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史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史论

  • 字数: 33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华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234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1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稿根据大量的原始书籍、报刊资料,参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和政治社会背景,对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进程进行了详实的梳理和评论。所谓新哲学,是马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间的代称。所谓新哲学大众化运动,是指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中央文委直接领导下,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为组织机构,社联成员艾思奇、沈志远等作为核心骨干力量,带动一系列进步知识分子发起并推动的一场以大众化、通俗化为特征的,宣传马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思想运动。这一时期产生了《大众哲学》、《通俗哲学辩证法讲话》等一批至今仍影响巨大的大众哲学作品。书稿正是对这一运动的研究。书稿除序言外,分为八章,靠前章“导论”,回顾了靠前外的研究;第二章“正名”,辨析了已有的术语,第三章“历史背景”,从社会历史角度分析新哲学大众化运动兴起的外因;第四章“思想渊源”,从哲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分析了运动兴起的内因。第五至七章详细解析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作品和特征。第八章“结论”,总结了经验教训,阐发了这场运动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目录
自序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新哲学大众化概念界定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背景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想渊源
第四章  第一个高潮:社联时期
第五章  第二个高潮:抗战中
第六章  第三个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