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 字数: 2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程实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81221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程实著的《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关于电影与经济,90%的内容与经济有关,10%的内容与经济无关。40余篇文章就着电影品经济,内容涉及经济思想、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欧日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经典理论,在电影与经济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对经济感兴趣的普通人,更轻松、更直白、更感性地理解经济世界打开一扇窗户,放飞畅想!
内容简介
身为经济世界中活动的一分子,本该能看懂经济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并理智地参与其中,不幸的是,我们的经济世界被分割成两半:一边是高谈阔论的专业人士,在高端的圈子内自说白话、我行我素;另一边是懵懵-瞳懂的普通人士,在平凡的世界里朦胧地理解经济世界发生的变化。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这本书,就是要将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
《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
《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
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
40余篇文章就着电影品经济,内容涉及经济思想、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欧日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经典理论,在电影与经济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对经济感兴趣的普通人,更轻松、更直白、更感性地理解经济世界打开一扇窗户,放飞畅想!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作者程实。
作者简介
程实    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同时担任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多家研究机构和财经媒体的特约专家和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
目录
自序 打开电影看经济
第一幕 经济思想——叛逆与突破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相关电影:《盗梦空间》(Inception)
相关电影:《盗梦侦探》(Paprika)
7%的时空漂流/0
相关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小时代的经济之思/0
相关电影:《小时代》(Tiny Times)
有效市场假说的危机挑战/0
相关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3 Idiots)
语言的力量
相关电影:《十二怒汉(1957)》(12 Angry Men 1957)
相关电影:《十二怒汉(2007)》(12 Angry Men 2007)
桃丽丝的鞋跟与金本位复辟
相关电影:《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
经济自由的均衡火花
相关电影:《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
这个定理不太准
相关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Leon)
相关电影:《孤胆特工》(The Man from Nowhere)
大部制改革的减法效应
相关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科斯 vs 扎克伯格
相关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
相关电影:《海盗电台》(The Boat That Rocked)
均衡的幻化
相关电影:《万能钥匙》(The Skeleton Key)

第二幕 全球经济——等待和希望
西边日出东边雨
相关电影:《不一样的奇遇》(Danny Deckchair)
谁来拯救全球经济?
相关电影:《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
相关电影:《玛丽和马科斯》(Mary and Max)
全球经济风暴将至
相关电影:《无主之城》(City of God)
杠杆时代
相关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往事不堪回首来日复苏多忧
相关电影:《傲慢与偏见》(Pride & Prejudice)
    相关电影:《基督山伯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第三幕 中国经济——美丽和追梦
中国经济的多空碰撞
相关电影:《撞车》(Crash)
中国经济的微观之忧
相关电影:《搜索》(Caught in the Web)
经济复苏为何缺乏微观基础?
相关电影:《花瓶》(Potiche)
奔腾年代的规划精神
相关电影:《奔腾年代》(Seabiscuit)
从外秀到内秀的中国转型
相关电影:《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第四幕 美国经济——变革与前进
美国经济的缝合
相关电影:《天魔无缝》(Suture)
伟大的林肯和渺小的2012大选
相关电影:《林肯》(Lincoln)
国王的演讲:从乔治六世到奥巴马
相关电影:《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
财政悬崖、QE3s和连锁反应
相关电影:《连锁反应》(Bug)
美国经济快跑
相关电影:《罗拉快跑》(Run Lola Run)

第五幕 欧日经济——分裂与停滞
欧元区“失恋33天”不是喜剧
相关电影:《失恋33天》(Love Is Not Blind)
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概率论
相关电影:《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
欧债危机缘何愈演愈烈?
相关电影:《蝙蝠侠:侠影之谜》(Batman Begins)
欧洲经济裂痕渐深
相关电影:《蓝白红之蓝》(Trois Colours:Blue)
安倍晋三能否重启天空之城?
相关电影:《天空之城》(Laputa:Castle in the Sky)

第六幕 货币政策——异化与战争
谁将受益全球宽松V2.0?
相关电影:《高度怀疑》(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全球宽松V2.0有何不同?
相关电影:《一一》(Yi yi)
货币政策的异化
相关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
相关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Before Sunset)
被绑架的QE3
相关电影:《和纱莫的500天》(500 Days of Summer)
货币战硝烟再起?
相关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第七幕 金融市场——幻觉和博弈
致命的汇率幻觉
相关电影:《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
人民币崛起的美丽人生
相关电影:《哀乐人生》(It’s a Wonderful Life)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吗?
相关电影:《股疯》(Shanghai Fever)
相关电影:《华尔街》(Wall Street)
中国股市敢不敢更乐观一点?
相关电影:《叫我第一名》(Front of the Class)
3D的罗斯和善变的股市
相关电影:《泰坦尼克号3D版》(Titanic 3D)
摘要
    谁来拯救全球经济?    ??《复仇者联盟》和《玛丽和马科斯》引发的经济之思    全球经济不需要英雄的救赎,更不需要英雄们的救赎;接受危机,这才是全球经济的本相。    荡气回肠的英雄表演总是让人心驰神往,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朴实无华、平淡真挚的真实故事。人生如是,经济亦然。    2012年中,《复仇者联盟》风靡全球,在我看来,这部好莱坞爆米花电影的大热不仅要归因于影片自身的明星云集、活力四射和黑色幽默,还要感谢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带来的潜在观影需求。巧合的是,影片上映的5月,正值主权债务危机风云突变、国际冲突激烈升级、全球经济黯然失色的动荡时期,希腊组阁失败和法国总统易人,欧洲局势逐步走向博弈失控的危险边缘,全球经济则呈现出经济增速全面下滑、经济活力明显降低、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国际贸易增速下降、金融风险潜在上升、要素流动逐渐放缓、市场预期大幅下调的不利趋向。    覆巢之下无完卵。拉远视角,2007?2012年危机的百年难遇之处,是以发达国家为震心,这一长期特征决定了发达国家在拯救路径上的独木难支;拉近视角,2012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的近期新动态,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趋冷,这一短期特征反映了新兴市场在引擎轮转中的先天不足。两相结合,单个经济集团、单个强势国家独立支撑并拯救全球经济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缓解金融危机、力促经济复苏,需要全球经济决策者的共同作为。《复仇者联盟》的讨喜之处,正是映射了这种潜在憧憬,并用一个成功救赎的结局满足了市场的主观需求。尽管面对强大的敌人,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绿巨人、黑寡妇和鹰眼这六位曾经的孤胆英雄已经力有不逮,但强强联手还是成就了拯救地球的伟业。    对于全球经济而言,叱咤一方的英雄并不少见,IMF的拉加德、世界银行的佐利克、美联储的伯南克、欧洲央行的德拉吉、日本的白川方明、中国的周小川等,都具有较大的经济影响力。那么,这些经济英雄能否像《复仇者联盟》那样,协力完成挽救全球经济的重任?在我看来,通过全球政策协调来化解风险并实现共同复苏更像是一个愿景,可以去相信、可以去推动,但不能真实、接近地去依靠。原因有三:其一,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全面增长失速状态,而非全面衰退状态,危险程度尚不足引致如2008年那样的全球性政策救助;其二,渐进、曲折的复苏之路注定伴随着利益争夺和全球博弈,政策抉择的个体理性难以和集体理性自发契合;其三,在非合作博弈的大背景下,国际组织的效力缺失和功能障碍也难以对全球政策协调施以有效的引导和约束。    既然《复仇者联盟》里的英雄团队难以在现实中捏合,那么,是否可以寄希望于单个英雄的超常规给力表现呢?事实上,这正好对应了市场对挽救全球经济的另一种观点:在缺乏全球性统一行动的背景下,缓解金融危机和经济失速的全球颓势,需要一些猛药,例如美联储开启QE3、希腊退出欧元区、中国放松各类调控政策等。2012年5月以来,希腊问题在组阁失败后的恶化,以及美国、欧元区和中国近期经济数据的乏力表现让这一观点更趋盛行。但在我看来,单个英雄的超常规表现不足以拯救地球,形色各异的政策猛药也难以真正起到提振全球经济的作用,反而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大的动荡、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复杂的风险,甚至可能是更大的危机和灾难。    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经济猛药,和动画英雄的华丽招数一样,看上去很美,气势十足,但却充满了虚幻。事实上,回望2007?2012年的危机历程,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不经意间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经济衰退,刺激性政策大幅出台,经济超预期反弹,刺激性政策退出,经济复苏戛然而止,“退出策略”再退出,经济增长起色不大,政策刺激力度再度加大,新金融风险突然迸发,新超常规政策出台的市场渴求随之加大。伴随这一恶性循环,政府和市场之间也逐步衍生出一种悖论:面对危机和衰退,政策制定者试图通过刺激政策鼓舞人心,短期内人心振奋,长期内却信心下降,而随着政策刺激力度的渐次加大,短期的鼓舞效应越来越弱,长期的信心缺失却越来越严重。结果就是,药下的越猛,市场担忧就越重,猛药本身蕴含的更大负面效应反而更容易显现,并更深地加重全球经济的负担。    稳定经济必先稳定人心,恢复经济则必先恢复人心。当下全球经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信心问题,对美国透支增长缺乏信心、对深度金融创新缺乏信心、对债务可持续性缺乏信心、对欧洲货币一体化缺乏信心、对中国经济软着陆缺乏信心、对全球经济本身也缺乏信心。而信心的维系和增强,并不需要华丽的英雄表演,因为就连钢铁侠这些英雄本身,也是虚幻的。也许,短期和长期内都能够激励人心的,正是一些简单、真实的政策认知和坚忍、包容的政策选择。    作为一个真人演员演绎的虚幻英雄故事,《复仇者联盟》很精彩,但并没给我带来真实的触动。真正拨动我心弦的,却是另一部描写真实故事的动画电影《玛丽和马科斯》。这部线条简单、画面干净的动画片讲述了玛丽和马科斯1976?1994年间平凡却感人的笔友经历,尽管玛丽和马科斯相差36岁,远隔千山万水,却在彼此身上找到共鸣。他们相互激励,直到有一天玛丽给马科斯寄去自己的新书,告诉她的朋友她想用自己学到的医学知识去治愈马科斯的自闭症。这一举动深深地伤害了马科斯,伤害了他们平凡却持久的友谊,最终也伤害了玛丽自己。直到最后,经历了多年的沉淀,马科斯才原谅了玛丽,在写给玛丽的最后一封信中,马科斯留下了一段让无数观影者落泪的话:“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而我也不是;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我自己;后来我知道,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面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减速,市场渴求猛药,本质上看也正是像马科斯说的那样,渴求改变,不愿意接受全球经济真实的本相。事实上,很多烦恼,危机的恶化,经济的大起大伏,正是源于这种认识的虚幻。在次贷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前后冲击之下,全球经济已经不是过去的全球经济,至少在近十年里,金融创新的放缓、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和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演进都将拉低潜在增长水平,只有接受这一本相,只有认识到经济增长速度的普遍放缓就是全球经济本我的一部分,市场才能感悟到渴求经济猛药的无谓性。    的确,全球经济的失速现象正在广泛蔓延,全球利益争夺正在愈演愈烈,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需要救赎,因为减速本身也正是全球经济蓄力再进的必然过程。更具体地看,急切推出QE3是不必要的,因为美国经济依旧处于阶段性领跑的相对强势之中,2012年5月以来欧洲局势的恶化甚至还增强了全球对美元避险资产的需求,使得美国长期收益率下降,QE3期望达到的效果已经部分显现在了美国经济金融局势的变化之中;让希腊退出欧元区则是靠前危险的,内部结构失衡和缺乏财政硬约束本身就是欧元区与生俱来的缺陷,仅仅因此而否认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全部,不仅将带来希腊的沦陷,并将给欧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更大的混乱和灾难;至于中国,投资、消费、贸易三大引擎增速同步放缓的局势看似严峻,实际上却是中国经济增长神话本身的一部分,因为有退才有进,深蹲也只是为下一次起跳积聚力量,由于阶段性增速放缓而中断、甚至颠覆之前的宏观调控,反而会导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失序和未来增长空间的缩小。    总之,信心来自对真实自我的正视,来自对自身缺陷的理解和包容。全球经济正在减速,而这正是当前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最真实的特征之一,政策猛药换不来长期增长的延续,甚至可能换不来短期形势的改善。全球经济无需英雄式的救赎,无需激进的政策调整,实实在在地增强信任、保护就业、忍受调整、化解风险,才是全球经济重回稳健复苏的关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