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

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阚兆成
  • 出版日期: 2013-11-01
  • 商品条码: 9787209076159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阚兆成编著的《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上下)》 分上下两册,共分五个部分。上册主要是家庭教育基础知识,学习指导知识,以及孩子学习常见问题及对策。靠前部分是家庭教育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和基本策略,为家长奠定家庭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到有章可循。第二部分是家长怎样指导孩子学习,主要是让家长学习了解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的新理念、新要求,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的好习惯和各种能力。第三部分是孩子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主要是让家长对孩子学习上出现的粗心、厌学、不会听课、不爱阅读、作业拖拉、偏科、成绩不好等问题学会分析和矫治,从根本上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下册是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主要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32个较为突出问题的梳理归纳,第四部分是安全与健康常见问题及对策,第五部分是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常见问题及对策。每个问题都有现状、原因分析、弊端危害、正确的操作办法、案例、专家观点等部分组成,内容丰富、完整,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对相关问题的正确处理。《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上下)》着力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功夫,使不同层次的家长读后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经验,而且教育意识随之而改善,是家长们日常教育孩子的实用手册。本书不仅告诉家长怎样能改善孩子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告诉家长怎样教孩子做人、做事,培养一个健康、自律、自强、自立的孩子。
目录
上册:
第一部分  家庭教育基本知识
优选的理念是教育孩子的前提/002
科学的知识是教育孩子的基础/015
恰当的目标是教育孩子的方向/048
恰当的方法是教育孩子的关键/053
合理的分工是教育孩子的保障/065
做一名称职家长需要好好学习/076

第二部分  家长怎样指导孩子学习
学习了解教学新趋势新要求是前提/084
学习上帮孩子开好头起好步是基础/112
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是目标/116
培养起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121
培养出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根本/127
把学过知识转化为考试成绩是目的/132
做一名称职家长就要陪伴孩子成长/139

第三部分  学习常见问题及对策
孩子粗心怎么办?/158
孩子厌学怎么办?/168
孩子成了“学困生”怎么办?/180
孩子不会听课怎么办?/189
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197
孩子作业拖拉怎么办?/211
孩子偏科怎么办?/223
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231

参考资料/243
后记/244

下册:
第四部分  安全与健康常见问题及对策
孩子安全教育怎么办?/002
孩子爱吃垃圾食品怎么办?/014
孩子睡眠不足怎么办?/024
孩子不爱运动怎么办?/031
孩子健康教育怎么办?/037
孩子环保意识差怎么办?/044

第五部分  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常见问题及对策
孩子缺乏信念怎么办?/056
孩子缺乏自信怎么办?/067
孩子性格不好怎么办?/079
孩子习惯不好怎么办?/092
孩子缺乏责任心怎么办?/105
孩子不会感恩怎么办?/113
孩子偶像崇拜怎么办?/119
孩子早恋怎么办?/126
孩子逆反怎么办?/139
孩子有网瘾怎么办?/149
孩子说谎怎么办?/160
孩子性教育怎么办?/167
孩子虚荣怎么办?/181
孩子依赖性强怎么办?/187
孩子爱攀比怎么办?/194
孩子自私怎么办?/201
孩子抑郁怎么办?/210
孩子嫉妒心强怎么办?/217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229
孩子浮躁怎么办?/239
孩子自闭怎么办?/248
孩子犯了错误怎么办?/259
孩子孤独怎么办?/269
孩子沟通困难怎么办?/278
孩子任性怎么办?/291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304

参考资料/314
后记/315
摘要
    3.隔代带孩子的弊端
    孩子祖辈们的教育责任是孩子父母教育责任的延伸和补充。尽管有不少家庭祖辈承担着对孙辈的主要养育任务,然而据笔者调查,孩子父母的总体影响力在83.3%~88.%。家庭教育专家们的共同建议是:孩子,尽可能多由父母自己带。不宜过分地依赖孩子的祖辈们。总体来看,隔代带孩子的弊端不少。
    (1)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孩子的减少,祖辈们对孩子更是疼爱有加,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关怀备至,有些老人对孙辈们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不管合理不合理,一律给予满足,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什么事都依着孩子、迁就孩子。还有些老人容易对孩子的缺点。护短”,对孙辈包办一切,错误体谅,缺点包容。老人还尽量尽力地给予孙辈较高的物质生活待遇,对孙辈的物质欲望的放纵,会使孙辈们产生难以满足的“虚荣心”,而对于他们的精神世界。如引导孙辈求知、阅读、关心他人、热爱自然等却很少关注,这样,必然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2)不利于孩子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超越的性格。与年轻父母相比,老人一般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观念上仍沿袭陈旧的老一套,因此,“隔代教育”下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死板。接受新知识慢,反应也不灵敏。年轻父母,因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接受的知识信息多。他们教育的孩子比“隔代教育”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容纳性强的思维方式,更容易成才。
    (3)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隔代抚养极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变异,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和疾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隔代抚养一般会导致以下几种心理问题和疾病。首先易产生交际恐惧症。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空间和氛围中,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不利于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和活泼、宽容的性格。这样长大的孩子,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其次易导致儿童怪异心理。老年人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为模式化,往往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的偏离。
    (4)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亲情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如果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的亲情就发生转移,把情感转移到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身上。由于长期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就把自己的感情全部转移到了祖辈身上,与祖辈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与父母却出现了一定的隔阂。这种家庭生活状态是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与成才的。
    4.如何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
    许多年轻的父母为了在激烈的经济社会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必须忍痛放弃一部分教育孩子的机会,把孩子留给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教育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社会现实。我们要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来满足孩子健康发展的需要。
    (1)提高祖辈家长的育儿素质。祖辈们要想在隔代教育中发挥作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好多祖辈家长懂得的文化知识不是很多,教育观、儿童观、世界观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他们应该主动加强学习,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和世界观。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设了家长学校,祖辈们可以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到如何教育好孙辈的知识和理论。我觉得应该将这一形式推广开来,让更多的祖辈家长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观念;祖辈还可以和孩子共同学习,让孩子给祖辈讲故事,或讲讲他们所学的东西,这样既能增加祖辈的知识,也能帮助孩子巩固知识,锻炼其语言等方面的能力。
    (2)增强年轻父母的教育主角意识。通过父母学校,帮助增强年轻父母的教育主角意识。明确自己的角色――主角。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的爸爸妈妈而言,一定耍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身的职责,与工作相比,教育孩子是一项更重要、更难完成的事业,是每一对父母必须面对的头等大事,是每一对父母必须承担的重任。比如:每天晚饭后和孩子做游戏、讲故事,周六、周日多跟孩子在一起。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发现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及时纠正,没有就鼓励他继续发扬优点或引导他养成新的优点。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孩子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育儿的读物,与老人交流学习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对老人溺爱孩子等的错误做法,既要表明自己坚决的态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尽量减少正面冲突。
    (3)积极打造混合型家庭教育模式。促进混合型家庭早期教育类型的形成,即祖辈和父母共同教育孩子,工作日白天由祖辈带养教育,晚上和双休日由父母带养教育,既能解决年轻父母工作与养孩子的矛盾,又能发挥父母、祖辈在育儿方面的优势,以扬长避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两代人分工合作,在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祖辈应当和年轻两代人分工合作,在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祖辈要认识到自己处于教育的辅助地位,放眼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创造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全家的力量才能形成合力。做到爱严有度,在孩子犯错误时,大家能采取一致的态度,使孩子改正错误。作为有智慧的祖辈应意识到这一点,配合孩子的父母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或处于顾问、指导的地位,在关键时刻,再出面对其进行教育。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父母的育儿能力,又可维护孩子祖辈及孩子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尊严和很好不错。如果两代家长配合得当、各取所长,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总之,随着隔代教育的普及,必须尽快构建一种科学的模式。让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各自定好位,发挥积极的、科学的教育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走出“隔代亲”教育误区,才能提高我们养育孩子的整体水平,才能提高下一代人的人口质量。
    P72-7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