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让孩子有好人缘

让孩子有好人缘

  • 字数: 1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作者: 洪仲清
  • 出版日期: 201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270768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孩子从小有好人缘决定一生的人际关系
    风靡台湾的心理师红豆冰近期新力作
    写给家庭的40则儿童人际互动故事
    36个人际关系解决方案帮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内容简介
    许多亲子间的误会、争执都源于父母不知道怎样才能理解孩子的心。

    洪仲清(红豆冰老师)心理师从“人本游戏治疗”的观点出发,针对如何突破亲子沟通的困境、大人的情绪管理、孩子面对压力时家长的对策、人际互动训练及亲师沟通的技巧、欺凌事件的防范和处理等等,本书都有深入浅出的探讨。

    本书透过洪仲清心理师丰富的案例经验,希望能陪着家长和老师,用不同的观点看待孩子的各种困难,也让彼此在挑战不断的生活中,还能保持情绪稳定,然后一起成长。
目录
  推荐序1  亲子关系互动的很好示范
推荐序2  那些红豆冰老师教我们的事

推荐序3  最亲近孩子的亲子教养书
自  序  永远住在孩子国

Chapter1  人本理念,以孩子为师

人亲土亲:人际互动,永远从家庭开始
心贴着心:运用同理,站在孩子的立场说话
温暖接纳的环境:真心地互动,倾听孩子的声音
太亲近易生侮慢之心:依孩子的个性,选择有效沟通方式
论理谈情说爱:身教,为孩子示范如何尊重人


Chapter2  亲子关系,努力营造

不应有恨:让孩子心中充满爱,建立对人的信赖感
缺席的爸爸:建立男性认同,父亲是优选的模板
老祖母法则:间隔安排不喜欢和喜欢的事,提升效能
稳定的爱:花时间,给孩子持续且优质的陪伴
手牵手:维持良好的婚姻关系,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让小孩儿成为小孩儿:别急着逼孩子长大,只需要让他做自己
都跟你说不是了:尊重孩子,等待他慢慢长大
在困境中的孩子:和孩子情绪同步,建立深层亲子关系
不要打扰我:学习尊重孩子,打断他前先预告
再给我一次机会:轻量处罚,给孩子补救的机会
骂自己的小孩儿给别人听:花时间陪伴、说理,才是教育之道


Chapter3  孩子的情绪,用心体会

当然可以生气:允许孩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关于无助:孩子的情绪,常隐藏着他的需求
婚姻咨询:引导孩子在生活中适当地表达情绪
等:耐心等待,给孩子畅谈的时间及空间
可以原谅我吗:说谎,是人生必经过程,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孩子的情绪控制:做好情绪教育,营造个人与社会间的和谐气氛
解放压抑:有发脾气的时间,才能学习表达、掌握情绪
消融害怕:模拟想象游戏,帮助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绪


Chapter4  人际互动,从小处培养

一个红茶杯的社交量:测试孩子的社交容忍量,找到与人互动的节奏
我喜欢少女时代:制造共通的话题和孩子互动、沟通就不是问题
天真女孩与害羞男孩:以孩子的步调,优雅地融入群体
浓情巧克爱:教孩子自立、感恩,培养独立与自主
千般难解潜规则:了解社会规范,帮助孩子适应社会
独孤王子:演练应对方法,陪孩子走过人际低潮
不要不理我:积极处理,终止孩子间的关系攻击
君子之交:认识、接纳、喜欢自己,展现自己的优点
开不起玩笑:会让别人难过的,就不是玩笑


Chapter5  演练,家庭教战守则

天生慢活1:鼓励比责骂更能让孩子主动完成作业
天生慢活2:简单、收纳整齐的环境,让分心的孩子专心
搞不清楚状况:先理清冲突过程,才能提升社交技巧
说到做到:尊重自己说出来的话,孩子才会认真看待
爱的处罚:处罚加肯定,双管齐下效果加倍
严厉的爱:调和温柔与严厉,让孩子在关爱中自然进步
莫名其妙被处罚:先跟孩子厘清原因,再执行处罚
难道我一无是处吗:维持优点和改掉缺点,同等重要
适性学习:先培养出兴趣,再鼓励孩子追求梦想
增强物的种类:灵活运用增强物,改善孩子的行为  
摘要
    自序
    永远住在孩子国
    洪仲清


    我是家族中的长孙,最小的弟弟比我小13岁。家里摆地摊,玩套圈圈,常有小朋友顾客。可以说,我的成长过程都泡在孩子堆里面。
    离家北上求学,大一就开始在社团带有人际困难的孩子,到研究所,更是以家教的形式,频繁地帮助一个孩子,带他出去玩,跟他一起看医生,陪他进行治疗。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立志成为以儿童为主要协助对象的临床心理师。
    我喜欢用“人际困难”这个词,来统称目前医学诊断上常提到的亚斯伯格症、自闭症、注意力缺陷过动疾患、选择性缄默症、智能不足、沟通障碍,或者在6岁以前为认知、语言或社会情绪发展迟缓的孩子。有时候,这些孩子在教育领域被称为“情绪障碍”,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就只是脾气比较大,个性比较自我,也不见得有什么特定诊断。只要他们在情绪管理或人际互动上,让自己、家长或学校困扰,就都是我关心的对象。
    我也认为,情绪与人际问题紧密相关。情绪控制不佳的孩子,易造成人际问题;而人际互动问题,常是当代社会造成情绪波动的重要原因。由于多种问题都可能使得人际互动产生困扰,因此,我习惯讲的人际困难,涵盖情绪、认知、沟通、生理等问题。
    除了当兵的时候,主要是辅导犯罪、情绪困扰、逃兵列管的青少年、成人之外,踏入职场,我还是跟孩子的关系紧密相连。我进入以0~12岁儿童为主的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早期疗育发展评估中心(简称“早疗中心”)工作,其前身为妇幼医院。在这里跟许多不同的专业人员学习与共事,包括医师、护理师、职能治疗师、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咨询心理师、听力师、社工师、特教老师,每天都有新的刺激与思考。
    也许是老天帮我安排了一条路,让我的工作内容依然是以人际困难孩子为主的评估与治疗。没想到,孩子们逐渐长大,从中班、大班,慢慢都要升上初中,或已经在初中了。青少年这个阶段,就不是早疗中心这个机构主要协助的年龄层了。如果要跟孩子们继续保持关系,还要能常帮他们做情绪教育、心理治疗,就只剩自行创业这条路。万般不舍,千般考虑,我有一段时间情绪不太稳定,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不算太有名气,没有做到什么高的职位,也没有显赫的背景,更没有金主加持。坦白说,自行创业,是我人生中相当大的一次冒险。有亲戚告诉我,如果我执意这样做,根据请示神明的结果,会“一无所有,家徒四壁”。周遭大部分人都持反对的态度,我也总答不出,市场在哪里、可以赚多少、能撑多久这些问题。不能怪别人,因为没有几个人会像我这样冒冒失失,这样任性,就为了梦想。
    我的梦想,是想帮助人际困难的孩子适应这个社会。我想要有一个基金会或机构,能够让孩子们与家长们,不需要花过多金钱,不需要劳碌奔波,不需要伤痕累累,就能完成教育、疗育,还有职业训练,帮助衔接就业。人际困难甚至会延伸到婚姻中,所以也要做婚姻咨询,因为和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也想帮助老师们,因为学校资源明显不足,他们很想帮人际困难的孩子,但是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了师生与亲师间诸多冲突。
    这群孩子,只要适度了解、协助解决他们的人际困难,就可以对社会有不少贡献。我想要不断宣传,让社会与雇主认识这群孩子,他们的独特思考与个性,可以让社会更丰富、更创新??只要有人能辅导他们适应特定场合的人际交往。就这样,我还是下定了决心,在没能力成立基金会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成了可能是台湾最年轻的心理治疗所所长。
    我常半开玩笑地跟孩子们说:“如果你们将来成功了,别忘了我。我想要有一个基金会,让你们上学、找工作更顺利。捐发票就好了,不用捐钱,这样你们的压力就不会太大!”一方面对孩子们的未来给予正面期许;另一方面希望孩子们自立之后,也能愿意帮助人。我一直相信,跟我一起工作的孩子们,有些将来肯定会有大成就。
    命运的安排非常巧妙,回首来时路,我好像就是为了把这件事做好,而经历了过去种种。两三年前,我还想要在医院里面安稳工作到退休,现在,我每天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治疗所的事,睡梦中也不例外。一有空闲,我就写些文章,发表到网上,跟家长、老师、朋友们分享我的经验与体会,希望对孩子们有些帮助。我也有回答不完的问题,常用社交网站与电子邮件往返。
    这本书有一部分是集结已发表在社交网站上的文章,再经过修改润饰;一部分是为了主题的完整性,再新增文章来说明。对我来说,人际互动从家庭开始,因此,包括亲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甚至扩大到学校层面,即亲师、同伴之间,都在讨论范围中。情绪影响人际许多,因此,关于情绪教育与管理,也都含纳在内。大部分的概念与原则,大人小孩儿都通用。
    感恩这个过程中的许多贵人。
    社团指导老师宋维村院长,引领我接触人际困难的孩子,学习包容人的多元性。研究所指导教授吴英璋老师,用人本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雕塑我的思考。台大学生辅导中心的潘彬彬咨询心理师,从研究所时代,就教导我学生辅导的重要理念,以及心理咨询技巧与测验工具的使用,直到现在,每次跟潘心理师聊天,都会有不少收获。许美云临床心理师的热情,对人际困难孩子的视如己出,影响了我日后的工作模式。
    早疗中心的邹国苏主任,教导我许多亚斯伯格症与高功能自闭症的知识,也愿意支持我的任性,让我带着同一批孩子好多年,共同成长。杨思根教授的自然疗法,是我终生追求的境界。早疗中心的同事廖唯喻,从小就有人际困难的状况,他对我来说,亦师亦友,让我体会到我的孩子们长大之后,可能会有什么困难,以及我该如何帮助他。廖妈妈给我的许多建议与指教,我常觉得非常有智慧。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董事长辜仲谅,很有耐心地听我说对未来的规划,并教导我慈善基金会的运作方式,说明父母将财产信托,让孩子后半生无虞的模式,令我大开眼界。
    从台大儿童心智科退休的詹和悦治疗师,是我在人际困难儿童这个领域的启蒙老师。我工作时偶尔也会请詹老师督导,也曾经有幸到花莲跟詹老师请益。那几天,功力突飞猛进。开业迄今,金奖编剧陈莉莉女士鼎力协助,隔三岔五就带好吃的东西来补充我们的体力,还给予我们许多经营上的意见,恩情没齿难忘。街坊邻居蔡家珍妈妈的厨艺精湛,对附近小区里学校的情况了如指掌,以及她特有的温暖气息,让治疗所热闹了许多。贵妇军团的妈妈们,出钱出力,还出水果出玩具,真是帮忙到底了!
    人气博客版主花妈卓惠珠,从就医、就业、就学、就养的角度,规划了一系列的亲子教育网络广播节目。我何其有幸能参与一小部分,过足了广播主持人的瘾,也跟吴佑佑医师、曲俊芳特教老师,还有王意中临床心理师学了不少。
    我的同事李郁琳执行长有三头六臂,把我的梦想逐步实现。没有她,我无法开业。她丰富的职业生涯经验,常能回答电话彼端的家长的许多问题,也让我偷学不少。作为新手父母的林小铃总编与陈雯琪编辑,愿意给我这个机会,让我的想法变为文字书籍,着实感恩!
    最该感谢的,是父母的栽培,弟弟的鼓励,还有家人的容忍。我一向是个非常理想化的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跟我生活,会有些辛苦。不过,宝贝女儿的笑脸,总是有让我忘忧解劳的神奇效果。
    要致谢的人有许多,可是碍于篇幅有限,容许我私底下跟您表达谢意了。我的思考比较特别,也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欢迎您来我的网络空间“洪仲清临床心理师”指导。
    我喜欢人际困难的孩子们,因为他们很真实,我想一辈子住在孩子国里。也祝福您,希望可以借着这本书,让您的人际关系更圆满自在。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