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人必读的300个智慧故事
字数: 33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作者: 张华
出版日期: 2013-12-01
商品条码: 978751710292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在有限的范围内,精心选择、编排了古代人们军事和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谋略故事,并配以合适的插图,目的在于让读者不仅能够沉醉于妙趣横生的故事之中,而且还会产生深切的感悟,将其应用到现实中来,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出富有智慧的选择
目录
第一篇 读懂为人处世中的智慧故事
周公因人三变
孔子辨证处世
邴吉不言功而尽职
花要半开 酒要半醉
齐桓公谦恭待士得士
高山流水觅知音
魏武侯任才强国
平原君荐贤不计私怨
萧何避祸
陈平抓大放小
乐羊子妻勉夫笃学
司马相如的“绝招”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汉昭帝的知人和识人
太史慈瞒天过海
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
曲有误,周郎顾
介子推自知之明不怪他人
祖逖礼贤下士
东床坦腹胸有成竹
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武则天惜失人才
成人之美忍人容事
露一丑,遮百丑
小事不聪明大事不糊涂
乾隆计请刘墉
程颐劝君济人利物
徐存斋勇于认错获得美誉
网开一面示之一威
吕蒙正荐贤不计前嫌
解缙巧救冤囚智治盐商
棒子和胡萝卜
反话讥讽更为辛辣
曾国藩屡败屡战
甘蔗可以两头甜
第二篇 读懂世情洞察中的智慧故事
沈子高的预言
知子莫若父
机智的范雎
智伯之死
智仁的纪成子
管仲以浅辅浅
子贡观礼而知存亡
子产辨哭
吴履、叶南岩大事化小
王守仁主动让功避祸
调节粮价备荒振恤
依法巧治盗贼的龚遂
洞识董卓奸心
隽不疑智辨假太子
王商沉着冷静识破谣言
朱博以才服人
申屠蟠免祸
冯绲辨伪求真
诸葛亮定南中
诸葛亮慧眼辨刺客
巧计察逆
王旦妥善处理国事
高柔巧审窦礼案
审丝剖鸡
子恭巧析理
魏先生识透李密
小忍避祸
东宫棋手
姚崇以哭避祸
郭子仪为官之道
姚崇生前预料身后事
李泌以死保韩混
御史巧取证据破案
偶借阳光识破假信
郭元振亲自吊唁酋长
明察疑案
第三篇 读懂军事策略中的智慧故事
郑庄公韬晦杀弟
孙武练兵杀一儆百
围魏救赵
暗度陈仓
背水为阵
献疑兵之计夺骁关
董公献计讨项羽
木罂渡河擒魏豹
激曹咎下成皋
韩信斩龙且
娄敬献策迁都
刘邦巧封什方侯
萧何诱杀韩信
兵贵神速占荥阳
李广布疑兵安然撤退
赵充国平羌
王霸计破苏茂
耿平计破二城
割发代首
班超智勇服鄯善
官渡之战
火烧赤壁
夏侯渊审时度势破敌军
孙权退曹兵
吕蒙诈病袭荆州
沉白马誓守樊城
司马昭灭钟会
空营计
空城计
诸葛亮七擒孟获
佯北勿从
张飞义释严颜
上屋抽梯
诸葛亮以信治军
马隆奇谋破羌戎
孙策巧取庐江
杯酒释兵权
范仲淹安边有方
第四篇 读懂语言谋略中的智慧故事
纪晓岚对下联
纪晓岚巧解“老头子”
聪慧女力陈救父
墨子妙言退楚兵
优孟衣冠
知荧恩怨分明
孟子巧引齐宣王
孟子谏齐宣王好财色
孟子言近旨远说戴不胜
孟子智用“五十步笑百步”
子贡宏论扭乾坤
惠公力谏太子改期安葬
叔詹智辩免郑难
颜渊君前说驾车
伍子胥智过昭关
蔡厨师认罪辩冤
展喜止攻
吴使善辩免死罪
鼎可与而无以运
姚贾辩诬
苏秦夺城复官
张仪巧说得宠信
张仪巧言行连横
苏代巧谏孟尝君勿入秦
苏代说范雎退兵
苏代巧辩于秦
智取聊城
鲁仲连雄辩救赵
宫他教周躁
邹忌妙答隐语化敌为友
郭隗力陈求贤策
庄辛连设四喻服襄王
陈轸使秦
蔺相如针锋相对赴渑池
刘邦智免杀身祸
栾布哭彭越
东方朔上天归来
鲁肃巧劝孙权联刘抗曹
诸葛亮激孙权抗曹
诸葛亮骂死王郎
第五篇 读懂权谋机变中的智慧故事
弦高犒军退秦师
亡苏秦擒刺客
老马识途
冯谖买“义”
范雎反间破赵国
管仲杀鸡骇猴
宁越智劝孔青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程婴义救赵氏孤儿
一鸣惊人
田穰苴立信于军中
田单巧设火牛阵
马服君智退秦兵
孑L子献计罚不救火者
伯乐相马
烛之武退秦师
秦王废信陵君
臧孙子顿悟料事
里克诈病避祸
列子自却恶名
芒卯诈献邺城间秦赵
献计越王,屈身事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吕后机变
陈平反间除范增
陈平脱衣险渡河
张良的安嗣计
寇恂降高峻
邓禹献计
虞诩巧布疑兵
摘要
祖逖礼贤下士
祖逖是东晋名将,有名爱国将领。祖逖家是北方一个官僚大族,祖上世代担任二千石的高官。祖逖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注重节操,因此博得宗族乡里的敬重。后来,祖逖发奋读书,“博览书记,该涉古今”。他游历京师,所见者都说他有经时辅国之才。
时值西晋“八王之乱”的前夜。大族擅权,政治黑暗;豪强纵横,民不聊生,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了。元康元年“八王之乱”终于爆发了,北方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避难,祖逖也被迫带着亲族宗党几百人南下淮泗。一路上大家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祖逖主动把车马让给老弱和病人,又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别人。他和大家同甘共苦,还常常想办法,解疑释难。大家既感激他,又敬佩他,一致推举他担任流人队伍的“行主”。
西晋政权被推翻后,祖逖常怀“振复之志”。因此,316年,司马睿传檄约期北伐,祖逖欣然受命。经过一年多的苦战,祖逖攻占谯城,在豫州站住了脚跟,并打通了北伐的通道。正当祖逖以谯城为根据地,且战且耕,逐步扩大战果时,发生了蓬陂坞主陈川叛归石勒的事件。陈川是号称“乞活”的流民集团的首领,这支流民武装长期割据浚仪蓬陂,曾经投降石勒,又受晋官号。陈川部将李头攻打谯城的时候,立过大功,祖逖非常礼遇他。有一次,刚好祖逖获得一匹好马,李头是一个非常爱马的人,时人戏称他为“马痴”。李头看见这匹马后,非常喜欢,很想要但是又不敢说。祖逖知道他的心思后,说道:“宝马配英雄。这匹马就给你吧!”便把马给了他,李头欣喜若狂。以后李头经常感激地说:“我如果能有这样的主人,就是死也是心甘情愿的。”陈川听到后,勃然大怒说:“到底谁是你的主人,你竟然想投靠别人。真是该杀。”就把李头斩了。李头的亲信冯宠就鼓动所属四百多人投奔了祖逖,陈川更加怒不可遏,大掠豫州诸郡以为报复。祖逖则针锋相对,命令卫策在谷水伏击。结果大获全胜,虏获了大量的车马辎重以及大量的人口。祖逖下令,将车马子女全部归回给原来的主人,军队一点也不截留。陈川大为惊恐,最终于东晋大兴二年四月在浚仪投降。
因此,可以说祖逖礼贤下士,善体恤民情。即使是关系疏远、地位低下之人,也施布恩信,予以礼遇。将士“其有微功,赏不逾日”。而祖逖自身生活俭朴,自奉节俭,不畜私产,其子弟与战士一样参加耕耘、背柴负薪。他还收葬枯骨,加以祭奠。因此,北伐军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一次,祖逖摆下酒宴,招待当地的父老兄弟,一些老人流着眼泪说:“我们都老了,想不到重又做晋朝的百姓,死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于是做歌道:“幸运啊!被遗弃的百姓免遭俘虏,日月星辰觉得明亮,是因为我们遇到了慈夫。一杯水酒忘劳苦,甜美如瓜脯,何以歌唱慈恩。让我们歌唱又跳舞。”祖逖就是这样深得人心。
因此,当祖逖死讯传出时,豫州人民痛哭流涕,谯梁百姓还自发为祖逖修建祠堂,纪念这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畏强敌、百折不挠的爱国名将。朝廷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
东床坦腹胸有成竹
王羲之出身于东晋一个书法世家,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他本人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圣。
晋代王、谢两族,世代替缨,朝廷倚之为柱石。既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又有所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的说法。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当过淮南太守。他的伯父王导是东晋有名的宰相,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乃正格的三朝元老。琅琊王氏在东晋可以说是权倾一时。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锲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王羲之7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12岁就已读过前人的书法论述。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假思索地用馍馍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传说,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东晋的宰相,与当朝太傅郗鉴是好朋友,郗鉴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众的女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太傅稀鉴想选女婿。他知道王导门下的几个子弟都是俊才,便想从中选一个做他的乘龙快婿,于是写了一封信给王导,说明了他的意思,即他想在他的儿子和侄儿中为女儿选一位满意的女婿。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答应由他挑选。王导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儿侄,儿侄们久闻郗家小姐贤德貌美,都想得到她。
过了几日,郗家来人选婿时,诸侄儿都忙着更冠易服,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仍躺在东厢房床上,还敞开衣服,露出肚皮,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郗家来人看过王导诸儿侄之后,回去向郗鉴回话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知道是选婿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顾用手在席上比划什么。”郗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内涵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意中的女婿。”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王导的其他儿侄十分羡慕,称他为“东床快婿”,从此“东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称了。
郗鉴选择女婿的方式虽然颇有喜剧色彩,但他的眼力是不错的,挑选了一个拥有有魏晋风度的名士。王羲之的夫人为他生下了七子一女,个个都成了东晋社会的名流。王羲之更以书法冠绝古今,称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传其衣钵,功力虽然略逊其父,但也颇得真谛,后世合称“二王”。
P32-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