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熊十力思想体系建构历程研究

熊十力思想体系建构历程研究

  • 字数: 38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祥俊
  • 出版日期: 2013-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6618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熊十力思想体系建构历程研究》内容包括:因果与体用: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系建构探秘、熊十力的问题意识及其引发的因果、体用两种存在论模式、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系建构历程考辨、熊十力关于唯识学四缘论的创造性诠释、因缘论变革与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熊十力关于因果与体用两种存在论模式的论述、本体论问题与熊十力体用论的理论建树等。
作者简介
李祥俊,男,1966年7月出生,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汉代哲学、宋代哲学、现当代中国哲学。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宋哲学的学派冲突与问题争论”、 “南宋哲学的学派冲突与问题争论”、“秦汉时期基本价值观的确立与演变”、 “熊十力思想体系建构历程研究”等。出版专著《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道通于一:北宋哲学思潮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与现时代》,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很好奖等,入选教育部2008年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引言
一、熊十力的生平、著述与思想演进
二、熊十力思想研究状况概述
三、本书关于熊十力思想研究的思考
第一章 因果与体用: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系建构探秘
一、熊十力的问题意识及其引发的因果、体用两种存在论模式
二、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系建构历程考辨
三、熊十力关于唯识学四缘论的创造性诠释
四、因缘论变革与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
五、熊十力关于因果与体用两种存在论模式的论述
六、本体论问题与熊十力体用论的理论建树
第二章 性智、量智与涵养:熊十力量论的思想内涵与理论推衍
一、熊十力量论思想内涵的演进
二、生命体验与熊十力的本体认识论
三、性智、量智的分合及熊十力对科学真理的融摄
四、熊十力对中国传统心性涵养之学的回归与阐发
五、熊十力量论的内在结构与理论意义
第三章 批判、回归与新变:熊十力外王学的演进历程
一、《心书》:儒家外王学的批判与回归
二、《十力语要》:儒家外王学的理论分疏与发现经典
三、《读经示要》:儒家经学外王学的系统建构
四、《韩非子评论》《论张江陵》《论六经》:时代更化之际的思考
五、《原儒》:儒家经学外王学体系的新建构
第四章 出佛原儒、会通中西:熊十力的学术观与思想归趣
一、熊十力佛学批判的理论与进程
二、熊十力儒学回归的心路历程与思想演进
三、熊十力会通中西的哲学观与中国哲学观
四、熊十力学术思想形态考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由自在的生活,他在父亲去世后,一度离家独自住在荒郊野寺,喜欢打菩萨,甚至裸睡。青年时期,他积极阅读当时能够找到的新学书籍,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追忆青少年时期的好友何自新、王汉时,记述了他们当时共同追求的人人自由的理想。
    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西方近代政治追求的是民主政治,这和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国传统的君主专制有着巨大的差别,也成为熊十力批判传统儒学伦理政治思想的基础,甚至走到了否定历代圣王的地步。他曾追忆自己年青时与革命战友的共同观点:“何见田,又名自新,……见田读黎州《原君》,因谓治道贵振民权,任自由,而嫉宋儒误以尊君解《春秋》。遂与蕲水王汉、同县熊子真之伦,为新学会,日聚年少高谈,非尧舜、薄周孔,无所避。”①正是这种对传统政治现实、政治文化的批判,激励着熊十力和他的同志们投人到清末的革命运动之中,为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新*国而不惜牺牲生命。
    2.对传统儒学伦理政治思想的回归
    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人物,熊十力对于以儒学为代表的*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给予了激烈的批判,但在另一方面,无论是就现实生活感受还是就思想渊源而言,熊十力又和传统*国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对传统儒学伦理政治思想给予极大的同情,并力图从传统中找到可以与现实对接的思想资源。
    在给好友张纯一文集写的序言里,熊十力批评了传统儒学的不平等思想,但他同时又对礼学、礼教本身在维护社会、人生上的根本性意义给予了肯定。相似的说法还体现在熊十力对孔子、孟子有关礼、仁的肯定性论述中,他甚至把孔子、《周礼》所论的礼与近代的法律相比附,肯定孔子礼学的永恒价值。“孔氏雅言执礼。《礼》经纬万汇者也。《周官》统治教政刑,而以礼名书。然则礼者,其犹近世文明国之宪法及普通法律乎。特礼该神道,范围尤广。而孔子之道,通于天国人间世而一之,于此亦可想见。”②这就是说儒家的礼既是世间法,又是出世间法,其对于宇宙、人生的价值自不待言,而且这里熊十力已经开始就儒家经典《周官》立论,可谓其后来新经学的滥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