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

中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

  • 字数: 531.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杨菊华
  • 出版日期: 201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389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5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巨量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是融入流入地的经济社会生活;作为多方面实现融入的基础和前提,经济融入举足轻重。杨菊华编著的《中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通过建构社会融入理论框架,采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模型分析技术,从单个指标和综合指数两个视角。从优势地位经济地位和相对融入水平两个角度,通过双重比较,深入分析了经济融入的基本特点和影响要素。结果显示:基于户籍地点造成的“内外之分”和基于户籍类型形成的“城乡差别”对经济融入影响显著,且后者的影响大于前者。《中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社会各界对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的认识,为决策部门制定或调整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公共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进而为流动人口创建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打造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平等相处的和谐局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经济融入的宏观背景
一 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不平衡发展
二 户籍制度的本源性制约
三 衍生性制度的直接排斥
四 薄弱且不健全的城镇化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欧移民社会融合理论与指标体系
一 美国移民社会融合理论
二 欧盟移民社会整合理论
三 美国移民社会融合测量指标及体系
四 欧盟移民社会融合测量指标及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流动人口经济融入文献述评
一 经济融入的现状
二 经济融入的特点
三 经济融入的影响因素
四 现存研究的局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融入的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 关键概念的辨识与厘定
二 经济融入的影响因素理论回顾
三 经济融入的分析框架
四 主要理论假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与方法
一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二 变量的定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单变量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融入综合指数
一 经济地位的基本特点与模式
二 全部样本经济地位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三 流动人口经济融人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劳动合同
一 劳动合同的基本特点与模式
二 全部样本劳动合同多层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三 流动人口劳动合同多层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四 全部样本劳动合同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五 流动人口劳动合同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劳动时间
一 劳动时间的基本特点与模式
二 全部样本每周工作时间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三 流动人口每周工作时间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职业声望
一 职业类型和职业声望的基本特点与模式
二 全部样本职业声望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三 流动人口职业声望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收入水平
一 收入水平的基本特点与模式
二 全部样本收入水平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三 流动人口收入水平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
一 社会保障的基本特点与模式
二 全部样本社会保险拥有总量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
三 流动人口社会保险拥有总量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居住状况
一 住房条件的基本特点与模式
二 全部样本住房条件综合指数得分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三 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指数得分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总结、讨论与政策建议
一 经济融入的基本特点
二 经济融入的影响因素
三 政策思考与建议
四 后续研究展望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