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赎罪

赎罪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作者: 不二小姐
  • 出版日期: 2013-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18394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7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九弯街发生惨案的第七年,蒋秋回到这儿,成为一名护士。与其同时,优秀的神经科主任赵丁一正在为脑瘤手术作准备,他难以遏制地回忆着从前,在眼部失明之后,他机缘巧合地完成了对该职业的转变和父亲的遗嘱。当蒋秋在另一台手术中与之相遇时,不禁为其表演般的精致和优美所感叹,她记起了自己曾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但究竟是因为什么,他们的人生轨迹在这一刻充满预谋意味地重合,并都竭力掩饰住对彼此的情感?一场充满预谋的相遇,一段夹杂着无数秘密的感情,人性、亲情、爱情、医德,开始或结束,是否有人能赎自己的罪?
随《赎罪》收录不二小姐的《在死海》《例外》等经典人气短篇作品,以及《新鲜》《华盛顿砍到樱桃树》等全新创作的惊艳短篇作品。
《赎罪》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不二小姐,“90后”文字精灵,小说界的“彭浩翔”。擅长用冷静的笔锋剖解本色感情,用惊艳的视角打造朴实人性,拥有代表性短篇作品:《傻瓜都会灭绝》、《喜剧》、《我不做仙女很久了》等。
目录

赎罪
华盛顿砍倒樱桃树
新鲜
寻欢者
在死海
除非灵魂于夜晚降临
礼物
摘要
    九弯街惨案发生后第七年,蒋秋回到这里。
     如今这儿昭然若揭呈现出的,已经是那种最为普通的老城区景况。绿化面积不大而居民众多,一栋栋矮旧的楼房紧挨着彼此。灰头土脸的墙面就像刚刚摸爬滚打回到家中的小学生,楼道狭窄,灯光昏暗,透过小小的玻璃窗,能看见窗外一排楝树在风中瑟瑟发抖。马路上总是很脏,几步就可见被随意抛掷的生活垃圾,譬如,一团肮脏的毛线,裂了口的皮鞋,甚至是前夜某个醉汉扶着栏杆呕吐出的残渣,在清洁工人还没来得及把它们清扫殆尽之前,已经被急急忙忙赶着去上班的人们用鞋底、自行车轮子和突突的摩托车尾气冲撞得四分五裂。
     从前她的家,10栋321,租住给了进城务工的一对夫妻。她站在街角,恰巧看见那妻子和女儿正拖着一箱废纸皮,吃力而缓慢地移步到收购站去,想必从前的家中,如今一定充斥着无数零零散散的杂物,女人的发膏发胶瓶瓶罐罐,男人的汗衫,还有那三个小孩要用到的练习簿,而在那杂乱不堪,甚至毫无用途的漫山遍野堆放之中,比往昔更加清楚地呈现出一种生活的气息。
     生活呵,如今于她已变成了一种苍白,汗毛直竖的束缚。
     蒋秋看了看表,去罗利医院面试的时间还没到,她于是叉漫无意识地,直直地朝前走去。在街心公园――从前这儿对她而言是一方巨大广阔的游戏天地――的花坛里,栽种着一棵孱弱细幼的侧柏,记忆之中那是要费尽全力才能够摸到它的枝桠的。蒋秋走过去,轻而易举地伸手拉弯了树项一簇柔软的枝桠,这一刻她不禁迷惑了。不远处小学的放学铃声,一阵紧接着一阵欢快而响亮地奏起,打断了这种思绪。孩子们像潮水般涌出校门,有一两个胆大而早熟的男孩,停下脚步暗暗地窥视着她,另外一些年幼无知的,正急不可耐地奔向校门口肥腻廉价的香肠摊,或背对着树丛交换游戏盘,女孩们咯吱咯吱直笑,看着她们眼中心爱的英雄,举着一根拗断的树枝相互勇猛厮杀,她于是知道这些树为什么经年累月却没有长大,她的心里有一阵淡淡的惆怅,仿佛幼年时的自己也曾那样,歪歪扭扭地倒下。 “可我毕竟离开了这取。”她又想。
     如果不是上个星期她在巴黎的演出休息时,在存放影剧杂物的货柜里寻找一双蓓蕾色的平跟鞋――根据编剧的设计,出自19世纪的公馆小姐们最感兴趣的款式,就不会在无意间看见那则报道,看见七年前拿来镇压鞋柜底层厚重浮尘的旧报纸,像一个业已衰毙但还拼死一搏的幽灵,至一阵呛人而四处胡乱扑腾的絮雾里,悄悄,悄悄浮起,向她面露狰狞地笑――只那一下,她魂飞魄散。
     事实上,直到如今她也没有回过神,怀疑自己是做了一场梦。而梦没有形式,没有划分重点段落,没有开头――假如她把离开这里,去巴黎居住的七年看做一场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梦,那么现在她重回故乡,梦已然结束。但她追有一种恶性的永无止境的循环意识,如今发生的一切不过仍然是梦的延续,她在巴黎的七年,亦可看做是用力分娩出梦外的一次小小出轨,她仍然居住在梦境之中,她接下来所要尽的义务和为完善自身的种种行为,仍然是为了那场梦服务,她不是受害者,而是终结者。
     面试结束后,她沿着环绕城区散开的河边走,处于城南的这一带,建筑物已经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都是些零散的,像圈养在自家的小店铺,卖杂货、五金,收购废品和代人加工棉花,更多还是小吃铺,在齐心协力的毗邻而建中构成了一条斜长的主街,虽从未有过名字,倒也五脏俱全。此刻天色已微微昏暗,薄雾中有一抹夕照温柔地洒落余晖,街道里的热闹于是一点点地沸腾起来。
     蒋秋身处其中,倒也任由儿时的记忆牵引,仿若盲人摸象,一步步要与童年的自己相逢,合力撰著出另一部《聊斋志异》。她先是看见“陈芬花坊”,忆起小时候曾在母亲节买过一大束康乃馨,然而待到凑近一看,柠檬色的招牌却有?层细细的灰,已经倒闭了。又看见“鼎记炖罐”,灰蒙蒙的玻璃门倒还和从前一样,仍然拘谨地摆放两三张破旧不堪的桌椅和那巨大的,像缸似的砂瓷瓮,她没发觉那原本总是沸腾的煤气炉里冷冷清清,自然也就没瞧见店门口歪歪扭扭“本店转让”四字。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