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出启蒙的神话

走出启蒙的神话

  • 字数: 101.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方晶刚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909653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41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什么人类不是进入到合乎人性的状况,而是堕入到极权主义盛行的新的野蛮状态?20世纪60年代风靡世界的法兰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试图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其理论指向旨在帮助当代人走出“无家可归”的困境,重新找回被技术文明遮蔽掉的人类精神家园。
霍海默是这个学派的。他的批判理论的路向是马思主义,但在其理论形成过程中发生了重大的转向,即从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的对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批判转向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批判;这一转向表明,他对马思关于贫困化、无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理论产生了怀疑,企图以“批判理论”来唤起人的自我批判意识,把人从奴役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传统理论置身于现存社会自身赖以再生产的专门化劳动过程中,旨在维护并促进社会本身的再生产,它从现存的事实出发,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的顺从主义的结论,是一种肯定性的理论;批判理论则是将自身置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和现存的社会制度之外,旨在揭露、批判现存社会中那些被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和这个再生产过程本身所蕴含的矛盾与危机,从而推翻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它是一种否定性的理论。
启蒙企图摆脱神话,却又陷入了新的神话。“知识就是力量”被启蒙精神演绎成了“技术就是权力”。人和自然的分离以及人和自然的对立,使人对自然的统治变成了人对人的统治。
工具理性盛行,启蒙精神使人的理性在工具理性面前黯然失色。工具理性导致了庞大的、日益扩张的社会经济政治系统与分散的、日益萎缩的个人生活世界的分裂;科技和物质文明日益显露成就的现实世界与人类生存日益面临困境的价值世界的分裂。技术文明在不断地扩大满足物质生活的外延的同时,却使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内涵日趋缩小。
走出启蒙的神话,找回自我,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霍海默及其法兰福学派所追求的“真谛”。
作者简介
方晶刚,浙江萧山人。1956年生于上海。1979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从事马思主义哲学、社会哲学和高等教育等领域的研究。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霍克海默和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节 霍克海默:其人及其著作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和霍克海默对学派的贡献
第二章 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语境
第一节 霍克海默的理论路向
第二节 引发批判理论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 批判理论是反极权主义的产物
第三章 实证主义批判之考察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勘定与传统理论的界线
第四章 启蒙精神批判之考察
第一节 关于《启蒙的辩证法》
第二节 启蒙的要义
第三节 技术就是权力
第四节 数——启蒙的准则
第五节 奥德修斯的隐喻
第五章 工具理性批判之考察
第一节 目的和工具
第二节 主观理性和客观理性
第六章 文化工业批判之考察
第一节 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
第二节 文化工业——生产顺从主义的社会机器
结语
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和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