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句式

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句式"跟"、"有"、"比'的描写与分析

  • 字数: 20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耿直
  • 出版日期: 2013-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0153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1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学界关于比较句式的研究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耿直专著的《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句式跟有比的描写与分析》的创新点在于利用语料库,通过量化的研究,对“跟”、“有”、“比”句式进行了描写和分析。该研究通过对2000万字的国家语委语料库和相似规模的北京口语语料库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对话节目的平衡语料统计,清晰勾勒出这三种句式的分布频次,细致揭示了这三种句式表达比较的语义类型,丰富了语法学界的已有认识。此外,该书还照顾到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需求,描写了这三种比较句式的语法功能表现,展示了三种句式的词汇搭配特点,使之研究结果可以更方便地运用到教学之中。利用语料库进行观察、描写和分析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但这又是学术理论的发展和教学现实的要求,作者这种“坐得下”的研究态度,值得充分肯定。
内容简介
《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句式跟有比的描写与分析》的作者是耿直。
《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句式跟有比的描写与分析》基于书面语语料和口语语料对现代汉语典型的比较句式“跟”、“有”、“比”的句法结构、语义类型和词汇搭配多个维度进行了量化考察分析,描写了这些比较句式的布并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对其结构表现异同的动因进行了解释,同时还阐释了该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耿直,男,1983年出生,籍贯河南,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博士。现为复旦大学靠前文化交流学院讲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材。发表相关论文多篇,编写对外汉语教材一套。
目录
序(李晓琪)
1 导论
2 通论
2.1 比较句式的界定研究
2.1.1 比较句式的界定思路
2.1.2 本书研究的比较句式
2.2 比较句式的描写研究
2.2.1 关于“比”字句的研究
2.2.2 关于其他比较句式的研究
2.3 已有研究尚需解决的问题
2.4 本书的研究设计
2.4.1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2.4.2预期目标和结构框架
3 “跟”句式
3.1 等同比较的“跟”句式
3.1.1 “跟一X”
3.1.2 “跟相X”
3.1.3 “跟同X”
3.1.4 “跟简单动词”
3.1.5 “跟复杂动词”
3.1.6 “跟那么”
3.2 近似比较的“跟”句式
3.2.1 “跟相似”
3.2.2 “跟差不多”
3.2.3 “跟‘不相上下’等动词”
3.2.4 “跟似的”
3.3 不同比较的“跟”句式
3.3.1 “跟(不)一X”
3.3.2 “跟(不)相X”
3.3.3 “跟不同”
3.3.4 “跟简单动词(不符)”
3.3.5 “跟复杂动词(有/是)”
3.4 小结
3.4.1 “跟”句式的内部差异
3.4.2 “跟”句式的语体差异
3.4.3 “跟”句式的讨论
4 “有”句式
4.1 等同比较的“有”句式
4.1.1 “A有B+修饰词”
4.1.2 “A有B”
4.2 不及比较的“有”句式
4.3 小结
4.3.1 “有”句式的内部差异
4.3.2 “有”句式的语体差异
4.3.3 “有”句式的讨论
5 “比”句式
5.1 胜过比较的“比”句式”
5.1.1 “A比号+形容词”
5.1.2 “A比B+副词+形容词”
5.1.3 “A比B+形/动+补语”
5.1.4 “A比B+动词/动词组”
5.2 等同比较的“比”句式
5.3 不及比较的“比”句式
5.4 小结
5.4.1 “比”句式的内部差异
5.4.2 “比”句式的语体差异
5.4.3 “比”句式的讨论
6 比较句式的整合与分化
6.1 比较句式的整合与分化
6.2 比较句式分化的动因
6.2.1 认知动因
6.2.2 词汇动因
6.2.3 语义动因
6.3 比较句式的语体分化
7 结语
7.1 主要发现
7.2 教学启示
附录:图表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