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是不念 只是不见

不是不念 只是不见

  • 字数: 20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偃月公子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02245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7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宋诗研究第一人——偃月公子,倾情写意宋诗里的好看时光。“浅笑盈然,顾盼流转,惟愿与君听风望月,看尽花开花落,赏潮起潮生。”唐诗以神韵意趣取胜,以形象丰满见长;宋诗则多有学问知识、议论说理,仔细咂摸,情韵悠长。每一阙诗词,都会说话;每一个文字,都有情感;每一个作者,都有故事。本书以此为出发点,领悟品读宋诗,写下自己对宋诗的体会和感受,启迪读者品诗不是刻意探寻事理,不是为了明辨是非,而是赏玩诗歌,感触万象,鲜活生命。在不知不觉之中,顿悟人生哲理。在诗文中寻找快乐,体验情意。
作者简介
偃月公子,原名徐昌才。祖籍夜郎古国,栖居星城长沙。一生爱好徜徉山水,纵情诗文,挥洒性灵。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香港《文汇报》专栏作家。著有《恋上大唐诗生活》《宋朝那些诗生活》《梦回唐诗千百度》《唐诗不妨这样读》等。
目录
作者序
第一辑 一生一代一双人
白鸥飞处带诗来
君山如黛亦如云
晚风寒林动灵鸦
满川风雨看潮生
烟雨江南水量图
西子湖赏西子美
雨后池塘静悄悄
山外青山云外云
惜别潺潺一夜声
我见青山多妩媚
月光如水水如天
唯有青青草色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千年瀑布流不尽
湖光山色明月天
泉水叮咚有诗意
西山云雨点作秋
一场风雨一场晴
看天看云看风雨
第二辑 深情浓韵惹红尘
爱闲能有几人来
长风万里送轻舟
车盖亭上好悠闲
月照清波好风光
诗中有我最风光
幽它一默又何妨
蓬莱不遇扫浮云
东坡雨润东坡月
空山明月照诗心
何妨吟啸且徐行
人心不老春不老
阳光灿烂送别情
落日丹枫相映红
湖西湖东一样春
竹摇清影罩幽窗
第三辑 海棠不惜胭脂色
思悟多在水云间
伤心莫上汉东楼
一江誊怒向东流
人歌人哭水声申
一声新雁叫乡愁
落日孤城望故乡
天上人间皆相思
春风今夜泊江南
一船明月过桥西
落日苍苍望故乡
千里江南千里愁
满目秋色寄故乡
日落秋江照归人
青山之外见故乡
日暮乡关归何处
梦在他乡是异客
满山风雨落桐花
满川风月替人愁
秋风一扫愁无期
春天不管闺帏事
秋风斜日鲈鱼乡
唐宋诗咏两重天
桃花飞尽野梅酸
酒醒忆君断肠时
第四辑 一往情深深几许
望云楼上望云飞
曼妙春光何处寻
孤吟斜阳过吴江
半溪清影漾疏梅
落花流水自由去
野色冥冥入画来
快哉亭上写快哉
沧浪亭抒沧浪情
寒山青处点乱鸦
望湖楼上望湖光
白云之外有人家
春风一路过安仁
卧看千山急雨来
寂寞沙头一簇船
第五辑 相思相望不相亲
柳瘦梅穷花不语
海棠不惜胭脂色
风吹花落柳绵绵
杏花漫开人不寻
艳艳牵心几十秋
池塘春草坐听蛙
荒村野雨胜牡丹
黄叶落尽见青山
一花一叶关人生
春江水暖谁先知
万株杨柳属流莺
菊傍重阳未肯开
午睡悠悠清梦长
蔷薇花开别样红
小园春光何处寻
源头活水润胸怀
秋风黄叶满目空
溪声不改旧时音
先向水边看白云
摘要
    我见青山多妩媚
     题赵秀才壁
     陈造
     日日危亭凭曲栏,几层苍翠拥烟鬟。
     连朝策马冲云去,尽是亭中望处山。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山为友,不期而遇,惊喜万分;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以山为友,默会交流,相依相伴;唐代诗人叶茵诗云“飞来白鸟不相识,对山对我三两声”,鸟鸣山应,似曾相识,默契相通……这些诗人都把青山看作朋友,彼此交流,互相倾诉,表达一种山人合一,灵犀相应的思情意韵。而爱山爱得更为深情,更见奇情异彩者,当是那些拟山为女性,以山为恋人的多情诗篇。宋代诗人陈造的诗歌《题赵秀才壁》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作品。
     诗人到朋友赵秀才家做客,赵秀才可能是位隐士,筑屋居住在云遮雾绕的山腰,诗人欣赏朋友居所的脱俗风光和清静氛围,天天站在高高的亭子间,凭栏远眺。栏杆曲廊,云雾缭绕,诗人流连其间,犹如脚踏祥云,高蹈尘外。极目远方,只见山峦苍翠,重重叠叠,郁郁葱葱,簇拥着缥缈的云烟,活像神仙美女的发髻一般。若隐若现,如梦似幻,令人向往,令人垂涎。诗人的目光停留在白云缭绕之处,诗人的心停留在美人发髻之上,爱一座座青山,爱朋友居所的别样风光,把它比作美人发髻,则诗人的爱美之心,倾慕之意,爱恋之情不难体会。
     唐代诗人刘禹锡亦有类似构思,诗写岳阳君山:“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诗人夜望洞庭浩荡,上有皓月银辉,下有波光粼粼,浩渺洞庭宛如白白亮亮的银盘盏,青翠君山则如盘中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化大为小,举重如轻,赏玩品味之心有余,爱恋动心之意不足。君山是一枚青螺,小巧别致,可供把玩品鉴,不可赠予他人。可是在宋代诗人陈造笔下,远山如髻,秀美俊逸,丰采诱人,令人心动,令人不舍,可远观却不可亵玩啊!
     因为诗人对居所远山心向神往,因为诗人对烟鬟云髻一见钟情,所以一连几天,策马上山,追寻云边美景。其实,诗人乘兴而去,满心扑空。他不知道,远观则有,近寻则无,距离产生美感,神秘全在虚无,诗人天天所寻原来都是亭中所见的隐隐山峦。诗人虽然没有近距离领略云遮雾绕的风采,但是那份远眺之美,朦胧之景却永驻心间,那份追寻之心,爱恋之意丝毫不减。日日凭栏是为了一睹芳容,连朝策马是为了追寻芳踪,连续扑空倒也无怨无悔,只是因为山如貌美,只是因为貌美如山。欣赏山容云态,欣赏烟鬟云髻,欣赏自然奇幻,以爱恋之心视之,以钟情之意寻之,足见诗人爱山,迷山,情深意重,无以复加。
     与陈造同时代的宋代另一位词人辛弃疾,歌咏福建武夷山玉女峰:“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武夷玉女峰》)诗人把玉女峰想象成一位美丽的少女,以恋人相爱的心情描写游人对山川的倾慕,显得别有韵味。白天,烟雾缭绕的玉女峰陶醉在清亮的船歌之中,陶醉在清明的溪流之中。夜晚,游人走后,枫林瑟瑟,明月皎皎,玉女峰孤寂落寞,无可奈何。以人喻山,山美人美,有情有韵,有喜有悲,揪人心怀,令人动容。
     以美人喻山峦,倾注深情,写得幽默风趣的当推大词人苏轼的题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唯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在诗中后面四句,诗人和客商开了个玩笑。诗人说大小孤山的峰峦,水雾缭绕之中,犹如女子两个高耸的发髻,早晨照着明净如镜的江面梳理新妆,过往船上的客商不要举止轻狂,美丽的小姑娘早有归属了,前年已嫁给了彭郎。你们没有希望了!把孤山比作少女,把彭浪矶比作少年,巧结姻缘,谐趣盎然。同时又警告过客不得无礼,莫存贪念,另有一番妙趣。戏语之中,诗人对江山如画的赞美之情,自然流露。
     辛弃疾有词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确,在很多文人笔下,山美如人,人美如山,青山妩媚,人亦多情,以相爱之心去爱山,以相思之念去想山,则山容水态,云形雾状,历历如画,神韵毕现。我们品读诗歌,品读峰峦,亦如品读美人,品味美丽,心为世间美丽而跳动,情为人间真纯而永恒。青山不老,美丽永存!
     P23-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