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有无

有无"之间"

  • 字数: 359.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高利民
  • 出版日期: 201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25714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4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解释学、存在论的角度出发去阐释庄子,以庄子之道为有无“之间”为立论点,叙述了庄子对于老子的继承和突破,并从心、物、言等多方面展开论证,提出庄子之道是一个存在论的范畴及其居间性。作者还从古希腊政治哲学中吸取养分,引入“逻各斯”、“空间”等概念,辅助论证,颇具新意和突破。
目录
导言:有无之辨——我们如何面对古典文化?
第一章 《庄子》研究及相关问题背景
引言
第一节 《庄子》与庄子
第二节 庄子道论研究概述
第三节 本书对庄子道论的研究维度
第四节 题解
第二章 庄子之道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第一节 庄子之道的提出
第二节 有、无的字源学意义及其与道的关系
第三节 《老子》、《庄子》中“有”、“无”与道的关系
小结
第三章 有无“之间”——庄子之道
第一节 《天下》篇中的庄子道论
第二节 两个寓言与庄子之道
第三节 庄子对道的直接论述
第四节 人对道的回归
小结
第四章 大心之境
引言
第一节 大道与人心
第二节 欲望之心与成心
第三节 常心或大心之境
第五章 进人大心之境的途径——忘
第一节 庄子之忘的提出
第二节 庄子之忘的几个层次
第三节 通达大心之境
第六章 物论——从无用之用的角度
引言
第一节 庄子之物的内涵
第二节 什么是物用
第三节 孔孟的天命承当和老子的无与用
第四节 庄子的无用之用
小结
第七章 语言论——以卮言为中心
引言
第一节 孔孟荀的名实观及庄子的评价
第二节 为什么是卮言
第三节 方言与道言或卮言
第四节 卮言的涵义与特点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以有无“之间”解读庄子之道的得与失
第二节 本原空间的开启
第三节 拯救与逍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