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团队研修的实践探索

团队研修的实践探索

  • 字数: 293.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铁道,吴正宪 编
  • 出版日期: 2012-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10872
  • 版次: 2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95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铁道、吴正宪主编的《团队研修的实践探索――来自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报告》围绕着“在承担高质量教研服务中培养很好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系统总结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践行的团队研修实践策略――充分利用名师资源,引导团员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开展教学行为干预;课后访谈,把学生体验变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资源;同伴研修,在互动建构中生成教学实践知识;创设“1+5+N”的互动合作机制,带动、辐射、引领周边教师共同发展:注重资源建设,增强对于实践过程的理性认识。《团队研修的实践探索――来自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报告》中凝聚团队成员倾心付出、群体合作和深刻反思的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研修故事,既是团队为基层教师提供专业服务的工作记录,也是教师群体共同发展的成功经验,更是团队对新时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理念和实践方式的创新探索。
目录
上篇:团队研修的理念、规划与实践过程
借助高质量教研服务培养优秀教师――团队研修的基本理念与实践
从“儿童教育”到“教师教育”――我就这样一路走来
中篇: 团队研修的实践策略
研修策略一:名师引领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
我们心中的吴正宪老师――吴老师的教育资源价值
利用名师资源构建新型的研修模式
名师课堂 拓宽团队专业发展视野
研修策略二:课例研修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开展行为干预
双师同堂:引导教师在课例比较中获得深刻的体验――以《角的度量》为例
同课异构:凸显课堂研修价值――以《植树问题》为例
亲身体验:换个角色读学生――以《长方体、正方体思维训练》为例
成在后续:建构教师研修课程资源――以《数的整除》复习课为例
研修策略三:课后访谈 学生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资源
“?啵?”拨出的弦外音――从《圆的周长》说起
“真有才”与“太失落”――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评价引发的思考
“您怎么知道我的知道?”――从《用字母表示数》说起
我的心“忽悠”一下子 ――从《认识图形》说起
“乘”就“乘”吧,为什么还要“加”――从《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说起
来自课中的场外追问――从《可能性》谈起
研修策略四:同伴研修 在互动建构中生成教学实践知识
一次别开生面的教材培训会
从“指手画脚”到“跳下水去”
跨国际的同行交流
研修策略五:“1+5+N” 发挥专业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
改变教师行为需要连续干预――吴正宪团队“五下延庆”研修活动纪实
借势发展,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成长起来――来自昌平园的研修故事
以吴老师作为我们的专业成长资源――通州区22人数学团队的研修故事
团队研修带给我们共同成长的难忘体验――来自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大兴分站的故事
“五上燕山”激起阵阵涟漪――中小学教师的反思与感悟
研修策略六:资源建设 增强对于实践过程的理性认识
建立愿景:制订专业发展规划
网络互动:搭起跨越时空的研修之“桥”
构建标准:以成功实践经验为资源
下篇:团队研修的反思与评价
“团队研修引领我们成长”――来自团队队员的感言
“他们创造了鲜活的教师教育”――来自专家的评说
“把专业的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来自媒体的报道
附录1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团员名单
附录2 2007~2010年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大事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