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性能网络新技术研究——非合作QoS分配策略及应用

高性能网络新技术研究——非合作QoS分配策略及应用

  • 字数: 22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陶军
  • 出版日期: 2013-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41435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对支持网络QoS分配技术的研究与性能评价都是从纯粹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着重去改进与提高技术的某项或几项性能指标,忽略了端用户的非合作行为,在具备较高的技术性能指标的同时,对端用户的行为缺乏合理的解释。在网络QoS分配技术的研究中,博弈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础。陶军编著的这本《高性能网络新技术研究--非合作QoS分配策略及应用》使用博弈理论对贯穿整个QoS分配中的流速与拥塞控制、路由选择和资源分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面地剖析了端用户的非合作行为本质。同时,《高性能网络新技术研究--非合作QoS分配策略及应用》细致而全面地展示了非合作博弈理论在Internet技术中的应用,以及非合作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无线Mesh网和无线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很新成果,具有完整性、新颖性和学术性,并适当地给出了相关研究的前景分析、研究内容建议和规划。因此,《高性能网络新技术研究--非合作QoS分配策略及应用》很好适合从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领域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和工程应用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Ⅰ篇

第1章绪论:研究的背景、视角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1.1.1什么是网络QoS技术

1.1.2非合作行为与网络OoS技术

1.2研究视角

1.2.1网络QoS分配视角

1.2.2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视角

1.3研究意义

第2章网络QoS技术: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

2.1区分服务(DiffServ)和集成服务(IntServ)

2.2流量工程(TrafficEngineering)与MPLS

2.3主动队列管理

2.4网络QoS路由

2.5光传输技术

2.6QoS分配中的关键技术

2.6.1流速和拥塞控制

2.6.2路由选择

2.6.3资源分配

第Ⅱ篇

第3章非合作QoS分配: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分配框架

3.1非合作博弈理论基础

3.1.1Nash均衡

3.1.2Stackelberg均衡

3.1.3重复博弈

3.2非合作QoS分配的研究现状

3.2.1流速与网络拥塞控制博弈

3.2.2自私行为下的竞争路由博弈

3.2.3资源分配博弈

3.24存在的问题

3.3非合作QoS分配框架

3.31研究环境

3.3.2分配框架

3.3.3端系统状态的变迁

3.4小结

第4章非合作流速与拥塞控制:单链路和多链路模型

4.1非合作拥塞问题的描述

4.2单链路非合作拥塞博弈模型

4.2.1单链路拥塞博弈模型

4.2.2Nash均衡点的存在性和专享性

4.2.3Parelo很优

4.2.4集中式很优化拥塞控制方案

4.2.5集中式很优和基于博弈论的拥塞控制比较

4.3基于博弈理论的瓶颈链路流速与拥塞控制算法

4.3.1异步流速控制算法

4.3.2同步流速控制算法

4.3.3两种算法分析比较

4.3.4合理的Nash均衡点

4.3.5β参数的选择

4.36TCP友好

4.4非合作流速与拥塞博弈模型

4.4.1数学模型

4.4.2大力度优惠速率保证

44.3有限缓冲区

4.4.4关于时间的考虑

4.5小结

第5章流速与拥塞控制:stackelberg博弈和重复博弈

5.1Stackelberg博弈问题的描述

5.2Stackelberg拥塞博弈模型

5.2.1单跟随者

5.2.2多跟随者

5.2.3多层次

5.3Stackelberg拥塞博弈算法

5.3.1端系统状态转换

5.3.2算法框架

5.33实验与分析

5.4算法的进一步讨论

5.4.1速率更新的影响因素

5.4.2层速率计算的改进

5.4.3单跟随者和多跟随者模型

5.5重复博弈问题的描述

5.6重复拥塞博弈模型

5.6.1数学模型

5.6.2无限重复博弈

5.6.3两个端系统间的无限重复博弈

5.6.4N个端系统的无限重复博弈

5.7重复拥塞博弈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5.7.1贴现因子的意义

5.7.2惩罚威胁策略

5.7.3有限重复博弈

5.8重复流速控制博弈算法

5.8.1算法框架

5.8.2实验与分析

5.8.3关于FCAR算法的讨论

5.9小结

第6章自私性路由选择:博弈模型和路由博弈

6.1自私性路由博弈模型

6.1.1数学模型

6.1.2StackeIberg路由博弈

6.1.3无限重复自私性路由博弈

6.2路由博弈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6.2.1链路与路径

6.2.2“原子”路由与“非原子”路由

6.3自私性路由博弈算法

6.3.1算法框架

6.3.2端系统的博弈过程

6.4算法的进一步讨论

6.4.1端系统速率是否可以调节

6.4.2Stackelbrg和无限重复博弈的路由算法

6.5实验与分析

6.6小结

第7章非合作资源分配:竞价模型和分配算法

7.1资源分配问题的描述

7.2资源分配博弈模型

7.2.1网络资源的定价机制

7.2.2资源分配博弈模型

7.2.3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7.3基于博弈理论的资源分配算法

7.3.1算法的框架

7.32资源分配算法

7.3.3分配全部的资源

7.34竞价周期(资源使用时间)

7.3.5端系统的支付能力

7.4实验与分析

7.5小结

第8章P2P速率控制应用:博弈模型和带宽划分

8.1P2P速率控制问题描述

8.2网络对P2P系统的限速

8.2.1基于流量工程的限速

8.2.2面向QoS技术的限速

8.3P2P用户间的速率控制

8.4P2P流速控制博弈模型

8.5P2P服务提供端的带宽划分

8.6小结

参考文献

第Ⅲ篇

第9章非合作传感器网络:路由和拓扑控制技术

9.1研究背景

9.2研究现状与分析

9.2.1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由技术

9.2.2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拓扑控制技术

9.2.3非合作无线传感器网络

9.3研究建议和规划

参考文献

第10章非合作无线Mesh网络:可信资源分配中关键技术

10.1研究背景

10.2研究现状与分析

10.2.1信道分配

10.2.2路由选择

10.2.3无线Mesh网络编码

10.3研究建议和规划

参考文献

第11章非合作无线车载自组织网络:数据分发技术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现状及分析

11.2.1车载网节点传输行为模型

11.2.2车载网中数据分发技术

11.2.3无线网络中非合作行为

11.3研究建议和规划

参考文献

第12章总结与展望

12.1总结

12.2有待解决的问题

12.3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