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生气,要争气

不生气,要争气

  • 字数: 21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09940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不生气,要争气》将和读者一起卸下心灵的负累,重新站在生活最本色的起点,分别从八个方面去认识和解读“气”的前世今生,让读者明白:与其敏感多疑徒生闲气,不如敞开心胸迎接阳光;与其自怨自艾生怨气,不如面对逆境泰然自若;与其斤斤计较生闷气,不如宽容待人豁达处事;与其怒火冲天乱撒气,不如冷静稳重控制情绪;与其失去信心泄了气,不如重振旗鼓另开张;与其艳羡他人空叹气,不如淡然面对攀比和诱惑;与其画地为牢气自己,不如走出牢笼换个视角;与其抱怨自己瞎赌气,不如相信天道酬勤,奋起盲追。
目录
第一章 “气”是一把双刃剑
“气”大伤身,要学会变废为宝
1.敏感的“气”是—场闹剧/002
2.抱怨的“气”是一根尖刺/005
3.狭隘的“气”是一堵高墙/008
4.失控的“气”是一场灾难/012
5.萎靡的“气”是一种疾患/016
6.浮躁的“气”是一杯毒酒/019
7.固执的“气”是一间牢房/023
8.悲观的“气”是一把枷锁/026
第二章 与其庸人自扰,不如气定神闲
不生闲气,走出敏感、多疑的怪圈
1.猜疑是烦恼的源头/030
2.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034
3.别计情绪扼住心灵的呼吸/037
4.安全感需要自己制造/040
5.别让多疑赶走你的爱情/043
6.提升自信,放下不必要的戒备/047
第三章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安之若素
不积怨气,欣然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1.坎坷是人生的常态/052
2.转弯的艺术/055
3.泰然走过一贫如洗的岁月/058
4.淡定的力量/061
5.诅咒风雨,不如撑起一把伞/064
6.生活是一面镜子/068
7.积怨成疾才是最糟糕的/071
第四章 与其斤斤计较,不如予人玫瑰
不去斗气,没有人会拒绝友谊的阳光
1.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076
2.不逞一时口舌之快/079
3.苛求他人无疑在孤立自己/082
4.示弱也是一种生存艺术/085
5.向你的对手表示感谢/088
6.打开狭隘的心胸/091
7.得理且饶人/095
第五章 与其怒不可遏,不如坦然一笑
不乱撒气,控制好情绪的“沸点”
1.焦虑是怒气的催化剂/098
2.口不择言的杀伤力不容小觑/101
3.勒住冲动的缰绳/103
4.潜心修炼自制力/106
5.为情绪化的自己松绑/109
6.不让他人的舌头左右你/112
7.突破内心的樊篱/115
8.定期清理情绪垃圾/118
第六章 与其自暴自弃,不如背水一战
不要泄气,勇于开辟另一条人生通途
1.磨难激发潜能/122
2.用微笑诠释泪水/126
3.不抛弃,不放弃/129
4.隐忍和坚持/133
5.困境是场生命的洗礼/137
6.超越痛苦,获得新生/140
7.信念带你绝处逢生/143
……
第七章 与其炉火中烧,不如心如止水
第八章 与其画地为牢,不如能屈能伸
第九章与其自怨自艾,不如笨鸟先飞
摘要
    1.敏感的“气”是一场闹剧
     气,来源于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解释和评价,和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面对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反应各有不同。
     有句谚语,叫“一人不入庙,二人不看井”,意思是一个人不要到荒凉的寺庙里去,不然有可能被恶僧所害;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要探头看井,不然有可能被另一个人推到井里去。这说的就是疑心重重的现象。
     那些敏感而多疑的人,遇事往往带有成见。他们喜欢通过“想象”,把生活中本来没有关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甚至会无中生有地制造某些事件以佐证自己的猜测。他们会将他人无意的行为视为针对自己的某种敌意;会凭空地怀疑某个不喜欢的人在欺骗、伤害、诋毁自己;会莫名其妙地生出一肚子气来。他们喜欢寻根问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凭想象为自己制造一大堆根本不存在的麻烦出来,然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担忧和猜测中,疲于奔命。
     具有敏感多疑心态的人才会“疑心生暗鬼”,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才会产生忿恨甚至报复心理。心理学认为,这种心态相对顽固,长久下去,容易导致偏执型人格障碍。
     相传,古时有个叫王述的人,是宰相王导手下的门客。宰相是个敬重学问的人,加上位高权重,每逢同僚在一起讨论学问的时候,他讲完话都会博得一片叫好声。
     一次,大家刚为王导喝了彩,王述就火了,他使劲把手中杯子摔到地上,喊道:“又不是什么尧舜禹,怎么他说什么你们都说好!”这下,大家都不做声了,一场哲学探讨就这样尴尬地结束了。
     东晋的高僧支遁住在会稽,每年他都抽出时间到京城建康会友,交流佛学心得。一次,支遁要回会稽,一些旧友为他送行。一个叫蔡子叔的先到了,坐在距离支遁较近的座位上。没多久,谢万来了,自然坐的位子就离支遁稍微远点。中间,蔡子叔有事临时出去了一下,谢万马上就坐到了蔡子叔的位子上。结果,蔡子叔回来发现谢万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了,二话没说上去就把谢万从座位上抱起来,狠狠地摔到了地上,然后若无其事地坐了下来。
     谢万帽子掉了,衣服也擦破了,样子非常狼狈,但他并没有发作,只是整理一下衣服和帽子,又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低声对蔡子叔说:“你这人真是奇怪,我的脸差点给弄伤了。”谢万刚说完,蔡子叔声如炸雷般地对谢万吼道:“我本来就没考虑你的脸面!”
     王述和蔡子叔都属于过于敏感的人。他们性格内向,看待事物喜欢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常常自以为是,但内心却很纠结。这种心态必然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困扰。
     敏感多疑的人喜欢生气,生自己的气,生他人的气。其内心都没多少安全感,很不自信,所以才会对他人的反应很在意,喜欢将外界本来并无针对性的信息作负面解读。
     21岁的露露中专毕业后接连找了好几份工作,但是要么因为薪水少,要么因为活儿太累,要么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辞职。今年春季,她几经周折找到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原来要好,可是,半年之后她又觉得不适应了。
     她总觉得自己之所以业绩上不去,是因为有人抢她的业务,为此还与同事发生了几次争吵。由手工作陷入被动,她常常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担心年终奖受到影响,而这种心绪已经影响到工作。她焦虑地问:“为何自己总有挫折感?有何捷径能让自己各方面都超过旁人,让老板欣赏自己?”
     故事中的露露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的敏感女孩。虽然她也渴望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她太专注于自己,太敏感了,以至于不断地质疑自己,对环境也愈发排斥,并由此感到羞愧、自责,认为自己没有价值。
     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吸取别人的长处,并切记不要对别人过分挑剔。这样,你就会渐渐地把自己融入集体中。而当别人接纳了你,你也就会看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信,驱走敏感。
     我们要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做一件事,在确定目标、对预期结果进行设想时,注意不要把期望值定得太高;同时,要树立自信心,多与人交往。当我们身边的朋友多了起来,信心足了起来,笑容多了起来,这场闹剧也就终结了。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