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了不起的败国者

了不起的败国者

  • 字数: 2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柯胜雨
  • 出版日期: 2013-10-01
  • 商品条码: 97872241080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4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败国者三部曲”之第三部。
    这是一个有关明朝、张居正和他的朋友们最顽皮荒诞的故事。
    嘉靖三十三年,汉人赵全越境叛逃,依附蒙古俺答部势力。十八年后,赵全作为军师率俺答入侵山西。同时在蓟辽方向,与俺答合谋同时入侵的土蛮王杀到了滦河,直接威胁明朝历代先皇的皇陵。
    当朝首辅徐阶如此建议,调动山西总督王之诰北上护陵,确保皇陵安全。帝国从容的伸出手来,以为能轻松地将这股不怀好意的力量压制下去,但更大的危机在后面……
    九月十二日,山西石州城被围的水泄不通。知州王亮采要求百姓献出财物,如此蛮寇必将退去。百姓众口反对,为何守城之军不思抵抗却要求百姓捐献财物以求退敌?面对责问,知州王亮采自知无此道理。这个无能为力的大明小吏面对破城而入的俺答军队只能愤怒的喊了一声,“我认识你!”
    石州之屠,知州王亮采之下数万尸横遍野。
    之后,有名的“隆庆和议”签订了,明与俺答达成谅解……
谁都伤不了我,能杀死我的,只有我自己.
作者简介
    柯胜雨,一个颇受好评的通俗历史作家,他是福建人。之前还写过《夏商周通鉴》《大明帝国抗日史》《可爱的奸雄:曹操》。《了不起的败国者》是他的近期新作品。
目录
第二十二章 冤家聚首
第二十三章 夺情战争
第二十四章 抗疏君子
第二十五章 衣锦还乡
第二十六章 安内攘外
第二十七章 祸福相依
第二十八章 长歌当泣
摘要
    一提起大婚,万历皇帝的脸上就一片潮红。这几天清晨醒转过来,被窝里头总是一团潮湿。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万历皇帝一见到宫女,心里头总是一阵发热。两只小眼睛早已经迷迷糊糊r,恨不得疾奔过去,搂住她的曼妙细腰,仔细摩挲摩挲。
     李太后是过来人,透过万历皇帝见到宫女散发出炽烈之光的那双眼,岂能不懂得儿子躁动不安的青春之心?
     恐怕又是个风流种子!一想起在裕王府初遇隆庆皇帝时的情形。李太后就暗自叹气。
     万历五年正月十二日,两宫皇太后的选婚谕旨一下来,立即成了北京城内最热门的话题。哪家的闺秀能够进宫,甚至一跃成为后宫之主,那真是万人引颈、翘首以待的事。一些急于跻身权贵豪门之人,恨不得自己多生出几个杨玉环来。特别是那些官宦世家,要是府里女娃娃稍微有点儿姿色,就急不可耐地浓妆艳抹,巴巴劫劫地盼望着皇上选婚的日子。
     皇城西侧离熙熙攘攘的闹市不远之处,矗立着一座宏伟富丽的府第,一道两丈高的围墙,红砖绿瓦,环抱着上百个密密实实排列着的楼房。雕梁画栋,堂皇壮观,显示出了府第主人的富庶和显贵腾达。正大门的两侧摆放着两只高大威猛的石狮雕像,张牙舞爪,两只眼睛恶狠狠地怒视着,令人不寒而栗。大门口顶头悬着一块精美的镶金红底匾额,上头书写着粗犷的“武清府”三个大字。周边挂着几个“李”字大红灯笼,远远望去。好像烈焰一般。这座豪宅的主人便是当今皇上的外公、慈圣皇太后的生父――武清伯李伟。
     自从选婚谕旨颁布下来,武清府第之前的大街简直就要被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访客踏陷了。整座武清府也是笼罩在喜庆之中,到处张灯结彩。李伟微眯着双眼,挺胸仰头,坐在虎皮座椅上,却仿佛是一只躲在暗中的老鼠,贪婪地看着客人们抬来的各色各样礼物。绫罗绸缎、金器银杯、古玩书画,每每看到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财物,李伟就像是憋闷在水中快要断气的人,猛然被拉到水面来,清新的空气如醍醐般直灌人裂开的大脑之中。回想一下过去当过低贱的泥瓦匠,四处打工糊口,遭人白眼,有时为了充饥甚至还要乞讨食物,李伟就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怒火中烧.恨不得捧起眼前那堆琳琅满目的珠宝,把那些曾经对自己抛过冷眼的愚昧之人砸得血肉模糊。
     一整天尽是见到金光灿烂刺眼的财宝,李伟真的是视觉疲劳。此时此刻正闭目小憩,可是一合上双眼,无数颗光芒璀璨的珠宝还是在眼前不断地浮游着。
     “父亲,外头有个姓郑的大兴人求见!”李文贵突然间走进来,打散了那些飞来飞去的珠宝幻象,让沉溺于斯的李伟大为扫兴。
     “这姓郑的官居何职呢?”李伟睥睨着儿子,问道。
     “一介草民!” “把他轰走!一个布衣百姓来这里做什么?”李伟忍不住发脾气了。
     李文贵毕恭毕敬地低声说道:“此人轰不得,他有一项宝物请父亲大人鉴赏!”
     一听到宝物,李伟的双眼立即雪亮起来。
     李文贵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拿出一个锦缎包裹,展开一看,李伟只觉得眼前直冒金星,心口都要跳出嗓子。原来锦缎包裹里头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瓷壶,虽只有一个巴掌大,不到五寸高,却是做工精巧,犹如珍珠般的光泽简直就要摄取人的魂魄。瓷壶外侧盘旋着九只小拇指大的飞龙,形态各异,或腾空,或俯冲,或邀游,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再细看酒壶色泽,类银、类霜,这正是唐代大邑烧制的白瓷。这个九龙酒壶是唐玄宗赏赐给大诗人李太白的饮酒之器,世间仅此一件。一百五十多年前,靖难之役时,明成祖在金陵皇宫里大摆庆功宴会,就高举此壶为浴血奋战的各路将领斟酒庆祝。
     李伟自从腾达之后,尽管搜刮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但是没有一件的价值能够抵得上这个九龙壶的十分之一。李伟只看得头脑昏傻,恍恍惚惚的许久才醒悟过来,接着一阵劈头大骂:“臭小子,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请郑先生进府?”
     只片刻,李文贵就带来了一个身着蓝衫之人。此人年约四十岁,体形高大。一双手看起来遒劲有力,只不过脸色暗淡,双目忧郁,仿佛经历过一场大悲大痛。一见到李伟,就赶紧施礼:“小民郑三叩见武清伯老爷!”
     “不敢当不敢当。郑先生快快坐下说话!”李伟满脸堆笑,异常热情,转过脸大声唤道:“来呀,献上热茶!”
     热气腾腾的香茶捧上之后,李伟凑近郑三,“先生今日来此,只是为了给老夫鉴赏一下宝物吗?”
     郑三面不改色:“小的今天是特地献宝而来的,望武清伯大老爷赏个脸笑纳。”
     只要一个点头的轻微动作,那只诗仙李白喝过酒的九龙壶即刻便成为武清府的镇宅之宝。但是现在的李伟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屡遭人白眼、低贱的泥瓦匠。李伟直勾勾地盯着那只九龙壶大半晌,再瞄了郑三一眼,故作镇静,缓缓说道:“此九龙壶乃是皇室秘宝,其价倾城。先生从何得来?今日前来,又有何所求?如实坦白吧――”
     郑三拱手道:“武清伯好眼力,小的不胜敬佩!明人不说暗话,小的今日所来,有求于武清伯老爷。”
     既已言明来意,李伟倒是心中释然,紧盯着郑三,嘿嘿一笑:“先生真是爽快之人!既有事,何不实言?”
     郑三嘴唇轻微蠕动,欲说还罢,似乎有些顾虑。
     在旁的李文贵有点儿不耐烦了:“郑先生有话直说吧!” 郑三起身站立,拱手对李伟道:“小的育有一女郑春娥,年方十二岁,尚有点儿姿色。此番皇上选秀,小的斗胆恳请武清伯老爷将小女列入秀女名单。若能送进宫去,服侍皇上,小民此生此世,没齿难忘!”
     郑三所求之事,李伟早已猜出八九分。因为自从皇上选婚敕令颁布之后,光临武清府的人就如织布机上的梭子般的穿梭热络。不光光有朝中的达官贵人,还有京城内的大商富贾,甚至连街市的小贩也来凑热闹。只要家中有个娇丽的女儿,谁也不愿意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腾达机遇。
     李文贵逼问道:“那九龙壶从何而来?怎么不回答老爷刚才的问话?”
     郑三赶紧答说:“回老爷,小的认识荆州辽王府的一个家人。前年辽王被抄之时,那人从辽王府私自偷窃,潜逃出来。又怕官府追查赃物,故而以高价转售给小的。小的心想如此奇珍异宝,怎可流落到民间?所以借花献佛,拿来孝敬武清伯老爷。”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