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实用温病学

实用温病学

  • 字数: 16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 张灿玾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67599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实用温病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能够帮助广大中医学生、中医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开阔视野,增进学识。
内容简介
本书系张老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所集的一本关于温病的论著。些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整体论述温病的发展概况、辨证、诊断、治疗;下篇分别论述温病的各个类型,包括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等病症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证治法则。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能够帮助广大中医学生、中医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开阔视野,增进学识。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温病学说发展概况
一、从《黄帝内经》成编至唐代
(一)温病学说的起源
(二)温病类属之分
(三)外感热病专著之问世
(四)温病学说的新发展
二、从宋、金、元至明代
(一)对《伤寒论》与温热病的研讨倍加重视
(二)疫病专书的始作者
(三)寒凉学派的形成
(四)伤寒与温病学说渐趋分化
(五)该时期对伤寒、温病发展的主要成就
三、从清代以后
(一)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的争辩
(二)温病学说的发扬
结语
第二章 温病的辨证
第三章 温病的诊断
第四章 温病的治法
各论
第一章 春温
第二章 风温
第三章 暑温
第四章 湿温
第五章 秋燥
第六章 伏暑
第七章 冬温
第八章 瘟疫
第九章 温毒
第十章 斑疹
第十一章 妇人温病证治
第十二章 瘥后证治
方剂索引
摘要
    舌绛而苔黄者,乃气营两燔;舌绛而苔白黏腻者,为湿遏热伏之证;舌绛而白苔满布者,多见于瘟疫病,邪在募原。
    以上三种情况,皆当从气分施治,不可早用营血分药,以免滋腻留邪。
    舌绛上有黏腻似苔非苔者,为营热中夹秽浊之气,当清营泄热,兼用芳香逐秽。
    舌尖独绛者,乃心火上炎。纯绛鲜泽者,为营分有热,或包络受邪,当急急清营透热,若待外热陷入,里络即闭;舌绛起刺或有裂纹者,乃营热过甚,当急予清营泄热;舌绛有碎点黄白者,将生疳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皆当急予清热解毒;舌绛而光亮者,胃阴亡也,急用甘凉濡润之品;舌绛干枯而萎,乃肾阴将涸之证,当与大剂成寒救液;若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原有津液,此津亏湿浊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窍,当以清热化痰开窍之法治之。
    (3)紫舌:紫舌之色,较绛舌更深,其病变亦较绛色者更重,分浓、淡、燥、润等四种情况。浓紫舌者多属热毒炽盛;淡紫者亦见于伤寒寒证;紫燥者皆属热;紫而滑润者则属寒。
    紫而干燥者,血分热毒炽盛,急予清热凉血解毒;紫而干晦如去膜猪腰子者,乃肝肾精血将竭,很为危候。
    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
    舌色紫暗扪之潮湿,多属素有瘀伤,与热相搏,当急加散血之品,否则瘀血与热结后,必变发狂如狂之证。
    淡紫青滑者,乃寒证,多见于伤寒直中阴经之证。
    (4)蓝舌:蓝舌属于青色一类,分半蓝、全蓝,有苔、无苔等情况,蓝舌都属热毒炽盛之证。
    微蓝而不满舌者,乃邪人厥阴,肝风欲动之证,法宜平肝熄风化毒;舌有蓝点斑者,为营血热炽,发斑、发疹之候,当与清热解毒;全蓝而干者,为热毒炽盛之证,瘟疫病或湿温热郁不解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