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做不生病的聪明人

做不生病的聪明人

  • 字数: 1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日)寺本研一
  • 出版日期: 201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81798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人人都有一本“养生经”,但传统的养生法并非适合所有人,聪明人的“健康养生法”是找出自己身体的“薄弱地带”,消除健康隐患!
人到了中年,患同种疾病会比年轻时更加危险。头痛时,如何辨别“休息一下就会好”与“需要立刻住院”两种情况。
注意造成咳嗽或咳痰的原因是什么?
明明睡得很久仍然困得要命,背后潜在的危险……
癌症、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肺炎、骨折、痴呆症,70% 的人因这些疾病命丧黄泉,千万别说“不了解”。
切莫忽视身体发出的“SOS”预警。,聪明人的“健康养生法”赶快试一试吧!
内容简介
知道你身体的薄弱地带在那儿吗?明明付出同样的努力,为何有人生病,有人却不生病呢?同样的症状反复发作,你却无可奈何,这是为什么呢?如何做才能让身体健健康康不生病呢?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开出的“药方”也不一样,本书介绍的是最适合自己,也是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教你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远离各种常见疾病和疑难杂症。
作者简介
寺本研一
195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医学部,是肝脏和胰腺等消化器官方面的临床手术专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外科、肝脏移植小组成员。哈佛大学医学部肝脏移植研究客座教授。
归国后,先后任伊豆通信医院外科部长,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第一外科讲师,肝胆胰腺外科与综合外科助教。2007年将临床经验贡献于社区医疗,开办了TERAMOTO  Clinic,主要治疗以消化器官疾病为主的普通内科、外科疾病。作为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临床教授,培养了大批优秀实习生。
著有《消化器官学习手册》(合著)、《紧急时刻的救护——突发病症的病例判断和对策指导手册》(主编)等。
目录
前言人人都有一本“养生经”
——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养生法”
第一章严加防范易患疾病
——省时省力的健康管理法
你的健康养生法是否正确呢?
管理好“薄弱地带”,就能预防90%的疾病
消除健康隐患是有效的养生秘诀
疾病预防检查——重点①
第二章你的“薄弱地带”在哪里呢?
——体质、遗传、年龄……帮你找到这些问题
①性别风险
——男性患痛风的几率是女性的38倍
②遗传风险
——先天的“薄弱地带”会导致疾病入侵
③年龄风险
——年龄段不同,应对之策也要发生变化
疾病预防检查——重点②
第三章不容忽视的小毛病!
——医生一眼就能看出的疾病前兆
①头痛
②视力下降、老花眼加剧
③胃积食、胃灼热,各种胃痛
④心慌、气短
⑤咳嗽、咳痰
⑥水肿
⑦易得不易好的感冒
⑧肢体麻木
小专栏脱发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⑨手脚冰冷
⑩尿频、尿多、夜尿
?便秘、腹泻、大便频繁
?“下半身”的烦恼与潜在疾病
小专栏口臭与身体隐疾的关系
?失眠困扰
疾病预防检查——重点③
第四章日常生活中的“隐形杀手”
——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牙齿不好会导致痴呆症、动脉硬化、糖尿病
进食后2小时内睡觉危害无穷
步行速度与疾病
小专栏恩师与“过劳死”
偏食易引发的疾病
偏爱甜食的危险
小专栏血糖值与早餐的重要关系
疾病预防检查——重点④
第五章70%的人因这些疾病命丧黄泉
——如何预防患病率高、治愈难的疾病
采取措施预防重大疾病
①预防胃癌——关键在于防治幽门螺旋杆菌
②预防大肠癌——谨记两点
③预防肝癌——若患有肝炎,请务必治愈
④预防宫颈癌——接种疫苗,降低七成风险
小专栏癌①现代致死率优选的癌症——肺癌
小专栏癌②肥胖与癌症间的密切关系
小专栏癌③生长经历预知癌症危险
⑤预防心脏病——决定死亡率的“6大导火线”
⑥预防脑出血——征兆之初应如何应对
⑦预防肺炎——美国有效减少了50%以上患者
⑧预防糖尿病——血糖值出现问题,需要及时检查
小专栏糖尿病与癌症
⑨预防“骨折”——符合8项条件之一时,就需要骨骼检查
⑩预防“痴呆症”——60岁后的生活左右命运
近期新的疾病检测手段
颈动脉B超检测
CT、MRI、B超检测
幽门螺旋杆菌呼气检测
血便检测
骨密度检测、骨代谢标志物检测
肝炎病毒检测
遗传基因检测
摘要
    你的健康养生法是否正确呢?
     你是否曾经为保持健康长寿而节食、拼命运动呢?如果你这么做过,那么这些方法是否又真的管用呢?
     许多人都存在着一个误区,他们把寻找健康养生法本身当作目标,看着那些为了所谓健康而不惜耗费大量时间、金钱以及精力的人,笔者不禁在想,难道就没有更有效的健康管理法或是健康养生秘笈了吗?
     其实,疾病都是由身体的“薄弱地带”引起的。
     例如,内脏器官功能不好的人,通常会因内脏器官出现问题感到身体不适。患有气管炎、支气管炎及扁桃腺炎的人则容易感冒。换言之,如果我们重点强化这些“薄弱地带”,那么不就可以一直保持健康,不会生病了吗?
     找出自己身体的“薄弱地带”并集中精力进行解决,才是保持健康的有效捷径。
     就好比我们考试,想要英语、数学、语文、历史……所有科目都得满分是不可能的。为了尽可能多拿分数,我们需要制定复习策略:如果是数学不好,那么就重点针对数学进行复习,相反,如果英语很棒,那么即使不必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复习,依旧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理,健康养生法也应像制定考试策略那样,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优选的成效。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许多健康法,就好比考试中“妄图所有的科目都得满分”一样推崇面面俱到的养生方法,是极其不现实的。只有摒弃这种天真的想法,我们才能更快更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身体。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哪里“薄弱”呢?
     下面的3个小提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找出这些地方:
     1.先天性不足或随着年龄增加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例如内脏功能衰弱、家族性遗传病等)
     2.已经出现的诸多发病迹象(检测结果、病症、疾病的前兆)。
     (例如高血压、容易气喘等)
     3.生活方式导致的可预见性危险。
     (例如饮食和作息时间不规律、嗜酒、运动不足等)
     上述3个小提示会在第17页开始进行详细说明,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找出自己“薄弱和危险”的地方。
     有时候,医生一眼就能看出病人“薄弱地带”的所在,却仍有数不清的人讳疾忌医,不肯去看病。
     笔者的一位好友就曾因不拿“薄弱地带”的示警当回事儿而不幸丧命。
     当时他正与3个好朋友在箱根旅行,住宿当晚泡过温泉后,他还与其他人在一起打麻将消遣。然而,到了第二天早上,人们却发现他倒在了旅馆的坐垫上死了。
     后来听人说,出发当天他就在东京站乘车时出现过胸痛。虽然有些不安,但是休息了一会儿后疼痛就暂时缓解了,所以他也没太在意,继续这期盼已久的温泉旅行。
     现在回想一下,他之前的胸痛应该是过劳性心绞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心肌梗死的前兆。如果他当时立刻去医院接受治疗,大概也不会枉送了性命!对于之前的预兆,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同伴都没有太放在心上,这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他生前患有糖尿病,所以血糖值与血压应该是定期服药控制的。但是,他却忽视了糖尿病会造成动脉硬化,增加罹患心脏病与脑卒中的几率。
     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注意血糖值外,还要时刻警惕其他并发症的先兆。
     此事也是笔者写书的契机,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