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甩掉借口

甩掉借口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小吉姆?史密斯
  • 出版日期: 2013-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67364
  • 版次: 1
  • 页数: 18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犯推卸责任的毛病,给自己犯下的错误或自身的不足找到很多借口。我们都知道,在某些层面上我们推卸责任搞错了方向,但我们却似乎控制不了自己。小吉姆?史密斯编著的这本《甩掉借口》告诉我们,怎样抛弃这种不可行的常规,停止这种编造借口指责他人的破坏性模式――停止抱怨开始取胜。
《甩掉借口》为读者提供以下方法和技巧,让你:在着手对待你的事业和人生中,发生改变人生的变化;停止责备别人,开始信任自己;承认自己的选择,消除成功途中自设的障碍;接受不确定性,不再惧怕取胜。
目录
引言门
关于本书门
如何使用本书门
成功法则一  掌握选择权门
成功法则二  专注积极结果,期待成功
成功法则三  拥抱不确定性
成功法则四  尽全力多办事
成功法则五  用三只耳朵倾听
成功法则六  扫除自设的障碍
成功法则七  追随激情,而非追求薪酬
成功法则八  不要“当即反驳”
成功法则九  避开“居功,陷阱
成功法则十  带着紧迫感和目的性去生活
结束语  接下来你还需要做些什么
附录  付出日志门
致谢
摘要
    如何拥抱你的恐惧
    贝思?拉特是我的一位好朋友,加拿大人。她有许多让我欣赏之处,包括她的事业――她现在担任南加州一家汽车修理连锁店的地方办事处经理。我也欣赏她离婚后独自抚养两个儿子的勇气,以及她“逆风前进,不找借口”的应对生活及其不确定性和恐惧的方式。有我询问贝思生活在恐惧中是怎样的,她是这么说的:
    我收到过的优选的礼物。是我意识到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接近是我能控制的,生活在恐惧中的后果可想而知。这并不是说我不会经历恐惧,我会的,有时甚至每天都会。实际上,胸口的那种不祥之感成为了我的晴雨表,告诉我在生活和工作中下一步怎么走。我收到了许许多多出乎意料的礼物,假如我当初向恐惧屈服了,这些礼物就不会是我的。另外,直面恐惧很酷的地方在于,我越这幺做,我就越了解恐惧!如果我的孩子从我身上学到这一点,那我会认为我在此花费的时间是值得的。我知道如果事事都尽我所能,我就能在回头看时说:“是的――至少我有勇气在每一次机会出现时努力争取。”
    无疑,贝思拥有良好的“努力争取”的心态,迫使她直面不确定性,确保她做的事是正确的。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难以推翻程序化的“战斗或逃跑”的心态――这种心态专门抵挡南我们的决定带来的身体或心理上的后果。
    尼尔?F.内马博士在2011年12月发表的文章《“战斗或逃跑”反应》中阐述道,逃跑或恐惧反应很初是由哈佛的一位生理学家沃尔特?坎农发现的,他发现这种反应同化在我们大脑中,是一种“遗传的智慧,保护我们免受身体的伤害”。他揭示,  “这种反应实际上与大脑中被称为‘下丘脑’的片区相关,下丘脑受到刺激,会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细胞激活和化学释放,使身体准备逃跑或战斗。”
    据内马博士所言,  “这种基本生理反应形成了当今抗压药的基础。‘战斗或逃跑’反应是身体原始的、自动的、天生的反应,在感知到攻击、伤害或生命威胁时使身体准备‘战斗’或‘逃跑’。”他接着写道:“当我们的‘战斗或逃跑’系统被激活,我们容易将周围环境中的所有事物当成潜在的生命威胁。就其本质而言,‘战斗或逃跑’系统绕开我们的理性―那里有考虑周详的信念――将我们转入‘攻击’模式。这种警戒状态使我们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潜在的生命威胁。同样地,我们容易将所有的人和事都看成潜在的敌人……我们寻找着每一个潜在的危险。极不重要的一句评论可能就会让我们反应过度。我们的恐惧被放大了。我们的思想被扭曲了。我们透过由潜在危险做成的滤镜看着一切事物……恐惧成为了我们看世界的透镜。”
    新常态世界
    我发现这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在当今混乱无常的工作场所显现出来。尽管经济在增长,但由于裁员和解雇在过去几年中成为了许多公司的常事,许多人在内心深处都怀有恐惧,害怕下一个被扫地出门的可能就是自己。这种恐惧促生了许多行为,这本书通篇都有讨论,例如责备他人,推脱责任,掌控欲,追求完美,不专心聆听,对工作和生活不满意,缺乏生活激情。
    遗憾的是,我们如今生活在其中的这个疯狂、混乱和可怕的世界会继续存在。这是“新常态”,恐怕我们都需要更灵活,找到适应的方法――否则,就如直言不讳的教练、导师或朋友可能会说的,“你得忍耐,继续下去!”
    生活在新常态环境里,意味着我们必须学会感受不安,忘掉过去的舒适空间。你的父母可能一份工作干了30年或40年,但那个世界已经永远不再。如果你认为你能在未来5年里做同一份工作,或者你在未来5年里会在同一个部门里,同一个老板手下,做着一样水平的工作,我建议你重新考虑。你知道,不过我还是要说:这根本不可能。
    P46-4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