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魏晋南北史/我的第一本中国通史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作者: 李默
出版日期: 2013-12-01
商品条码: 978780766753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3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了中国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图书,它针对青少年而制作。本书讲述了魏晋风流的历史,让青少年了解魏晋时期文化的大融汇状况,以及如何影响到后来的文化格局。
作者简介
学术顾问:李学勤,青铜器专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古文字学和文献学。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俞伟超,考古学家,历任北大历史系、考古系教授;后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彭卿云,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文物报》报社社长,总编辑,研究员;现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曾宪通,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专攻战国秦汉文字。
目录
三国
曹丕称帝
刘备称帝
夷陵之战
诸葛亮“六出祁山”
孙权称帝
曹氏父子文学成就斐然
【人物小辞典】曹植
魏编《皇览》
支谦在吴译经
【逸闻趣事】罗马商人秦论入华
“建安七子”主导文坛发展
【文化小辞典】“建安风骨”
魏使用《景初历》
刘劭代表才性学
马钧作指南车
【文化小辞典】《出师表》
川南人悬棺
倭女王遣使至魏进贡
魏在两淮屯田
蒋琬、董允相继去世,宦官黄皓专蜀政
【人物小辞典】陆逊
【文化小辞典】吴入台湾
魏攻高句丽,刻石记功而还
司马懿发动政变
玄学产生
【人物小辞典】何晏、王弼
魏立三体古经
司马懿死
司马兄弟相继专魏
世袭领兵制在东吴形成
司马昭杀魏帝
诸葛恪专吴
【人物小辞典】诸葛恪
孙缣专吴被杀
姜维连年对魏用兵
唯刀独尊
“竹林七贤”集聚山阳
玄学发展
【文化小辞典】蜜饯
中国开始大规模造佛像
魏大举攻蜀
刘禅降魏,蜀汉灭亡
【逸闻趣事】“乐不思蜀”
刘徽注《九章算术》
嵇康从容赴死
【文化小辞典】《急就章》
钟会、邓艾内讧
司马昭为禅代奠基
西晋
司马炎称帝
吴攻晋
【文化小辞典】谯周攻史
王?造舰于蜀中
竺法护入白马寺译经
孙吴碑刻异军突起
【人物小辞典】羊祜
陈卓绘《全天星图》
晋军灭吴
刘毅请废九品中正制
左思咏史
【逸闻趣事】洛阳纸贵
【人物小辞典】儒将杜预
纸写书普及
陈寿撰成《三国志》
贾后专权
“八王之乱”开始
【文化小辞典】《博物志》
“三张”驰名文坛
卫恒作《四体书势》
清谈盛行
向秀、郭象注《庄子》
赵王伦称帝
晋惠帝复位
中国书法成为独立艺术
【文化小辞典】《平复帖》
李特率流民起义
张昌起义
东海王返还洛阳
“八王之乱”结束
刘渊称帝建汉
祖逖北伐
东晋
司马睿建立东晋
葛洪发展道教理论
【逸闻趣事】传国玺辗转还晋
石勒称帝,建立赵国
【人物小辞典】石勒
石虎摄政
【人物小辞典】名将陶侃
【文化小辞典】《搜神记》
马铠传入中国
重甲骑兵出现
【逸闻趣事】郭璞游仙
石虎死,后赵大乱
桓温伐蜀
苻健建前秦
【文化小辞典】王殉《伯远帖》
桓温废立晋帝独揽大权
楷书发展成熟
【文化小辞典】钟繇楷书
【人物小辞典】“书圣”王羲之
敦煌石窟工程开始
前秦统一北方
秦晋争夺中原
秦晋淝水大战
慕容垂重建燕国
姚苌称帝杀苻坚
慕容泓建西燕
吕光破龟兹国建后凉
拓跋?建北魏
王献之开拓新书体
姚苌去世,姚兴即秦位
两燕台壁大战
燕魏参合陂大战
后燕败魏,慕容垂死于上谷
秃发乌孤建凉
北魏道武帝改革
【人物小辞典】法显
【文化小辞典】《洛神赋图》
卢水胡沮渠蒙逊建北凉
刘裕攻破桓玄
匈奴赫连勃勃建夏
刘裕北伐南燕
汉人冯跋建立北燕
卢循起兵
刘裕灭刘毅
北凉造《玄始历》
刘裕行义熙土断
师子国赠玉佛像
夏筑统万城
刘裕伐秦
“五胡乱华”与十六国的形成消长
南北朝
刘裕篡晋建宋
北凉灭西凉
刘裕死,拓跋魏攻宋
吐谷浑灭夏
山水园林大量涌现
宗爱专魏杀帝
货币经济陷入低潮
宋立四学
宋倡文教
魏太武帝灭佛
南朝庶族兴起
中国丝织技术传入波斯
云冈石窟开凿
金铜佛像进入全盛时期
祆教传入魏上层社会
谱写家史盛行
鲍照发展乐府诗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均田制
阚氏高昌建立
北魏开凿龙门石窟
魏孝文帝主张汉化
刘宋北伐
宋太子刘劭弑父自立
宋孝武帝刘骏即位
刘宋爆发内战
萧道成灭宋建齐
【人物小辞典】沈约
葛荣起义
肖宝寅叛魏
高欢起兵废立,控制北魏
音乐主流――江南清商乐
东西魏大战于河桥、邙山
东西魏与柔然和亲
高洋篡东魏建北齐
【文化小辞典】《齐民要术》
宇文觉建北周
【人物小辞典】刘义庆
【文化小辞典】《木兰诗》
萧衍建梁代齐
萧梁以佛教为国教
【人物小辞典】兰陵王高长恭
侯景之乱
【文化小辞典】《瘗鹤铭》
菩提达摩东来
南朝情歌绮艳
周武帝攻北齐
【文化小辞典】《神灭论》
陈霸先建陈
冼夫人治岭南
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陈霸先设无遮大会
萧庄即帝位
陈顼夺陈帝位
陈出兵北伐大败
摘要
迄今发现最早纪年的铭金佛像,是现藏美国洛杉矶市亚洲美术馆的后赵石虎建武四年(338年)雕造的一尊鎏金铜坐佛像,它结跏趺坐,双手做叠压禅定式,长长的杏仁眼,方圆脸形以及规整的垂中平行衣饰,高肉髻,在形式上直承汉末四川陶佛像,形体与衣纹的左右对称,也是西来佛像中国化的具体实例,被认为是中国式佛像的早期形态。
北魏早期,赫连族攻入佛学中心长安,灭佛杀僧,有名高僧鸠摩罗什的高徒白脚禅师来到平城(山西大同)受到魏武帝的礼遇。北魏灭北凉(439年)后,把凉州具有高超技艺的工匠虏掠到平城,同时也俘获了大批僧人,平城成了北方的政治文化及佛教中心,金铜佛像从此被大量制造,今存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赵通造金铜佛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金铜佛立像,是太武帝废佛前的代表制品,形式古朴。出土于河北石家庄的鎏金铜造像,分伞、佛像、座三部分,是十六国以后保持最完整的一座。河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金铜坐佛像,造型浑圆,而造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的金铜坐像,古朴之气息渐失而趋向写实,两手不再拱置于胸腹间,而是改为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置于膝上。衣纹下垂作椭圆形线,衣裾下缘下垂到座的上部,这是新的发展。
无论在南朝还是北朝,金铜造像规模形制都十分宏大,艺术技巧也日臻完善,从而使金铜造像接近中国化并达到全盛期。
祆教传入魏上层社会
北魏和平二年(461年)九月十五日,波斯国(今伊朗)遣使至北魏朝贡。从此以后,波斯又多次遣使献贡,波斯的正宗祆教也由之传入北魏上层社会。
祆教原是公元前600年至前500年波斯人索罗亚斯德所创。该教认为:世界有善恶二道,善道清净光明,恶道污浊黑暗,二者不断相互争斗,善道最终必定战胜恶道。同时又认为,火和光是善道的代表,教徒必须崇拜火,祭祀天上的日月星辰等等。因其拜火,所以称其为拜火教,又因其祀天,所以又称其为袄教。
祆教很早就在中原民间流传。三国时期,佛徒维祗难从天竺来中国传教,据说他本是祆教徒,后感佛法无边,便皈依佛门。十六国时期,高昌、邺城、陈留等地都有名为“胡天”的祆教祭祀场所(陈留的“胡天”至赵宋仍存,名为祆神庙),还发生过由刘弘、刘光等领导的几次祆教起事事件,可惜祆教当时却不为官方所知,直到和平二年这一天,北魏君臣才从波斯使者那里了解了祆教。从此,祆教在北魏上层受到重视。(灵)胡太后信奉祆教,曾经“废诸淫祀,而胡天神不在其列”。北齐、北周时期,祆教仍受到重视,很多皇帝都信仰祆教。北魏、北齐时,政府还特设“萨甫”专门管理祆教徒事务。
谱写家史盛行
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对社会政治生活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世家大族把持国柄,王朝更迭频繁混乱,皇权卑落,政局腐败。这个时期的重要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也逐渐形成忽视才德、只重家世的择人标准,成为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作为豪强世族显赫于世的副产品,家史是一种结果;另一方面,家史又进一步强化了门阀制度这一怪胎的存在。
家史是记载一个家庭历史、世系的书籍,又分为家传和家谱两种形式。家传重在记述家族的历史沿革和家族人物的某些事迹及言论:家谱则主要记载家族的血缘关系、承传状况和繁衍过程。《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自《李氏家传》以下,至《阿氏家传》止,共著录家史29种,多为西晋南北朝人所撰,如《王朗王肃家传》、《太原王氏家传》、江祚《江氏家传》、裴松之《裴氏家传》、曹毗《曹氏家傅》、范汪《范氏家传》、纪友《纪氏家传》、明粲《明氏世录》、王褒《王氏江左世家传》等等,可见当时家传编修之盛。
鲍照发展乐府诗
鲍照(414年?一466年),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县北)人。他出身贫寒,因为向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而受到赏识,被任命为国侍郎;文帝时又被任命为中书会人。后来临海王子顼镇荆州,鲍照是前军参军,所以世称“鲍参军”。公元466年,王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军所杀。在刘宋诗坛中,田园诗和山水诗占据重要的地位,而鲍照以其拟古乐府诗独步一时,与陶渊明、谢灵运并领风骚,被后人认为是刘宋时期杰出的诗人之一,著有《鲍参军集》传世。
鲍照现存的诗有两百多首,其中八十多首是乐府诗,广泛地描写了社会生活。最主要的内容是抨击门阀士族制度下的社会不平现象,表现了寒士阶层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精神,代表作是《拟行路难》十八首。“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些诗句透出一股悲愤不平之气,表现了诗人不屈的独立人格。鲍照诗歌的另一内容是写边塞战争和征夫戍卒的生活。这些诗既歌颂了出征将士“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的报国心态,亦对他们沙场征战的艰辛险恶报以深切同情。鲍照还有一些作品描写了丰富细腻的感情生活,有游子思乡思亲之情,也有女性对美好爱情的追求。鲍照的乐府诗既有丰富深刻的内容,又有强烈奔放的激情,具浪漫主义色彩,形成了他“文甚道丽”的艺术风格。他在形式上也突破五言诗的局限,“不避险俗”地使用语言。他的七言诗从每句用韵的“柏梁体”中解放出来,恢复了中国诗歌上隔句用韵的自然方式,且可自由换韵,为后来文人七言诗的发展确定了形式,为百余年后的唐诗之盛开拓了道路。P150-15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