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学理性研究

大学理性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学文
  • 出版日期: 2013-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50014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马车之喻”与“萨默斯事件”
第二节 大学理性失范与大学问题论争的再诠释
一、大学理性失范:概念、表现及其根源
二、大学问题论争的再诠释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假设与解释路径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第五节 本书的基础概念与篇章结构
一、本书可能涉及的基础概念
二、本书的篇章结构
第二章 大学理性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理性概念及其功能
一、理性的中西分歧与多重内涵
二、理性的道德功能与知识功能
第二节 理性主义思潮的历史流变
第三节 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历史流变
第四节 “理性哲学”“情感哲学”与人文主义传统
第五节 大学理性的哲学基础
第三章 西方大学目前的理性与变革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12世纪初一15世纪末)
一、大学与教会、国家:从“大学与上帝的事业融为一体”到“大学主动依附于国家”
二、大学与社会:自我“封闭”与“贵族化”倾向
三、大学、学者与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做时代的儿女,参与官僚化进程
四、课程、学位与管理:制度化与民主化倾向
第二节 近代早期的欧洲大学(16世纪初-19世纪初)
一、大学与教会、政府:保持正统性与促进公共生活
二、大学学科序列的新变化与大学理性知识结构的制度变迁
三、讲座席位与教授群体的出现
第三节 近代中后期的大学(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
一、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大学观:大学是“教学与科学相结合”的理性共同体
二、19世纪中叶的英国大学观:大学是通过传授“自由知识培养”“有修养的绅士”的场所
三、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的美国大学观: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并重的“新理性主义大学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当代大学(20世纪中叶至今)
一、大学与外部:以科学为基础
二、大学的政治化倾向:从理性共同体趋向多方冲突的政治机构
三、克拉克?克尔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现代大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机构
第五节 大学理性的基本概念:内涵与外延
第四章 韦伯的“理想类型”与大学行动
第一节 韦伯大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韦伯的“理想类型”与社会行动
一、“理想类型”研究方法
二、“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的方法准则
三、理性化逻辑及社会行动类型
第三节 韦伯大学思想:现代官僚体制下
一、大学官僚体制
二、学术自由
三、学术职责
第四节 大学理性与现代官僚体制下的大学行动模型
第五章 大学理性与中国大学行动
第一节 重新审视当前中国大学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本原
二、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
三、高等教育扩展中的优秀与平等
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大学、政府与市场
第二节 重新审视现代大学的使命
第三节 从“学术自由”到“学术责任”
第四节 从“知识分子”到“学者”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