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我的八十自述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刘武生
出版日期: 2013-09-01
商品条码: 9787507337921
版次: 1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刘武生,1933年生于湖南常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肄业。1961年至1970年6月,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1970年7月至1977年10月,先后在国务院科教组、教育部工作。1977年11月至2003年12月,先后在中共中央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从事、周恩来的著作编辑和生平、思想研究。曾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先后兼任周恩来研究组组长、第二编研部主任。2000年1月退休,返聘至2003年12月离开工作岗位。被评聘为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的八十自述》,忆叙了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我的八十自述》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发行。
目录
前言
周恩来与北京大学(代序)
逃难童年
欢庆抗日战争胜利
喜迎湖南和平解放
一九五○年十一月我在长郡中学参加中国共产党
一九五○年十二月我得了结核性脑膜炎
报名参加中央军事干部学校第二次招生
高中提前毕业,但体检不合格
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
我考上了北京大学
在北大历史系学习一年后被调去工作一年
一九五六年复学北大历史系五五级
参加人大、北大两校人民公社联合调查组,在反右倾斗争中
受到重点批判、处分
参与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筹建工作
带领北大国际政治系部分学生参加农村“四清”运动
主编《北京大学》校刊
结合进北大军、工宣传队政宣组工作
调国务院科教组工作
随同刘西尧同志出差上海和安徽
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出差参加上海、江西教育工作会议
为配合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起草《中国教育概况》
聆听周总理谈尼克松访华的接待准备工作
听周总理讲一九七二年国民经济计划问题
在国务院科教组工作期间的几件难忘往事
江青一伙在“一?二五大会”上攻击周总理
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恢复教育部
沉痛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
“天安门事件”的风波
在唐山大地震的日子里
沉痛悼念主席逝世
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
参加恢复高考招生制度的工作会议
奉调参加“毛编办”工作
附:二。一。年“五四青年节”在中央文献研究室
团委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要点
参与编辑《农村调查文集》
参与编辑《书信手迹选集》
参与编辑《书信选集》
主编《文献和研究》、《党的文献》杂志
附:在《党的文献》杂志创刊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早期文稿》中五篇文章读后
撰写《伟大转折的历史见证》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文献综述
附:伟大转折的历史见证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文献综述
撰写《思想方法的基本特征》
附:思想方法的基本特征
主编《周恩来经济文选》
撰写《中国腾飞的历史思考》
――试论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与改革开放的渊源关系
附:中国腾飞的历史思考
――试论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与改革开放的渊源关系
主编《周恩来军事文选》
附:伟大的军事家周恩来
――读《周恩来军事文选》
主编《周恩来大辞典》
主审《周恩来早期文集》
参与主审《周恩来文化文选》
主编《巨星灿烂丛书》
附:精英荟萃卓尔不凡
――《巨星灿烂丛书》述评
撰写《周恩来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
撰写《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
撰写《周恩来在建设年代》(一九四九――一九六五年)
撰写《周恩来的革命春秋》(一九一○――一九四九年)
撰写《分析好,大有益》
――学习理论关于几个重大问题的分析与论述
附:分析好大有益
――学习理论关于几个重大问题的分析与论述
撰写《论周恩来做过的两件大事》
――领导南昌起义,召开遵义会议
附:论周恩来做过的两件大事
――领导南昌起义,召开遵义会议
撰写《论周恩来的民本思想和主张》
――学习周恩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意识
附:论周恩来的民本思想和主张
――学习周恩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意识
撰写《两个“伟大转折”与三次“历史性转变”》
附:两个“伟大转折”与三次“历史性转变”
摘要
逃难童年
在我幼小的心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给我们这一代儿童,造成了逃难童年的深重灾难。
那时,记得我家住在常德县雷祖殿街,离常德三德小学很近,以便就近上学。当年,我还不满四岁,优选了三德小学幼稚园。“七七事变”后的一天,日本侵华飞机轰炸常德县城,警报拉得震天响,幼稚园的老师抱我送回家,母亲感激不尽。尽管当时我才四岁不到,这幕情景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至今虽已七十九年,仍历历在目。
时隔不久,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发生了长沙大火,史称“文夕大火”。当晚,我从天井上空看到半边天一片通红,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随即,父母都说,长沙城发生了大火,一定出了大事。不久,传来为预防日本鬼子轰炸常德城,需要安排逃难的打算。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我的爸爸、妈妈决定离开县城去偏僻的乡村逃难。第三天,我爸爸同他店里的一位炊食员师傅商定,准备逃到他的老家――常德前乡黄土店附近一个小山村。逃难地点确定后,我爸爸、妈妈就忙着收拾简单的行装,带一只大木箱,把比较值钱的细软放进去,还带一些日常需用的家什。
出发到逃难地址的那天,我感到有些悲壮的气氛。我妈妈抱着两岁多的弟弟水生,坐一个“滑竿”(即一种两根竹竿捆着一把竹椅,抱着我弟弟乘坐的“轿子”),我和妹妹分别坐在两个箩筐里,由一位师傅一肩挑着,走到常德下南门要过河到对岸时,两个箩筐放在河岸的陡坡上,我看到我妹妹那个箩筐要滚下去似的,赶忙叫喊,并一把抓住,才避免了一场惨祸。这一幕险景虽然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我记忆犹新。这是日本侵略者给我留下的一个难忘罪状,仿佛是一幅幻影。
经过两天的路程,我们一行到达了那位炊食员师傅的家乡。那是一个小山村,距县城约百里路程。我们被安排住下后,我爸爸和那位炊食员师傅就返回县城去工作了。
留下我妈妈,带着我们兄弟姊妹三人,在那无亲无故的陌生地方,成天为我们三个孩子奔波操心、操劳,很少看到她老人家坐下歇息。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有一天,我妈妈搂着我弟弟水生坐在詹家大屋的朝门闩上,似乎在盼着我爸爸早日归来。这或许是我幼小心灵的一种下意识的遐想。
当年春节,我爸爸没有回来同我们母子女过年。据说那时他正在常德吉春堂药店当店员,被派往湘潭一艘船上看守药材,这艘船还被日本侵略飞机投弹轰炸过。
大概过了一两年,我爸爸在春节前夕回来看过我们一次,并商量我们兄弟姊妹上学的事情。当时村里和附近都没有小学校,爸爸便和周围邻居商定,共同请一位私塾老师教我们几个孩子念私书(即《三字经》、《百家姓》等书),主要是认字。这位私塾老师只教我们认字发音,不会讲解内容。学习不到半年时间,还被国民党的县教育部门查封了,这是莫名其妙的事情。当时农村根本没有小学校,有这么一个私塾老师教我们孩子认认字,有什么不好。真是岂有此理。
私塾被查封后,我和我妹妹,还有几个邻居的孩子都停学在家。记得我们念私塾时,我弟弟也常在一旁呀呀学语,天长日久,有些段落的《千字文》、《百家姓》等,他也能背诵下来。这个印象,我也记忆犹新。
随着我和我弟弟、妹妹年岁长大,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学习问题日益关心。约在一九四二年,为了送我们上正规的小学校,决定从原住的小山村搬到常德铁山坪詹家大屋,以便能上对面祠堂的梁氏族校小学。这是爸爸、妈妈的一片良苦用心。但是,我只在梁氏族校上了一学期,学校就停办了。这所学校只同我家住的詹家大屋隔一条小溪,过桥就到达学校。其他没留下什么印象。 梁氏族校停办后,我和我妹妹失学在家。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还是想让我们上“洋学堂”。当时,离我们家七、八里路远的一个地方,有一所广嗣阁小学,据说老师是当时保长的弟弟。于是,我和我妹妹,还有几个邻居的孩子,一同赶去上学。我上小学三年级,我妹妹上一年级。学校只有一位老师,也不分班级,只是教的课本不接近一样。因上学路途较远,记得要翻两座小山,下雨天还要穿木屐(一种木制牛皮雨鞋,里面可穿布鞋)。中午饭都是家里用饭篓带上饭菜。但是,即使这样艰苦的条件,也是好景不长。上了一学期,广嗣阁小学也停办了。我们又失学了!
广嗣阁小学停办后,我们这帮孩子何去何从,都没有着落。后来,我爸爸说: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要按部就班学习。经他同一家当地中药铺的老板商定,让我家的三个孩子跟他的母亲学习识字,念私塾。这位老太太较有学问,她教我们学习四书五经,最后还教我学习了《幼学琼林》。这位老太太教书不能讲解,只能教我们认字、念字。前前后后将近一年,这位私塾老太太教我们几个孩子认字、念书,增长了不少知识。至今我还记得她老教我《幼学琼林》中的话:“混沌初开,上凝者为天,下凝者为地。”《增广贤文》中的话:“增广贤文,惠语谆谆,昔韵增广,多见多闻。”这类书中的话语,在我脑子中终身难忘。P27-2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