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南北史演义
字数: 79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 蔡东藩
出版日期: 2014-01-01
商品条码: 978750344213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533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7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南北史演义》(作者蔡东藩)是《新编白话中国通俗历史演义》系列书之一。本书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该书取材谨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可以让人入门民族历史。
内容简介
新编白话中国通俗历史演义丛书。一生喜欢的书,中国人一生该读的书。这套书包括《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前汉演义》《后汉演义》《两晋演义》《南北史演义》《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演义》共12部,相对完整地囊括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它既是文学名著,又是历史名著。在这里,文学使历史生动,历史使文学坚实。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经过对异体字和生涩文言词语的处理,新编的白话版文字,更适合当今的读者阅读。本册《南北史演义》,描写了公元420年—589年间的中国历史。
目录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
第二回 起义师入京讨逆 迎御驾报绩增封
第三回 伐燕南冒险成功 捍东都督兵御寇
第四回 毁贼船用火破卢循 发军函出奇平谯纵
第五回 捣洛阳秦将败没 破长安姚氏灭亡
第六回 失秦土刘世子逃归 移晋祚宋武帝篡位
第七回 弑故主冤魂索命 丧良_将胡骑横行
第八回 废营阳迎立外藩 反江陵惊闻内变
第九回 平谢逆功归檀道济 入夏都击走赫连昌
第十回 逃将军弃师中虏计 亡国后侑酒作人奴
第十一回 破氐帅收还要郡 杀司空自坏长城
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丽 魏主焘攻克姑臧
第十三回 捕奸党殷景仁定谋 露逆萌范蔚宗伏法
第十四回 陈参军立栅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虏将
第十五回 骋辩词张畅报使 贻溲溺臧质复书
第十六回 永安宫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弑
第十七回 发寻阳出师问罪 克建康枭恶锄奸
第十八回 犯上兴兵一败涂地 诛叔纳妹只手瞒天
第十九回 发雄师惨屠骨肉 备丧具厚葬妃嫱
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鸾掖 辱诸父戏宰猪王
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东正位 讨宿孽江右鏖兵
第二十二回 扫逆藩众叛荡平 激外变四州沦陷
第二十三回 杀弟兄宋帝滥刑 好佛老魏主禅统
第二十四回 江上堕谋亲王授首 殿中醉寝狂竖饮刀
第二十五回 讨权臣石头殉节 失镇地栎林丧身
第二十六回 篡宋祚废主出宫 弑魏帝淫妪专政
第二十七回 膺帝策父子相继 礼名贤昆季同心
第二十八回 造孽缘孽儿自尽 全愚孝愚主终丧
第二十九回 萧昭业喜承祖统 魏孝文计徙都城
第三十回 上淫下蚕丑传宫掖 内应外合刃及殿庭
……
摘要
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即便是圣帝明王,留下什么样的锦囊妙计,也不能让自己的子子孙孙千秋万代地永保江山,太太平平地过去。所以政局达到繁荣后,必有动荡的情况出现,国家强盛至极点,必然转向衰败;衰败和动荡达到极点时,又会得到重新治理,再次达到强盛的局面。这种变化恰如行星运转的轨道一样,往复循环,周而复始。其中一半决定于人事,一半决定于命运。人定胜天,天也一定能胜人,这是天下不变的永恒真理。我们中国有着数千万里的疆土,好几亿人民。自从轩辕皇帝以后,一直到汉、晋两代,江山国土,国家大事,都由汉族管理。凡是居住在中原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在偏僻的远方,向来被国人所不齿。通常会送他们四个雅号:南为蛮,东为夷,西为戎,北为狄。这蛮夷戎狄四种,只许居住在中原之外,不许他们进入中原,古人称他们是汉族人应警惕的对象,就是这个意思。
汉、晋两代以来,外族逐渐来到中原,与汉族人杂居在一起。当时中原地区的皇帝,错误地用怀柔政策对待他们,致使汉族与外族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对外族的防范之心渐渐淡化。外族在中原境内,人口繁殖很快,日渐其多。这就像涓涓的小溪,如不堵塞,终会变成江河;小蛇不杀死,等它长大后,对之也无可奈何。随后,五胡十六国,相互替代,把广大的中原搅得乱糟糟,变成了一个胡虏腥膻的世界。他们之间弱肉强食,彼此相互吞并,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十六国又逐渐合并成一大国,叫北魏。北魏国力强盛,他们是五胡中的一族。当时汉族正处于衰败时期,没有圣明帝王出现,只靠南方的几个枭雄来抵抗强大的胡族,竭力保存那半壁河山,支撑着危局。我们汉族的仁人志士,总算还留下了一小半,从而避免全部疆土沦陷于胡人之手。可是那江南各代君主,只知以暴制暴,不受纲常约束,也不顾礼义,你篡君位,我抢王权,无君无父,在江南折腾了一百五十多年,皇帝换了三姓,经历了四个朝代,总共有二十三个皇帝。其中英明的少,昏庸的多。反倒不如北魏皇帝,其中还有一两个能文善武的。北魏皇帝治理国家,政法严明,扬武烈,兴文教,展现了一派振兴景象,超出凡人之上。北魏看到江南君臣昏淫荒虐,对他们不时地奚落一番,称他们为枭夷。江南本来是华夏民族后代,当然不能忍受这个称呼,于是称北魏人为索虏。先是打起嘴仗,随后大动干戈,但由于北魏强大,江南衰弱,使得长江淮河一带,战火四起,日夜不安。多亏有计谋的人善于挑弄,使北魏国内讧,分裂成东、西魏国。使一个好好的魏国,成了两个国家。东魏要抢夺西魏,西魏要占领东魏,两国战火不止,无暇顾及江南,才使江南保全下来。可惜江南皇帝仍然昏庸,始终不能使江南有所发展,偏居一隅,苟延残喘。等到东魏变成北齐,西魏改为北周后,中原国土又一分为三,北周不错大,北齐次之,江南最弱。三方对峙了好几年,北齐最后被北周兼并,北周占领中原十分之八的国土,江南只保存了十分之二,差一点都全属于北周了。北周这时出现了一位大丞相,名叫杨坚,篡了周朝皇位,随后收复了江南,其实他就是凭仗着北周的基业才收复江南。不过杨坚是汉人,相传是汉朝太尉杨震的后代。忠良的后代,深受人民的爱戴,再加上是汉人治理汉人,所以南北方人民一律心服。他头戴王冠,手拿诏书,在接受北周皇帝的禅让后,又把陈氏消灭掉,最后统一中原,南北合一。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希望政治清明,天下稳定,从此安享太平之乐。谁知道他外强中干,偏信于妇人,杨广靠着卑劣的手段当上了太子,把父亲和兄长全部杀掉,与母后通奸,恶事做尽,所有的天理地俗和人我皆知的古训,全被他一股脑抛在脑后。他就是穿着衣冠的禽兽,披着衣服的牛马。结果天怒人怨,祸起萧墙,头颅被人斩去,白白落了个身亡家败、江山沦亡的下场。妻子小妾受人污辱,后代遭人陷害,把天下闹得一塌糊涂,比起宋、齐、梁、陈的末世,局势还要混乱几倍。咳!这怎么能算是统一的天下呢?我记得唐朝人李延寿撰写了南北朝历史各一编,宋、齐、梁、陈属于南朝史,魏、齐、周、隋属于北朝史。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含义,不仅是因为杨氏的基业.是由北周蝉蜕而来,可以归入北朝历史,就是杨家父子的行为,也不像个治理天下的能人,只是靠着一时侥幸,使南北统一,终究是天下易得也易失,仅传一世,便致亡国。这也只能算捡个便宜,不应把他当作正统对待。
且说东晋哀帝兴宁元年,在江南丹徒县,生了一位乱世的枭雄,姓刘名裕字德舆,小名叫作寄奴。他的远祖乃是汉高帝的弟弟楚元王刘交。刘交受封楚地,建国彭城,他的子孙就在彭城居住。及晋室东迁,刘氏才迁徙到丹徒县京口里居住。东安太守刘靖,是刘裕的祖父,郡功曹刘翘,是刘裕的父亲。从楚元王刘交开始算起,传至刘裕,共历二十一世。刘裕出生时恰好在夜里,落生后满室生光,宛如白天一样。孩子生下来后,母亲赵氏得急病暴亡,他的父亲刘翘认为生刘裕是一件不吉祥的事,打算把他扔掉。幸亏他有一个姨母,把他收养下来,亲自给他喂奶,使他活了下来。刘翘又娶了萧氏的女儿为继室,对刘裕非常好,精心抚养他,使刘裕身体发育完好,没等成人,就长到七尺还多。这时刘翘大病不起,随后去世,剩下他们一对孤儿寡母凄凉地度日,家道又衰落下来,经常受冻挨饿。刘裕向来不喜欢读书,只认得几个普通常用文字就算完事了。他平常喜欢武拳弄棒,还喜欢骑马射箭,在乡下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谋生之事日益紧迫,不得已靠编织鞋子来换粮食,砍柴卖钱,非常辛苦,而且饭食经常断顿,饥一顿饱一顿。但他奉养继母尽心尽力,宁可自己少吃,也不让继母挨饿。一天,他在游览京口竹林寺时,感觉有点疲倦,就到讲堂前迷糊片刻。和尚不认识他,看他穿得破破烂烂,有撵他走的意思,却忽然看见刘裕身上现出龙的图案,五彩缤纷。众和尚非常惊异,禁不住喧哗起来。刘裕被他们惊醒,问发生了什么事。众和尚只是瞧着他身上的龙纹,交口称奇。等他再三盘问,他们才叙述刚才所见到的。刘裕微笑着说:“现在龙光还在吗?”和尚答道:“没有了。”刘裕又说:“各位上人不要乱说,你们可能是被日光迷住了,才导致你们出现幻觉。”众和尚不等他说完,一齐嚷道:“我们明明看见五彩缤纷的龙把尊体罩住,怎么能说我们是被日光迷住了眼睛呢?”刘裕也不和他们争辩,起身就走。等到了家门,细细琢磨众和尚所说的奇异之事:这不可能是他们胡编乱造,难道真有龙为我护身?这难道是我未来飞黄腾达的预兆吗?他左思右想,心里忐忑不定。晚上躺在床上,还是心事重重,辗转反侧,很久才迷迷糊糊地睡去,只觉得自己身边真有两条龙,左右盘着。他跳上龙背,驾龙腾空,霞光绚彩,紫气盈途,也不知自己到了何方何地,一任龙体游行,经过了许多山川。忽见前面笼罩着一道黑雾,特别阴浓,就像黑天一样。向下一望,看见下面露着一条河流,河中隐隐约约地现出黄色。那龙头到了此处,也好像有些惊慌恐惧,在空中一转,便落入河中。刘裕一声狂呼,立即惊醒。睁开眼睛四处一看,自己仍躺在一张破床上。只有桌子上放着一盏要燃尽的油灯,临睡前忘记吹灭,所以灯火还在亮着。他回忆梦中情景,也难以破解。只想自己乘龙上天,毕竟是个吉祥预兆,将来也许应运而兴旺。于是把灯吹灭,倒头再睡,没想到这次却睡不着了。不一会儿,雄鸡打鸣报晓,窗前渐渐地亮了。
刘裕起床烧饭,侍奉过继母吃完早饭,也胡乱地吃了几口,觉得饱了,便向继母说,自己要到父亲墓地看看,继母自然答应。刘裕出门往前走着,路上遇见一个看风水的先生,名叫孔恭,说看刘裕眼熟。刘裕乘机与他交谈,才知道孔恭正在游山,准备为富人家寻觅一块墓地,当下随着他一起同行。路过候山,正是刘裕父亲刘翘的坟地。刘裕由于家贫,父亲的坟也只是一堆黄土,除了刘裕以外,没有人认识。刘裕与孔恭开玩笑说:“这个墓地怎样?”孔恭走到墓前往四周一看,便说:“这墓是埋葬谁的?这是一块帝王宝地。”刘裕谎说不知,只问什么时候发贵。孔恭答道:“不出数年,必有征兆,再往后就不敢说了。”刘裕笑着说:“难道是做皇帝不成?”孔恭也笑着说:“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彼此评论说笑一会儿。孔恭是无心说出这些话,而刘裕可是有意的。到半路上两人握手道别,刘裕高高兴兴地回家,从此开始有意努力,不过时机未到,家贫依然,整天忙里忙外,不是卖鞋就是砍柴.有时见着飞禽走兽,也就射下几个,拿回家来充饥。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