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倾听孩子们的内心呼唤

倾听孩子们的内心呼唤

  • 字数: 36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黄碧芬
  • 出版日期: 2013-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478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倾听孩子们的内心呼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人趋于自我实现的内部努力具有非凡的能动性。厦门外国语学校资深心理辅导教师黄碧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展示出一大批自我实现型中学师生追求自己生命成长的心路历程。给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鲜活的基于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教育范例。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生活态度、学习策略、教学理念和工作方法都不失为研究现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宝责资源。翻开《倾听孩子们的内心呼唤》一起来阅读吧!
目录
学生访谈篇
陈方旭访谈录:向着心善的方向乐观前行3
范睿托访谈录:把数学当作一项运动来享受9
李胜威访谈录:"模联"拓展了我的学习视野22
陈晓姝访谈录:要么不做,要么就争取做到优选28
许欣儿访谈录:创新的学法来自宽广的感知兴趣39
巫任之访谈录:中学生要积极探索前途大事49
林徐乐访谈录:学习的契机来自真诚的投人60
汪中悦访谈录:在硬任务面前唯有真诚投人调适方法才行68
张旭岚访谈录: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重要77
谢若嫣访谈录:善于感受美好情愫的快乐学习者87
陈晨访谈录:在平衡的选择中追求很优化的学习效果105
徐旻菲访谈录:孜孜不倦是她的本色,发掘乐趣是她的法宝119
胡泓访谈录:统筹兼顾赢得学习发展的自主权142
林妍访谈录:着力于现在的努力并不断让自己感受进步156
杨迪访谈录:自我成长与助人意愿的整合让他内心特别充实168
陆思嘉访谈录:成长来自强烈的内心渴望181
曾立孚访谈录:真心付出的稳健学习法让她自然走进北大189
高晟楠访谈录:"参赛学习法"让她收获多方面的成长204
老师访谈篇
他喜欢静静地微笑着看学生一眼
——访厦外2011届高三(11)班主任吴铭辉老师211
……
摘要
    喜欢与同学分享生活趣闻
     黄碧芬:我们想对部分保送生做个“成长的心路历程”访谈,很高兴见到你!
     陈方旭:这是我的荣幸,谢谢老师。
     黄碧芬:那么,从你很有感觉的话题开始,如何?
     陈方旭:很有感觉的话题?那就从家庭生活、学校的学习和朋友这三方面来谈吧。
     黄碧芬:真好!有生活、有学习、有交往。让我们一个一个展开吧。你六年都在外国语学校,觉得在初中、高中的学习生活有差别吗?
     陈方旭:有啊!初中时自我优越感比较高,觉得从小学考入外国语都是很厉害的人。当时年龄比较小,自己还比较幼稚吧,还没什么追求,也就没什么想法,没要求自己非要做好什么事情不可,感觉就是在玩中学。上了高中就不一样了,自己会去定目标,有理想就会去奋斗,去找相关的具体事情做。会觉得比较有意义。
     黄碧芬:你在初中时能平安地享受“玩中学”的感觉,实在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我猜你当时的成绩和表现在人群中也都是比较好的,对不对?
     陈方旭:初中成绩不差,咱们学校又有直升,所以比较放心,觉得关键时努力一下就行了。家里对玩电脑游戏之类的事控制得比较严,其实也到了很晚我家才买电脑。我就喜欢和朋友交谈、聊天,乐在其中啦!觉得大家的生活都很有趣。很想多知道一些,也很愿意向同学分享自己感觉有趣的生活内容和一些事情。
     黄碧芬:由此,你就在与同学交往中享受到很多乐趣,感觉自在又有内容。我很好奇你这类交往对象都是什么样的同学,你们会更热衷于聊什么呢?
     陈方旭:是有一伙人,都是同班同学,都喜欢这种方式,所以暑假的时间还会约着一周聚一次。无所不谈啊,比如生活趣闻啊,网络段子啊,热点时事啊,甚至八卦之类的,就是谈谈自己的看法,会有共鸣。
     黄碧芬:是不是也曾遇到看法不同而争吵的时候?
     陈方旭:争论会有,但是不多啦。有的话也不会去争吵,就是说我即使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也不会想着一定要说服你,这是一种自在的表达交谈状态。
     黄碧芬:很好,有相互尊重,又能相互借鉴和分享。会聊一些深层次点的话题吗?
     陈方旭:一点点。比如,有次谈到富士康的连环跳,大家也多是谈谈原因是什么这种比较浅层的东西。当然感觉他们这样跳楼很可惜,会心痛生命的流逝。
     黄碧芬:每个生命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也很心痛生命的轻率流逝。这背后有很多机理需要剖析和面对。回到我们的话题,你们同学在一起会谈与学习有关的话题吗?
     陈方旭:很少,因为这些同学本身学业都是比较很好的。偶尔会谈下自己的学习啊,老师啊什么的,毕竟在学校里不便去谈论老师的为人、授课怎样的这类话题,但在校外的自由环境里就可以交流,也会愿意去谈自己对一些学习问题的具体理解和感受。
     黄碧芬:这样的交往上了高中后能继续吗?
     陈方旭:高中的学习生活比较紧张。平时一次次的考试后相互对比的程度上升,同学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比较明显,当然我感觉还是健康竞争比较多。有竞争就有一定的危机感,再加上周围同学的影响就自然而然会想要更努力一些。
     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黄碧芬:你觉得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压力大吗?
     陈方旭:还好。要有适度的压力,但是不能过头,总的来说外国语学校的压力不像其他学校那么大。
     黄碧芬:怎么说?
     陈方旭:我们各种各样的活动比较多,我们的作业量相对小一些。
     黄碧芬:课堂上的互动效果好吗?比较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陈方旭:这个要看课堂内容,老师的个人魅力,有没有增加一些课本外的见识,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老师语言幽默,与学生之间有互动,比如开开玩笑之类的,这样上课就很轻松,感觉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我很幸运的是到目前还没有接触到太过沉闷的课,同学们比较不喜欢的是那种照本宣科的课,那会让人感觉无聊。
     黄碧芬:课上就能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吗?
     陈方旭:重要的问题课上基本都能够理解。还有就是作业材料,四人小组之间在课余时间的探讨可以加深理解。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之间很了解,比较能迅速方便地讨论问题。
     黄碧芬:这就是良好的学风,大家不回避问题而愿意相互讨论学习。那么,会恐惧考试吗?需要用考试来证明自己吗?
     陈方旭:恐惧不会,紧张是有啦。有时候是需要考试来证明自己这阶段的学习,大多数人也是这样想的。但是考试也只是一种手段,不需要太在意。调整心态很重要。很少有人会在平时就用心评估自己的,所以就需要通过考试来查缺补漏。我认为及时调整心态,不要把成绩看得太重,不能仅仅用一两次考试来证明自己。其实关键还是平时的学习与掌握水平。
     黄碧芬:就是啊,重在学习过程。考试通常能反映学生日常学习的效果。考试的确是给了老师和学生一次次自我反思与调整的机会。那么,与老师的交往顺利吗?
     陈方旭:还可以啊。举马辉老师的例子吧,我们都叫他马爸。开始的时候觉得他很严格,说话很大声,感觉不好惹,那是马爸的“下马威”啦。交往之后就觉得他很可爱,可以交谈的面很广,也可以开开玩笑。刚好我是采访组的,前段时间还去采访了马爸,就觉得他阅历经验很丰富,人很乐观。我感触很深的一句话就是马爸说的:“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黄碧芬:真好!这是有内在坚定信念的反映。你们受他影响大吧?
     陈方旭:大。我的乐观就是马爸给的。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