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

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

  • 字数: 17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洪芳
  • 出版日期: 2013-08-01
  • 商品条码: 97875334620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研究丛书”之一,以《大公报》这份独特的报纸为研究资料,梳理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若干重要制度和举措演进的历程,描述了近代高校学生和高校教师的群体形象,还原了近代高校某些管理事务的复杂关系,并以相关的传媒理论为框架,探讨了《大公报》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影响,阐释了《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双向互动过程中公共空间的建构机制以及对“现代性”的诉求方式。
作者简介
洪芳,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目录
引言
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的演进及方法的更新
二、选择《大公报》作为切人点的原因及其已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思路
四、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
一、《大公报》中有关高等教育制度的展示和讨论
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演进历程
三、《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形成之关系
第二章 《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等学校学生
一、《大公报》中的学生形象
二、学生群体的现代特征及其发展历程
三、《大公报》与学生形象塑造之关系
第三章 《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校教师
一、《大公报》中教师的角色形象
二、中国近代高校教师角色特征
三、《大公报》与教师形象塑造
第四章 《大公报》与高等学校事务
一、《大公报》中所涉学校事务
二、中国近代高校学校事务管理的特征
三、《大公报》在高等学校事务讨论中的角色
结语 双向互动中的公共空间建构
一、《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现代性诉求
二、双向互动与公共空间的建构
三、未完成的现代性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