑色木偶。
    于是,这两个大学生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他们喜欢同样的书、同样的电影,都被电影艺术深深地迷住了。傍晚,人们常看见他们出城去郊外长时间地散步。晚上,他们一同去看表演,欢迎和支持意第绪戏剧,一同出入咖啡馆。马斯给他介绍了一些演员、年轻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由此熟悉了城里很有趣的社团、剧团、小饭馆和音乐厅。
    马斯告诉他说自己在写作,但不敢把自己的作品给他看。他的这个朋友对文学的要求太高了,简直是苛刻,比对自己的生活要求还严格。他是个禁欲主义者,不喝酒,不喝茶,不喝咖啡,不抽烟,大冬天睡觉也要开窗,还在冰冷的河里游泳。他吃得极少,这也罢了,还对别人的文章无情地吹毛求疵:这种比喻让他对文学都绝望了;这个句子太臃肿;那个句子太虚假;这两个句子互相矛盾,就像舌头和牙齿打架一样!
    “说话要实,不要来空的!”
    他不断这样重复,听起来像是在念经。
    “你说的空是什么意思?”马斯问。
    他的朋友回答说,用词要平实而具体,“前厅里有潮湿的石头的味道”,他一字一句地说,“句子应该这么写。”
    1912年8月13日,我们这个奇特的爱情故事发生的那天.时间已不早,那个穿浅色衣服的年轻人,在老城追逐了一个个倒影后。按响了朋友家的门铃。
    “你知道不知道现在几点了?”马斯很生气,都不愿给他开门。
    “他总是迟到,”隔壁房间有人说,“只要他还是顽固地把手表拨后一个半小时,他到谁家都会迟到。亏他想得出来!把手表拨后一个半小时!”
    年轻人笑了,他把自己的扁平的狭边草帽放在前厅,钻进与书房和一间小音乐室相同的餐室。马斯的哥哥奥托正坐在钢琴前弹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他们的母亲在打电话。布罗德先生在书架上找书。他们招招手,算是跟这个夜客打招呼。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