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

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

  • 字数: 2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沈静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243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框架的建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语境中的文学批评阐释、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语境中的后现代文化阐释、詹姆逊与当代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等封面对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强调,应从三个层次上对文化研究实践进行解读。第一是政治层次,把各种文本作为一种象征或寓言;第二是社会层次,将关注的对象转向群体关系,转向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第三是人类生产方式层次,也是最重要的层次,詹姆逊就是从生产方式入手解读出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是他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他首次尝试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观点,将后现代主义置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这一背景之中,试图通过研究后现代观点来重新思考当前时代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
目录

导论:詹姆逊与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框架的建构
第一节 总体性的继承与批判
一、萨特的总体化辩证法
二、卢卡奇的总体性
三、阿多诺的辩证法
第二节 辩证批评
一、内容的逻辑
二、形式的辩证法
第三节 “较为历史化”
一、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
二、历史主义的基石:结构历史主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语境中的文学批评阐释
第一节 元评论
一、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
二、对结构主义的批判
三、元评论的理论特色
第二节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一、文本的意识形态素
二、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辩证法
第三节 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文学
一、三层次文本分析
二、巴尔扎克作品分析:现实主义和欲望
三、康拉德作品分析:情节建构和意识形态的封闭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语境中的后现代文化阐释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一、总体性的后现代批判
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三、后现代论争的意识形态学
第二节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
一、晚期资本主义的分期
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
第三节 后现代的空间逻辑
一、空间生产的社会性
二、后现代建筑空间分析:鸿运大饭店
三、认知测绘美学
第四章 詹姆逊与当代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
第一节 詹姆逊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的贡献、局限
第二节 当代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