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界上最鼎尖的那些艺术家们

世界上最鼎尖的那些艺术家们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作者: 汪瀛//匡志林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6831666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世界上很鼎尖的那些艺术家们》的作者是汪瀛和匡志林。
《世界上很鼎尖的那些艺术家们》以音乐、戏剧、书法、绘画等为切入点,重点推介了古今中外杰出艺术大家们的成才之路和他们在各自艺术领域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对他们的代表作品做了生动形象且深刻地赏析,既给人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想象、思考与启迪。
目录
第一篇 音乐与戏剧
琴仙伯牙与音乐家李延年
八音领袖李隆基与歌圣李龟年
中国古代音乐集大成者朱载?
同光十三绝与京剧大师梅兰芳
人民音乐家聂耳与冼星海
命运多舛的音乐家贝多芬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
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卓别林

第二篇 书法与美术
传神画家顾恺之
阎立本与吴道子
颜筋柳骨与张颠醉素
以《清明上河图》传世的张择端
一代画宗齐白石与张大干
多才多艺的达?芬奇
诗人画家米开朗琪罗
英年早逝的拉斐尔
法国艺术大师大卫和德拉克洛瓦
现实主义大师米勒和列宾
印象派大师莫奈与凡?高
现代主义美术大师毕加索

后记
摘要
    同光十三绝与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形成于清朝末年,由徽调、昆曲衍变而来。本课将逐一向你介绍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和久负盛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他们各具艺术特色,在京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其所扮演的戏剧人物则凝成一座座丰碑,令后学者高山仰止。特别是梅兰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对京剧进行大胆创新,形成独具风格的“梅派”;在他的努力下,京剧走向世界。现在,我们一起走近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艺术世界。
    一、同光十三绝
    同光十年绝又称同光十三伶。因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所绘彩色剧装写真画得名。同光十三艳是清同治、光绪年间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时小福、梅巧玲、余紫云、朱莲芬、郝蓝田、刘赶三、杨鸣玉的合称。他们分别是生、旦、丑各行当的名噪一时代表人物。
    《同光十三绝》是画家沈蓉圃参照了清朝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13位昆曲、京剧有名演员,将他们所扮演的剧中人物用工笔重彩绘制所成的画作。传世以后,被称为“同光十三绝”。《同光十三绝》的面世,正值京剧盛世,因而,这幅画是了解当时京剧演员的扮相、服饰及前辈艺术家的风采的珍贵文献资料。
    《同光十三绝》全图(从左至右)分别是:郝蓝田扮演《行路训子》之康氏;张胜奎扮演《一捧雪》之莫成;梅巧玲扮演《雁门关》之萧太后;刘赶三扮演《探亲家》之乡下妈妈;余紫云扮演《彩楼配》宝钏;程长庚扮演《群英会》之鲁肃;徐小香扮演《群英会》之周瑜;时小福扮演《桑园会》之罗敷;杨鸣玉扮演《思志诚》之闵天亮;卢胜奎扮演《战北原》之诸葛亮;朱莲芬扮演《玉簪记?琴挑》之陈妙常;谭鑫培扮演《恶虎村》之黄天霸;杨月楼扮演《四郎探母》之杨延辉。其中老生4人,武生1人,小生1人,旦角4人,老旦1人,丑角2人。
    郝蓝田(1832~1872年),祖籍安徽。原系徽戏演员,初习青衣,后工老生,以《借东风》而闻名。清道光、咸丰年间来京,因缺少老旦演员,郝氏便自改老旦,吸取各家老旦之长,并把老生唱法糅进旦角唱腔,创出风格独具的老旦新腔,提高了老旦行当的地位。代表作有《钓金龟》《行路哭灵》《滑油山》《目连救母》《游六殿》《徐母骂曹》《遇皇后?打龙袍》等。其唱腔高亢有力,苍老深沉。念白犹如老妇一般。与谭志道均为京剧老旦的奠基者。后学者谢宝云、龚云甫等,以龚氏很为出色。
    张胜奎(生卒年月不详),又名张奎官,北京人,曾于四喜班演出多年。其唱吸取余三胜之法,嗓音虽不冲,但唱腔流利曲折。精于说白、做工。其念颇带情感,做派神态逼真,擅演忠臣义士一类“衰派老生”角色。如《徐策跑城》之徐策、《四进士》之宋士杰、《清风亭》之张元秀。亦能演丑角戏,所演《渭水河》之武吉,为人所称道。
    梅巧玲(1842~1882年),原名芳,字慧仙,号雪芬,别号蕉国居士,自号梅道人,乳名阿昭,寓所名“景和堂”,又称景和堂主人,绰号胖巧玲。祖籍江苏泰州。初学昆旦兼皮黄青衣,后习花旦。擅演《雁门关》《四郎探母》《梅玉配》《闺房乐》《盘丝洞》《得意缘》《玉玲珑》《胭脂虎》《浣花溪》《彩楼配》《二进宫》《思凡》《百花亭》《小宴》《密誓》等,戏路极为宽广。其弟子众多,很有成就的当属余紫云。光绪八年农历十一月初七病故,享年41岁。长子梅雨田,为有名琴师,曾傍谭鑫培多年;次子梅竹芬,初学老生后改小生,很终归旦行继承父艺,可惜23岁时患大头瘟病故,其子梅兰芳年仅3岁。至梅葆玖,为四代梨园世家。
    刘赶三(1817~1894年),原名宝山,别名迁升,字韵卿,号芝轩。因其艺高,常被多处邀请,连赶三处乃为常事,为此被讽为“赶三”,后遂以“刘赶三”为艺名。人们常呼其为“赶三儿”,晚年则称其为“老赶”或“赶公”。祖籍天津,票友出身,初学老生,从郝蓝田学艺,艺宗张二奎。因当时老生名角如林,遂改丑角。尤精婆子戏,如《送亲演礼》《浣花溪》《变羊记》《拾玉镯》《铁弓缘》《玉玲珑》《金玉坠》《普球山》《思志诚》等。其《探亲家》名噪京师。其嗓音清亮响堂,白口清脆爽利,表演冷峻诙谐,所演人物无不幽默风趣。常于台上抓哏,嘲讽权贵,抨击时弊。在京剧界颇有威望,曾被选为精忠庙庙首。他与杨鸣玉、黄三雄为靠前代京剧丑角代表人物。其弟子多为旦……
    P24-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