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风尚

老风尚

  • 字数: 21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徐康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2290652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老重庆影像志》丛书的《老风尚》分册用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展现主题。插图精美清晰,其中绝大部分为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第一手资料,首次与读者见面。


    作者阵容强大,主编为重庆著名作家和学者王川平;分卷作者均为重庆档案馆、重庆图书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学者。强调图书的可读性的同时,也对史实负责。 
内容简介
本书是《老重庆影像志》丛书的《老风尚》分册。本卷不仅反映当年的流行时尚,也再现了传统的民风民俗。西装革履与长衫马褂并存,西洋歌舞与民间戏曲争鸣。留声机、咖啡、卷发、洋狗、洋装……听评书、泡茶馆、挂财神、包汤圆、挂菖蒲……组成了一幅幅光怪陆离的“陪都”图景。
作者简介
主编:王川平,男,1950年19月生,汉族,江苏盐城人,中共党员,研究馆员,中国作协会员,曾任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市文化局党委委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


    出版诗集《墓塔林》、《王川平诗选》,话剧《王安石变法》,电视剧《陡坡》,诗《雩舞》在《中国》杂志发表后,分别由《新华文摘》、《诗选刊》转载。另有考古学、博物馆学专业文章在《考古》上发表。 
目录
总序
前言
民俗·巴渝风
婚俗
端午节
中秋
其他
饮食·百家味
川菜
火锅
小吃
外省名菜名点
冷饮
西餐咖啡
娱乐·都市情
文化生活
……
摘要
    贴春联之习俗,源自悬挂桃符辟邪,表:~x,-j-新年的祝福之情,烘托春节的喜庆气氛。战时,于佑任、冯玉祥、梁寒操撰写的抗战春联,由军委政治部印赠一万份,由上海童子军理事会及重庆市童子军理事会负责派遣童子军沿街分送。内容有于佑任的“百战山河壮,在国岁月新”、“以全民力量,获万世太平”;冯玉祥的“中英美苏同伐侵略,欧美非亚共致承平”、“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梁寒操的“拓开新世界,整顿旧山河”等。抗战春联激起重庆百姓的爱国热情,新年愿望在民族情怀中获得升华。1946年春节,是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和平年,公教人员们聚在一起庆贺新禧,以传统方式――对春联,表达过和平年的喜悦气氛。“以前乱糟糟事情,过年都收拾干净;此后新簇簇日子,大家要格外和平。”“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各过新年。”“放一夜花炮,轰出新年,闹闹热热,大家想过好日子;闭两扇大门,请进喜神,齐齐整整,4-,孩预备出风头。…‘地球公转一大周,祝自今传布文化,东西同心,先促进民主大政;民国成立卅五载,愿此后解除武装,国共携手,共欢迎和平之神。”春联将美好的祝愿洒向两江,洒向楼阁,洒向乡野……
     华夏民族在远古时代,已知守望,门前派有守卫者;到战国时,有用桃木削刻成人形的“桃梗”,以御邪鬼;至汉代,则画神荼、郁垒二神像于门上;现在,老百姓门上贴的门神大多是用纸以木刻印成的尉迟恭、秦叔宝的彩色画像,红红绿绿的门神既可御鬼,又为过年增添热闹的气氛。抗战时期,“陪都”街头巷尾出现了许多新门神,刺激着这座城市的神经系统。文艺界的大众化运动,在重庆的艺术家们利用门神年画的形式绘制的宣传画,既可驱灾,又能作为艺术作品欣赏,深得市民喜爱。1945年春节,中山路美国新闻处一带的街面,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一对新门神。新门神用道林纸,以三版色印制而成,非常漂亮,每幅一尺长,五寸宽,粗硬的木刻最能表现抗战的新精神。右面的门神是美国空军形象,左面是中国大兵。美国空军头戴航空帽,肩配飞虎章,背后衬托着美国星条旗;中国大兵手执佩刀,胸插手榴弹,背后是青天白日旗。这两个门神都是肩挂来福枪,脚踏日本鬼,挥拳斥指,两目威光可以镇邪去凶。并在“恭贺新禧”四字下加上醒目的注释:“旧时的门神已经疲倦地睡着了,日本鬼子的恐怖侵入了千百万中国人的家,旧门神已经挡不住了。这个新的青年战士,这个美国战斗机驾驶员,有地面上中国军队英勇的帮助,他的精神就会保住你们全家老小的平安。可是他和他的战友们还需要我们的援助。在他们受伤,迷失路径或饥饿时,他们就需要你们的安慰和友情了,援助他,他们是替你们打仗的。”另外还有几行小字是:“沦陷区的中国盟友注意,请不要把这张门神放在让人看见的地方,日本人看见了就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