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婴儿的心理世界
字数: 6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法)于宾-盖特
出版日期: 2013-07-01
商品条码: 978751171662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29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很多观点和想法,且不论其正确与否,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就成了一种定论。 时代的变迁,人和物与环境都在演变,科技的进步更是颠覆着人类的生活方式,那么面对无数的定论,我们是否有勇气去重新审视,做一次智慧追寻之旅呢? 【我社相关图书】 《俗见新解译丛》?《婴儿的心理世界》《儿童心理学》《心理治疗》《抑郁症》《黑手党》
内容简介
《婴儿的心理世界》一书作者米兰妮.于宾-盖特是法国儿童心理学家,长期在产科医院从事研究工作。《婴儿的心理世界》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和心理学近期新研究成果,以简洁的方式和科学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了人们对于婴幼儿养育的一些普遍看法,如喂养方式、睡觉姿势、环境的影响、安抚奶嘴的利弊等,为新手父母解除了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作者简介
米兰妮.于宾-盖特(MylèneHubin-Gayte),法国儿童心理学家,在多家产科医院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同时是法国庇卡底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副教授,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婴幼儿的论文。 译者简介 徐海燕,讲师,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国语言文学系,获法国巴黎三大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主持并参与多个校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前言
“从婴儿学到育婴常识”
历史上婴儿的地位
“母爱是一种新出现的情感”
“孩子天性善良”
“学着做母亲”
“生育只能是件幸福事”
婴幼儿的能力
“出生时宝宝看不见”
“初生婴儿什么都能听懂”
“宝宝知道妈妈的感受”
“宝宝很聪明”
“宝宝们长得都一样”
母亲的照管
“优选的方法是母乳喂养”
“应该放手让宝宝哭个够”
“吮吸安抚奶嘴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人们有区别地对待男孩和女孩”
“身体接触在母亲-婴儿关系的基础”
婴幼儿与环境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独有的、优先的”
“如果我孩子入托,他将更善于社交”
“要激励自己的孩子”
“孩子需要一个心爱物来安慰”
结语
摘要
“宝宝知道妈妈的感受”
人们一直强调,对于宝宝的感受,
妈妈有敏锐的感受力。
然而他们是否知道,
宝宝感受妈妈心情的程度呢?
婴儿刚出生后,妈妈对宝宝说的主要都是表述爱意的话语。随着婴儿逐渐长大,话语主要用来传递信息,但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亲子交流主要还是情感交流。当妈妈对宝宝讲话时,所建立起的交流模式距离语言本身甚远。在这种被称为“次语言” 的交流模式下,相对话语交流而言,母子间更多的是情感方面的交流。
然而,对于胎儿洞察母亲情绪的能力的科学研究,至今还是空白。有一些在怀孕期间受过刺激的母亲认为,她们的宝宝在当时感受到了妈妈的情绪,担心这可能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成长。我们今天仍无法证实这个猜测,但是注意到这种想法不约而同的存在于各种文化之中。例如,印度的传统医学就认为孕妇的情绪、行为和思想会对胚胎产生影响。
达尔文是最早对婴儿情绪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他强调,自我表达能力和识别情感能力具有普遍性。初生婴儿具有喜悦、难过、惊奇、恐惧、愤怒和厌恶这六种“天生”的情绪反应,他身边的人可以识别到,婴儿自己也能从别人身上识别出来。婴幼儿通过姿势和身体的曲张来表达情绪,抱着他的人能很快察觉出来。同样,婴儿对母亲通过姿势、运动和抱孩子的方式所表达出的情绪也很敏感。一个情绪紧张的母亲怀抱宝宝的方式不会与心态平静的母亲一样,她当时的情绪状态也随之传递给了孩子。
对他人情绪反应的敏感性和反应力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演变。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凭借与生俱来的心理机制,婴儿可以近乎本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七到九月龄时,婴儿有意识地分享与各种事件和物体相关的经验,分享身边人的情绪反应。这种变化可以说是婴儿能将自己与母亲相区别的结果。此时,在婴儿心理上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他察觉出和别人也可以拥有或者创造出与自己一样的心理状态。至此,对婴儿而言,与他人分享一种感言,一种情况成为了可能之事。
从这一年龄阶段起,可以辨明婴儿通过哪些方法去感受他人的情绪。
所有这些方法中,情感协调这种实验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经验不是简单的模仿别人的情绪状态,而是用另外一种形式传递出来。举例而言:一个九月龄的婴儿坐在妈妈对面,手持玩具由高至低摇晃,显得比较有兴趣和开心。他妈妈观察到之后,开始跟随着宝宝运动的节奏,从上至下摇晃脑袋。
在婴儿六个月之前,母亲往往有大量的模仿行为,几乎都采用了和婴儿一样的运动模式。通过模仿行为,宝宝发现妈妈理解了他的行为,但是此时并不能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为了让宝宝能够分享情感,父母必须学会从宝宝行为中读懂他的情绪状态,然后行为表现出和宝宝一致,而不一味的去模仿,进而让宝宝明白父母的行为与自己最初的情绪有一定关联。
情感协调并不仅仅只是他人对婴儿内心状态的一种“反射”,它更能说明他人感受并且分享了这种状态。
将近一周岁时,婴儿开始寻找身边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当遇到判断不准的情景时,他非常积极地参照成人的反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参照”。例如,在实验中给婴儿看一个不常见的刺激物,比如,一个嘟嘟作响的闪光机器人玩具向孩子靠近,后者看着妈妈。如果妈妈对着机器人微笑,孩子则也一样。更常见的例子,当小孩摔倒在地,他首先看周围人的反应,并没有开始大哭。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他发现没有人注意到他摔跤,他就安静地接着玩。
当母亲和婴儿之间情感交流重要性被发现之际,情感互动这个概念就诞生了。妈妈发觉自己表达感情有困难时(如患有抑郁症的妈妈),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无表情的面孔”(英文是:still face,法文是:visage impassible)这项实验突出了情感互动的重要性:三个月大的婴儿,放松的坐在妈妈对面。妈妈开始与宝宝在游戏,随后停止游戏,面无表情三分钟。在婴儿身上我们观察到了什么?他在试图用眼神、微笑和手势重新建立起交流。如果妈妈置之不理,他就退出互动,满脸忧虑地大哭起来。如果妈妈继续游戏,宝宝稍事停顿之后,重新开始与妈妈互动交流。
心理学家推测,“无表情的面孔”中的情景再现了抑郁症母亲的真实经历。可见,对母亲们情绪上出现的问题做好预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P43-4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