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洲短篇小说选集

非洲短篇小说选集

  • 字数: 29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尼日利)阿契贝,(澳)英尼斯
  • 出版日期: 201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474584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3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录的短篇小说佳作来自非洲大陆各个角落,展示了这片广袤土地南与北、东与西的不同世界和风情,其中可见古老传统的源远流长,亦有现代文明的成长之姿,更不乏独立与殖民的冲突,以及种族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其作者则囊括了短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在非洲大陆最有力、很好的践行者,有钦阿奴·阿契贝、纳丁·戈迪默、本·奥克瑞这样的著名作家,有乔莫·肯雅塔这样的政治家,也有身处各行而热爱文学的新锐写作者。他们以各色文字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非洲大地上的今昔,它们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姿多彩的独特非洲。
作者简介
钦奴阿·阿契贝(1930-2013)尼日利亚著名作家。1958年其首部作品《瓦解》出版后好评如潮,成为非洲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后陆续创作了《不再安宁》《神箭》《人民公仆》《荒原蚁丘》等。阿契贝以具有非洲风格的英语为创作语言,着力刻画非洲传统文化与西方殖民主义所代表的现代文化与西方殖民主义所代表的现代文化之间的碰撞。他被称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也是20世纪世界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获英联邦诗歌奖、国际布克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 C.L.英尼斯 英国肯特大学教授,讲授非洲研究、澳大利亚与爱尔兰文学等。著有《魔鬼的镜子:现代文学中的爱尔兰人和非洲人》《剑桥英语后殖民文学入门》等。
目录
  非洲短篇小说选
前言
西部非洲
假先知 [塞内加尔]森贝内·奥斯曼
南方传来的消息 [加纳]阿玛·阿塔·艾杜
学徒 [尼日利亚]奥顿·巴洛贡
安拉的意愿 [尼日利亚]戴维·奥沃耶莱
国内和平 [尼日利亚]钦努阿·阿契贝
东部非洲
丛林里的绅士 [肯尼亚]乔莫·肯雅塔
绿叶 [肯尼亚]格雷丝·奥戈特
博西 [坦桑尼亚]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蜘蛛网 [肯尼亚]伦纳德·基贝拉 片刻荣耀 [肯尼亚]恩古吉·瓦·提安哥
北部非洲
古巴什家的意外 [埃及]阿利法·里法特
一把椰枣 [苏丹]塔伊布·萨利赫 三楼的谈话声 [埃及]穆罕默德·比萨蒂
南部非洲
爸爸、蛇和我 [莫桑比克]L. B. 翁瓦纳
新郎 [南非]纳丁·戈迪默
背叛 [南非]艾哈迈德·埃索普
原生生物 [津巴布韦]丹布佐·马雷切拉
咖啡车女孩 [南非]埃塞基耶尔·姆法莱勒
结婚快照 [南非]贝西·黑德
狱中回想 [南非]马菲卡·瓜拉


当代非洲短篇小说选
前言
南部非洲
女先知 [南非]恩加布罗·恩德比勒
特赦 [南非]纳丁·戈迪默
觉醒吧…… [南非]琳蒂唯·马布扎
荒芜之地 [津巴布韦]丹尼尔·曼德肖纳
神鸟 [莫桑比克]米亚·科托
中部非洲
垃圾场 [马拉维]史蒂夫·奇默穆伯
刺客 [刚果]E. B. 东加拉
东部非洲
囚笼 [桑给巴尔]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魔咒政府 [索马里]赛义德·哈吉-迪里耶·赫尔齐
寻欢之夜 [坦桑尼亚]托洛瓦·马蒂·莫莱尔
赶集 [肯尼亚]基亚罗·马蒂沃
离巢 [坦桑尼亚]M. G. 瓦桑吉
北部非洲
这个外国人,这个外国女人的姐姐 [阿尔及利亚]阿西娅·杰巴尔
关卡 [苏丹]贾迈勒·马哈古卜
西部非洲
会合之城 [尼日利亚]本·奥克瑞
旅馆 [尼日利亚]阿德瓦莱·马扎-皮尔斯
侍女 [尼日利亚]奥克·齐克波
奇迹 [喀麦隆]巴比拉·穆提阿
织布鸟王国 [冈比亚]蒂扬·M. 萨拉赫
寻找耶稣的接班人 [加纳]科乔·莱恩
摘要
    假先知
     [塞内加尔]森贝内?奥斯曼
     马哈茂德?法尔,面如青铜,鹰钩鼻子,脚步飞快――尽管没有他那如鹰般的目光快。他是塞内加尔穆斯林后裔,忠实地恪守着其祖先的遗训:“我的东西是我的,你的东西我们也要分享,无可抗拒。”马哈茂德不干活,更确切点说,他不乐意为干活而浪费了生命。孩子们调皮地问他:“马哈茂德,为什么你老家那里没有猫?”他总是说:“我确实不知道。”
     他总是这样搪塞过去,避开猫的话题。因为猫像他一样,喜欢靠人喂养而无所事事――这正是在上塞内加尔看不到猫的原因。那里土地贫瘠,当地居民黄昏时支起帐篷,黎明时收起。流浪者养不起动物。常言道物以类聚,可这两类却相克。在那个地方,偶尔看到猫,就会让人生起怜悯之情。
     马哈茂德?法尔厌恶了无所事事,口袋空空。他决定往太阳落山的方向去,也就是比拉勒人居住的地方。在他看来,这些皮肤似乌木的人都低他一等。把这些人阉割了,叫他们去守护他的成群妻妾倒合适,不会有为孩子的生父发生争执的问题。
     来到塞内加尔后,马哈茂德?法尔换了个名字。他自称艾德拉,这个名字让他畅通无阻,所到之处皆受到应有的礼遇。艾德拉在毛里塔尼亚学习过《古兰经》――塞内加尔人对这样的人_直充满敬意――他就靠这来渔利:主持祈祷仪式,耽于没完没了的跪拜礼。当地人满怀敬畏,感到高贵的艾德拉有一位后裔来当他们的伊玛目,是他们三生有幸。
     像他的同行猫一样,马哈茂德弓着背,驮着这些赞语。他天生有副美妙的歌喉,得以愉悦周围人,把音节努力吟诵得变化有致,诗行结尾处平缓而止。每天五次祷告之间,他就蹲在一张羊皮上,数他的念珠。
     吃饭的时问到了,马哈茂德坚持与其他人分开用餐。他会把自己的唾沫惠赠给儿童和成人,仅以此表示谢意。他们一边把唾沫抹到脸上,一边说着“阿门!阿门!”,不禁让人猜测,在马哈茂德的意识深处,当他与真主独处时,他是如何看待自己行为的。
     因为不习惯于定居,他赶着场子,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每到一处总是以传统习俗受到接待:“每个陌生人都能分享他杯中的羹。”这位贵客一开始百依百顺,但是渐渐地,他越来越挑剔。按照他的逻辑,晚上睡不着是因为吃了蒸粗麦粉的缘故,因此抱怨消化不好。招待他的主人们因为滞留在通往天国的路上纷纷焦急起来;他们尽力将吃的做得可口,满足他挑剔的口味。但是有时他无所顾忌地奔到厨房,命令做他爱吃的。这往往只是兄弟之情的体现。
     马哈茂德一边享受着丰盛的食物,一边在积攒着钱币,尽管他从未觉得自己获得了应有的报酬。这些黑人肯定不会敬重祈祷的价值。而且还有一件事――为什么他们坚持养猫?每次他在一家人家看到猫,就觉得头发竖起,仿佛雄猫发怒时耸起的毛。他拉长着脸,把猫赶出去。有时他布道,宣传猫如何无用。
     虽有这些小小的不愉快,马哈茂德?法尔还是感觉到,经过了几个月,他作为一名传教士的声誉与日俱增。满腹经纶、受人敬重的人遍布各地,然而这些学经者、隐士、注经人嘴里念叨的只有一句话:“Souma Narr,Souma Narr(我的摩尔人,我的摩尔人)。”马哈茂德私下想,他们疯了。“Souma Narr!我的摩尔人。为什么是我的?有谁曾听说过黑人买摩尔人?果真如此,世界岂不颠倒了!”
     他在纸片上画了更多的符号,让人们随身带着。他布道更加卖力,借此隐藏他的出身和真实意图。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威望,他甚至宣布他的身体被驱出了非纳里?迪安南,即地狱。民众居然欣然相信了他的话,接受了他所做的一切。
     几个月过去了,马哈茂德发现他的钱在稳步增加。一天早上,他悄无声息地走了,就像来时一样出人意料。年长的人凭着智慧说:“如果夕阳引来陌生人,不要在旭日东升时去找他。”
     P9-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