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礼记 孝经
字数: 15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刘志辉 导读
出版日期: 2014-02-01
商品条码: 978750864400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信国学大典(53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礼记》是一部以儒家礼论为主的论文汇编。今本《礼记》共四十九篇,其中《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因篇幅较长而分上下篇,实际为四十六篇,阐释礼经意涵,可指引后人阅读礼经的思考方向。
孝道,是“中国固有文化的精华”,以“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为基本内涵;而《孝经》一书,涉及孝道,说到了一些行孝的具体事项,其核心是以“孝”劝“忠”。一些内容在今天,仍是新社会的伦理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录
礼记
曲礼
檀弓
王制
礼运
学记
乐记
祭法
祭义
经解
仲尼燕居
冠义
昏义
孝经
《孝经》导读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名句索引
摘要
译文
曾子说:“诸如爱亲、敬亲、安亲、扬名于后世等等,已昕过了老师的教诲,现在我想请教的是,做儿子的能够听从父亲的命令,这可不可以称为孝呢?”
孔子说:“这算是什么话呢!这算是什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七人,天子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失去天下;诸侯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五人,诸侯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亡国;大夫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家臣三人,大夫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丢掉封邑;士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那么他就能保持美好的名声;父亲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儿子,那么他就不会陷入错误之中,干出不义的事情。所以,如果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做儿子的不能够不去劝谏;如果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做臣僚的不能够不去劝谏;面对不义的行为,一定要劝谏。做儿子的能够听从父亲的命令,又哪里能算得上是孝呢!”
本章主旨是“争”。“争”,就是“诤”的意思。在古时候的中国,“谏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西汉刘向在《说苑?臣术》说:“有能谏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由此可见,臣下劝谏君主随时会丢官,甚或会丧命。今天,我们不用面对专权的君主,不用怕丢官丧命,但当面对上司抑或父母做一些“不义之事”时,又能否做一位敢于“争”的人?一直以来,中国社会都是讲关系和讲人情的,不要说是父母和上司,就是对朋友提出规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忠言逆耳”,一旦“忠言”出口,弄得不好便会破坏大家的“关系”。若大家处于“平行”的位置还好,但如果双方处于“从属关系”就更令人为难了。然而,孔子强调“故当不义则争之”,一方面,要我们明白“义”比“情”重要;另一方面,要说明坚守“道德责任”,是我们行孝时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有时候,中国人总爱子女对自己唯唯诺诺,但我们也要明白子女的“不从父令”,未必一定是坏事。特别是被子女进“忠言”的时候,父母也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出了问题。当然,子女规劝父母的态度也必须恰如其分。
1“明王事父孝”句:明王能够孝顺地侍奉父亲,也就能够虔敬地侍奉天帝,祭祀天帝,天帝能够感受,能够明了孝子的敬爱之心。
2“事母孝”二句:明王能够孝顺地侍奉母亲,也就能够虔敬地侍奉地神,祭祀地神,地神能够感受,能够清楚孝子的敬爱之心。
3上下治:指社会上尊卑上下的关系都处理得很好。
4着:一说昭著之意,指神灵显著彰明。一说,就位、附着之意。指鬼魂归附宗庙,不为凶厉,从而佑护后人。
5光:通“横”,充满,塞满的意思。
6“自西自东”两句: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思,语气词,无义。不服,不服从。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天子,侍奉父亲非常孝顺,所以也能虔敬地奉祀天帝,而天帝也能明了他的孝敬之心;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所以也能虔敬地奉祀地神,而地神也能洞察他的孝敬之心;他能够使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和顺融洽,所以上上下下太平无事。天地之神明察天子的孝行,就会显现神灵,降下福佑。虽然天子地位尊贵,但是必定还有尊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父辈;必定还有长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兄辈。在宗庙举行祭祀,充分地表达对先祖的崇高敬意,这是表示永不忘记先人的恩情。重视修养道德,行为谨慎小心,这是害怕自己出现过错,玷辱先祖的荣誉。在宗庙祭祀时充分地表达出对先人的至诚敬意,先祖的灵魂就会来到庙堂,享用祭奠,显灵赐福。真正能够把孝敬父母、顺从兄长之道做得尽善尽美,就会感动天地之神;这伟大的孝道,将充塞于天下,磅礴于四海,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它不能达到,没有任何一个问题它不能解决。《诗经》里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没有人不肯归顺、服从!’”
本章从“天人感应”和“政治效益”的关系出发,劝说君主要谨慎修德,恪守孝悌之道,遵行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如前章而言,“孝治天下”不仅要求在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敬顺”,同时上位者也要心存“爱”与“敬”来治国理民。然而,在君主专制的时代,一国之君身居权力之很好,我们很难要求君主必须履行以“孝治天下”。所以汉代的儒家就利用“天人感应”之说,企图无上的君主权力。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宪法、议会和选学制度制约施政者。“天人感应”之说看似无稽,甚至已经成为“笑话”。其实,“天人感应”之说乃是缘自先秦时代“同类相应”的思想。《周易:中孚》说:“鸣鹤在荫,其子和之。”意思是鹤在林荫深处呜叫,它的儿子听到叫声便会和应。古人相信“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干》)所以,“天人感应”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天”(包括上天、下地、宇宙万物)和“人”是“同类”。在中国医学的理论里,特别注意季节变化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那就是“同类相应”思想的体现。如今,我们当然不会把大雨、冰雹、风暴、地震,与人的行为挂钩,但我们要明白,在“天人感应”的背后,既包含“同类相应”思想,而在“同类相应”里,则蕴含天与人“血脉相连”的“隋”。所以“天人感应”的意义,不再是灾难和异常事件对人类的警惕,而是让我们重新体味“天”和“人”的“血脉之情”。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孝行”时常会得到褒扬,而“孝感动天”更是优选的荣誉。若撇开迷信的一面,
“孝感动天”实际上是赋予“孝行”神圣的意义。“孝行”之所以神圣,是因为个人在实践孝道至极的同时,赤是把人性光辉的一面作晕大的发挥,那样儒家的理摁人格便得以成就。P306-310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